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美好壯觀啊!世代恆星的畫像
在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這幅巨大天體鑲嵌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東西,包括由同樣密集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多個星團。這些星系團中的一些比其他更古老,演化更快,使這成為了一幅世代恆星的畫像。
這張圖片大部分由綠色和橙色組成的三角洲是一個遙遠星雲,或者說是太空中一片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雲。雖然這片雲看起來像是從它頂端的亮白點流出來,但它實際上是一個更大的雲的殘骸,是被恆星輻射侵蝕而成。
明亮的區域由大質量恆星照亮,大質量恆星屬於一個延伸到白點上方的星團。白色是四種顏色(藍色、綠色、橙色和紅色)組合,每種顏色代表不同波長的紅外光,而紅外光是人眼看不到。被恆星輻射加熱的塵埃會產生周圍的紅光。在這張圖片的左邊,一條黑色的長絲水平地穿過綠色的雲。裡面出現了一些星星(紅點和黃點)。這片區域被稱為仙王座C,是一個密度特別高的氣體和塵埃的聚集區,在那裡形成了新生的恆星。
隨著恆星年齡的增長,以及它們最終爆炸和死亡時產生的強風,最終將驅散黑暗的物質脈。這將創造一個發光的膨脹區域,看起來將類似於大星雲右上角明亮的紅白區域。這個區域被稱為仙王座C,因為它位於仙王座內,仙王座可以在仙后座附近找到。仙王座C大約有6光年長,距離星雲頂端的亮點大約40光年。在圖片右側可以看到第二個大星雲,它的上方有一個星團。這個星團被稱為仙王座B,距離我們的太陽只有幾千光年。
利用斯皮策數據對這一地區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這些引人注目的收集物大約有400萬到500萬年的歷史。這樣,這幅鑲嵌畫就成了一幅名副其實的家庭肖像畫,描繪了恆星形成區域的嬰兒、父母和祖父母:恆星形成於密集的物質雲中,就像構成仙王座c的暗脈。最後,塵埃和氣體散去,星系團在太空中獨立存在,就像仙王座B一樣。
其他值得一看的景點
這幅圖中令人驚嘆的特徵還不止於此,仔細觀察仙王座c下方的紅色小沙漏形狀,這是V374 Ceph。研究這顆大質量恆星的天文學家推測,它可能被一個幾乎是邊緣的黑色塵埃物質盤所包圍。延伸到恆星左右的黑色圓錐體是那個圓盤的陰影。圖片右側較小的星雲包括兩個特別有趣的物體。在星雲的左上部分,試著找到一顆藍色的恆星,上面有一小段紅色的光弧。
這顆「失控的恆星」正以極快的速度穿過氣體和塵埃,在它的前方產生衝擊波,或稱「弓形衝擊波」。同樣隱藏在這第二個星雲中的一小簇新生恆星照亮了它們形成的稠密氣體雲和塵埃雲。下圖中這個區域更為明顯,它僅使用了斯皮策望遠鏡的一個儀器的數據。(上圖包括來自兩個儀器的數據。)在下面的圖片中,這個功能顯示為一個明亮的藍綠色飛濺。
博科園|研究/來自:NASA
圖片:NASA/JPL-Caltech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北極變暖速度比任何地方都要快!如何預測北極濕地的未來?
※化學重大飛躍:打破催化速度限制,超過極限1萬倍!
TAG:博科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