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花兒與歌聲》:小孩子太過懂事,是我們做大人的失敗

《花兒與歌聲》:小孩子太過懂事,是我們做大人的失敗

人這一輩子,好的光景有限,青春期算是一個,因為每個人可能都會覺自己無所不能。童年時期也算一個,珍貴,無憂無慮,也是人之初滿眼都是美好的階段。相比於青春期,童年時期對一個人三觀建立,打基礎的時候,它比青春期更為重要。

都說現在的孩子幸福,的確,現在的好多家長都意識到了這一點,努力給自己的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前一陣不還有報道說,張柏芝每月交三萬校車費還是要親自送兒子們上學,這是因為她不想錯過孩子的每一段時光,甚至是去便利店買東西的時光,都是讓她覺得最珍貴的,錯過就無法重來的。

有家長陪的孩子各有各的幸福,沒有家長陪的孩子各有各的不幸。電影《花兒與歌聲》就向我們展示了當下一群留守兒童的故事,它讓我們看到在當下這個社會,還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的生活跟我們想像得不同。如果說所有家長都在努力為孩子打造一個完美童年,那麼他們的童年註定是有缺憾的。這樣一部帶著責任感的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不多,耿直得有點扎心。

劇中的兄妹倆大強和心明是留守兒童的一個縮影,包括他們所在的小鄉村,整個村裡幾乎都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最了解這些留守兒童的,不是別人,是他們的老師。這些鄉村教師就好像是一道光,照亮了這些孩子的未來之路,也讓他們有方法能接觸到鄉村以外的世界。無疑,這些鄉村教師是影片中最可愛的人,他們扮演了一部分父母的角色,卻也無法完全替代父母的位置。片中,大強經常給妹妹心明講爸爸的故事,什麼能抗200斤大米,還經常坐在父親常坐的位置上,這些細節都能看出,大強對父親的思念,對父愛的渴望。

片中的大強和心明都格外懂事,其實這是作為成年人的所長最不想看到的,也是最扎心的。當一個孩子事事想的周全,過於懂事,這是做為成年人的失敗。就像片中的心明,不想動用奶奶買葯的錢給自己治眼睛;不想要新衣服怕穿上新衣服就會被遺棄;獨自去找小羊想讓它們回到媽媽的懷抱,並不是她天生懂事,而是她經歷了太多她這個年紀不該經歷的傷害。小孩子就是這樣,白紙一般,你給他的是快樂他就是快樂的,你給他的是傷害他還是試圖去理解你。作為成年人,我們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而不是以種種理由將這種責任與壓力轉嫁給孩子。快樂成長快樂玩耍才是小孩子的責任啊!

雖然說小孩子怎麼都能長大,但這樣如同孤兒一樣的成長方式真的對他們的未來沒有影響嗎?就算沒有影響,作為父母,就真的值得去放棄一段這樣的時光而去創造所謂的物質條件嗎?孩子終將會長大,會離開父母的庇護,去過獨立的生活,到那一天才真的是想留都留不住,想看都抓不到人,想清楚這一點的父母可能都不願意自己的孩子長大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嗶嗶嗶 的精彩文章:

面對生活的惡作劇,我們要一路向前

TAG:電影嗶嗶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