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良將,曹操最信任的是張遼還是于禁?對比之下一目了然
五子良將是曹操麾下能力最為出眾的五大外姓名將,其中戰功最為顯赫、名聲最響的當屬張遼無疑,不過要說曹操最信任的卻是于禁而不是張遼,為什麼這麼說?對比之下一目了然,我們來看一下。
張遼原本是呂布麾下大將,自從投降曹操後能力得以迸發,力壓于禁、樂進等人成為曹操麾下戰功最為顯赫的外姓大將,不過要說曹操對他完全信任卻並非如此,至少有三件事情可以看出曹操對張遼還是抱有一定戒心的。
第一,赤壁之戰後曹操敗退北方之前作了一番兵力部署,其中曹仁鎮江陵、樂進屯襄陽、徐晃駐樊城、文聘守江夏、滿寵屯當陽,張遼呢?應該是屯兵在遠離荊州的豫州潁川郡的長社。
曹操沒有安排張遼駐守荊州一帶,原因之一可能就在於張遼此前在呂布麾下時和劉備一方關係良好,特別是關羽和張遼的關係更是莫逆,如果張遼在荊州將會直接面對關羽,曹操其實也是在以防萬一。
第二,逍遙津之戰成就了張遼偌大的名聲,但是此戰其實頗為兇險,因為合肥守軍只有區區七千多人卻要面對孫權十萬大軍,那麼曹操為何在直接面對孫權的合肥前線只部署了這麼少的兵力?除了當時曹操主力在漢中和張魯作戰之外,一個原因就是曹操的兵權始終牢牢掌握在曹氏和夏侯氏宗室之手,外姓大將獨當一面掌握兵權的很少,所以曹操不可能給張遼那麼多的兵力。
除此之外,合肥守將除了張遼之外,還有樂進和李典,而這三人相互之間都有矛盾,《三國志》記載:「進、典、遼皆素不睦」,曹操這樣安排顯然就是要讓三人互相牽制,不能讓張遼一家獨大。
第三,逍遙津之戰後,曹操「乃增遼兵,多留諸軍,徙屯居巢」,不過與此同時,曹操「使惇都督二十六軍,留居巢」,張遼當時已經是征東將軍了,軍中地位高過他的並不多,但是曹操仍然派夏侯惇同樣屯駐居巢都督二十六軍,也就是說征東將軍張遼也要受夏侯惇節制,由此可見曹操對張遼並非完全放心。
那麼再來看看于禁:曹操對於禁幾乎就是完全放心了,這至少可以從兩方面看出來:首先,于禁是左將軍、假節鉞,可以說除了曹操本人和夏侯惇之外,軍中無人地位高過於禁。
曹操授予于禁假節鉞其實是有原因的:當時曹操已經稱魏王權力中心在鄴城,曹操自己經常統兵在外作戰,夏侯惇在鄴城後方居中調節,漢獻帝所在的許都成為真空地帶,急需要一位信得過的大將鎮守以震懾朝中異己分子,許都遠離鄴城,鎮守大將權柄相當大,曹操選中於禁並授予假節鉞可見曹操對於禁是毫無保留的信任和重用。
其次,襄樊之戰曹仁被圍困在樊城,曹操派出於禁率七軍三萬多兵馬前去救援,這麼多的兵馬就這樣放心交給於禁,相信除了于禁外姓大將中也沒有誰能有這個無條件信任的待遇了。
從曹操對待張遼和于禁的不同,對比之下可謂是一目了然,曹操最信任的外姓大將非于禁莫屬。


※戰國七雄之下,誰才是戰國第八強?中山國當仁不讓
※正史中曹操麾下最為悍勇的兩大驍將是誰?不是典韋,也不是許褚
TAG:百丈之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