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1894年,朝鮮廢除科舉制度,百年後韓國為何再現「科舉考試」?

1894年,朝鮮廢除科舉制度,百年後韓國為何再現「科舉考試」?

古代漢文化圈中受中國漢文化影響最重的當屬古代朝鮮,古代朝鮮的文化、制度、傳統、風俗等無不與中原王朝相同。而且現在古代朝鮮歷史書籍都是漢字所寫。可見我國文化對朝鮮和韓國影響有多深。

在制度借鑒上,除了朝鮮王室的體制、軍隊,還有一項重要制度被朝鮮引進,這就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科舉制度」。科舉制度作為國我選拔人才的一項重要制度,連外國人都佩服這是我國古代一項先進位度。

1894年,朝鮮廢除科舉制度,百年後韓國為何再現「科舉考試」?

作為以儒學為核心的科舉制度,古代朝鮮引進科舉制後,促進了古代朝鮮的發展。通過科舉考試的施行,儒學思想在朝鮮紮根,並受到民眾的推崇。儒學的價值觀及道德規範也滲透到古代朝鮮的方面。但5年前,韓國為紀念首爾建都600周年時,在慶典活動中,韓國再現「科舉考試」,引人世人關注。為何韓國要再現這個傳統呢?


如何引入?

我國科舉制度何時被朝鮮引入?要說起引入科舉制度,還得要從古代朝鮮與中原王朝藩屬關係說起。隋朝建立時,隋文帝與隋煬帝父子二人都想徹底征服朝鮮,特別是隋煬帝楊廣「三征高麗」而失敗,耗盡了國力。

到了唐朝時,唐高宗完成了征服高麗的任務。在唐朝征服過程中,由於朝鮮半島的新羅王朝一直中原王朝保持長期交流,因此唐朝幫助新羅完成了統一,朝鮮半島三國局面消失。此時朝鮮與中原王朝交流不斷加深。

1894年,朝鮮廢除科舉制度,百年後韓國為何再現「科舉考試」?

而新羅王朝受到唐朝影響後,也在國內逐步實施科舉制度,並設「讀書三品科」,所謂的「讀書三品科」是指:「讀《左傳》,若《禮記》,若《文選》,而能通其義,兼明《論語》、《孝經》者為上。讀《曲禮》、《論語》、《孝經》者為中。讀《曲禮》、《孝經》者為下,若博通《五經》、《三史》、諸子百家書者,超擢用之」。於是古代朝鮮就用「讀書三品科」選拔任用官員。

但由於古代朝鮮還不怎麼開化,新羅實施「讀書三品科」時,遭到國內一些保守貴族的抵抗。據史料記載,科舉制度真正在古代朝鮮確立並實施的是公元958年,也是高麗王朝光宗時期。而此時我國處於五代十國時期。

1894年,朝鮮廢除科舉制度,百年後韓國為何再現「科舉考試」?

據《高麗史》記載:「三國以前,未有科舉之法,首建學校,而科舉取士未遑焉。光宗用雙冀言,以科舉選士,自此文風始興。大抵其法,頗用唐制」

光宗之所以大力推行科舉制,主要是為了鞏固政權,當時後周使節雙冀到高麗出使,他建議光宗要推行科舉制,被光宗採納。

光宗的科舉制度主要借鑒唐朝科舉,設進士科、明經科、雜科。其中進士、明經兩科是最重要的考試。進士科重視經義策論,明經科考試內容採用中國《尚書》、《周易》、《春秋》、《禮記》等書籍。當然雜科也有,包括「醫、律、算、書、卜」等專業。武科考試則是後期在朝鮮王朝中出現,設立騎射等內容,如果初試通過進入複試也要考四書五經。

1894年,朝鮮廢除科舉制度,百年後韓國為何再現「科舉考試」?

古代朝鮮王朝在實施科舉制度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借鑒學習中原王朝的過程。後來宋朝建立後,高麗科舉制又全面向宋朝學習。當然宋朝的科舉制也大都延用唐朝,只是考試內容有所變化。宋朝科舉考試內容變化,主要是王安石改革的內容,王安石取消了貼經、墨義等弊病較大的內容,專門以經義、論、策選取進士。雖然高麗科考內容也改變了,但依然與中原王朝一樣,注重策論與經義。

到了朝鮮王朝時,科舉制中進士科、明經科合併成文科,考試內容依然採取中國的經學、詩歌等為主。但此時雖然朝鮮科考內容與中原不同外,其他方面都與唐宋相同。就連防作弊手段也和宋朝相同。

1894年,朝鮮廢除科舉制度,百年後韓國為何再現「科舉考試」?

宋朝防作弊手段採用的是採用糊名和譽錄,所謂的「糊名」,就是與現在考試差不多,把考卷上的姓名等信息密封起來,防止熟人在裡面操縱。在宋朝也稱作「彌封」,考官只閱試卷,並不知道姓名。但還是能看出字體。於是宋朝又實行「譽錄」制度,就是把考生的試卷內容重新抄錄一遍。因此一樣的字體,考官就不會暗箱操作了。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科舉制度進一步發展,而且已經形成一套很穩固的制度。明朝把正式科舉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個等級。所謂的鄉試就是由南北直隸、各布政使司在各地組織的地方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所謂的「會試」就由禮部主持的全國性考試,又稱「禮闈」,在鄉試的第二年舉行;所謂的殿試,就是會試後當年舉行。而古代朝鮮也借鑒明朝科舉制度,考試也按每三年一次,但朝鮮的科考也分三個等級,不過叫法法不同,朝鮮叫初試、複試和殿試。

1894年,朝鮮廢除科舉制度,百年後韓國為何再現「科舉考試」?

朝鮮王朝與中原王朝科舉考試不同之處就是,有一項賤籍的人不能參加考試,其他人都可以應試。朝鮮實施科舉考試後,也出現了文官政治現象。韓國一個叫李成茂的學者寫了一本《高麗朝鮮兩朝的科舉制度》曾記載:「隨著官僚制度的發展,在仕宦途中漸漸形成了一道阻止常人晉陞的堅固長城,而科舉則是助人突破這道長城升至高位的促進劑」

但朝鮮科舉制度的發展,實際就是儒學在朝鮮發展,兩者是同步的。儒學已經深入民眾的思想。

1894年,朝鮮廢除科舉制度,百年後韓國為何再現「科舉考試」?

1894年,日本佔領朝鮮後,為了去除中國文化的影響,日本逼著朝鮮國王改革,並且不斷向朝鮮半島滲透日本文化,這就是歷史上的「甲午更張」,其中科舉制度也廢除了。在朝鮮實施了936年制度從此消失。


照搬我國?

科舉制度說白了也是一種官員選拔制度。而朝鮮科舉考試雖然每三年舉行一次,但官員有需求時,朝鮮也會不定時舉行考試。有學者稱,科舉制度是中國傳統文化在朝鮮最長的一項制度,歷來受到朝鮮各王朝的尊崇。

據記載朝鮮王朝重視科舉,主要還是「我國公道,惟在科舉」, 「門塞而公道開,浮華斥而真儒出」。科舉制度從七世紀進入新羅王朝,到958年確立,朝鮮的科舉制度基本是延續唐朝的科舉制度。那麼唐朝科舉制度是什麼樣呢?

1894年,朝鮮廢除科舉制度,百年後韓國為何再現「科舉考試」?

在說唐朝科舉制度前,我們先來腦補下科舉考試中幾個辭彙。首先是 「進士」一詞,這是科舉中一個很重要稱呼,這個辭彙最早在《禮記·王制》篇出現,含義就是「進授爵祿之義」。由於古代策重考「時務策」,就是寫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也叫「試策」。以試策取士,就使讀書、考試、作官成為當時社會上民眾一生的工作。

隋滅唐建後,唐朝也延續隋朝的科考制度,並進一步完善。唐代考試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但由皇帝下達的考試叫「制科」。

1894年,朝鮮廢除科舉制度,百年後韓國為何再現「科舉考試」?

「常科」包括進士、明法、明經、明字、道舉、明算等五十多種,而明經考試內容是《論語》、《孝經》、《禮記》、《左傳》、《周易》、《尚書》、《公羊傳》等9部儒家經書,考試方式是帖經就是如現在填空題,墨義就是考經文原文字句。進士科注重詩賦能力和策問觀點,這就給考試的舉子們設置了門檻,不僅要精通文學,還要對國家政治軍事法制等建設有自己的觀點,在當時來說難度很大,因此考中進士的也很少。比如我國古代書籍描繪范進中舉,欣喜若狂,甚至達到瘋顛,也說明難度太大,考官的閱卷彈性也大。唐朝孟郊考中進士後,還欣喜若狂寫了一首《登科後》:「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遍長安花」

考中進士後,也要通過殿試,區分前三名,第一名就是我們常說的「狀元」,考中狀元的,其他考上進士的要湊錢慶祝,這就是所謂的「探花宴」。唐朝考中的進士還要長安的雁塔慈恩寺中寫上自己的名字。殿試第一名就是狀元,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新科進士前往杏園宴會,被稱為「探花宴」。 白居易27歲一舉中第後就曾在雁塔寫下「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

1894年,朝鮮廢除科舉制度,百年後韓國為何再現「科舉考試」?

除了文考,也有武考。唐朝武考也因此叫武舉。是武則天開始的武舉考試。武舉顧名思義就是選武將,當然要由唐朝的軍事部門主考,於是兵部是主考部門。而武舉的考生,都是經過基層考試選拔上來的人。考試內容有「步射、馬射、平射、馬槍、負重」等內容。考中者授予武將官銜。

古代朝鮮在借鑒唐朝科舉制時,也不斷自我完善。964年,光宗主持過殿試,應該說高麗的殿試製度還比北宋早9年。高麗王朝為了確保考中的人不荒廢學業,還要求凡是五十歲之前考中的進士,每月要交詩3篇、賦1篇。不過題目由翰林院制定,地方官員可以自行命題交作業。這是我國科舉制度所沒有的。

還有一項制度很奇特,古代朝鮮允許在職官員參加科舉考試,通過後作為提拔任用的資格。而我國科舉制度並沒有這一項。應該說古代朝鮮的科舉制度基本照顧中國,區別並不大。

1894年,朝鮮廢除科舉制度,百年後韓國為何再現「科舉考試」?


為何再現?

韓國紀念首爾建都600周年,舉行了一場古代「科舉考試」,當時數百名穿著古代韓服以及穿儒生長袍的「學子」們,在韓國首爾慶熙宮前開始考試。

韓國為什麼要再現古代「科舉考試」傳統呢?

據資料記載,韓國於1994年並開始紀念這項古老的制度,每年一次,應該有25次之多了。韓國再現「科舉考試」並非採取科舉考試。主要以下3個方面的原因。

1894年,朝鮮廢除科舉制度,百年後韓國為何再現「科舉考試」?

1.去除日本殖民化陰影。

自從二戰結束後,日本從朝鮮半島撤走後,韓國在各個方面開始沿用自身的傳統文化。因為日本殖民朝鮮半島半個世紀,對朝鮮傳統文化破壞極其嚴重,很多從中國借鑒來的傳統文化被日本強制消除。對於日本殖民朝鮮半島的歷史,韓國人十分痛恨。因此,韓國不斷還原古代朝鮮的一些文化傳統,就是要切實去除日本對韓國的傳統文化的侵蝕。

2.弘揚傳統文化。

韓國再現「科舉考試」現場,基本都是按照古代科舉考試的每個環節進行的。既有國王再現,也有百官和考生向國王跪拜場面。然後考官出題,考生作詩應試。考試合格後,頒發紅牌,然後頭戴紅花開始拜祝活動。韓國除了還原古代科考外,還讓民眾現場體驗古代文武兩個考場的科目。

韓國人認為,古代科舉考試拋棄以血統為主不平等社會行為,人人都可以平等通過考試獲得官職,這是古代朝鮮發展一個重要因素。

1894年,朝鮮廢除科舉制度,百年後韓國為何再現「科舉考試」?

3.爭奪傳統話語權。

近幾年不得不承認,韓國在弘揚傳統文化上很上心,前幾年還因把我國端午節申遺受到我國民眾不滿。韓國還挖掘了孔子祭典活動。這一點我們應該有所警醒,韓國作為漢文化圈中,該國近年來不斷挖掘傳統文化,與我國不斷較勁。一個不注重傳統文化保護傳承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因此在傳統文化佔得先機,無論申遺還是傳承也好,都會讓人感覺誰才是正宗。但怎麼搶,有些文化傳統是有「根」的,韓國即使搶來也不會被人認可。韓國能否自大到把「科舉考試」申遺呢?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泥腿看客 的精彩文章:

雍熙北伐再無大戰,宋朝迎來百年盛世,戰略收縮是幸事還是隱患?

TAG:泥腿看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