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專家上門24次,就為看一眼老農傳家寶,一張卷子如何引專家如此

專家上門24次,就為看一眼老農傳家寶,一張卷子如何引專家如此

山東濰坊以風箏出名,有世界風箏之都的稱號,這座城市在封建歷史上,出現過十一個狀元,其中在濰坊有一個小山村叫做鄭母村,雖然村子不起眼,但村裡曾出國兩個狀元,在當時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要知道在古代,只有有錢人家才讀得起書,一個小山村能培養出兩個狀元,算是很不容易的了,有一位狀元叫做王曾,這個人自從參加鄉試之後,後面的幾次考試,全部都是第一,所以他也有著三元狀元的稱號。

除了他之外,鄭母村還有一位狀元叫做趙秉忠,明朝人,他25歲的時候就高中了狀元,算是很年輕的一位狀元,一般狀元的殿試卷子,都是被皇家收錄,但是趙秉忠的卷子,卻意外的保留了下來,成為了大陸地區,唯一保存的狀元卷。

這份卷子在被找到的時候,經歷也是非常曲折,那是八十年代的時候,青州文物管理所的副所長魏振聖去鄭母村考察,這個村子裡歷史悠久,當地很多文物工作者,都喜歡來這個村子裡考察,這裡也發現了不少的歷史文物。

有一次這個魏所長就再次去考察,和一個村民聊天的時候,無疑中得知當地趙家,保存著他們祖先的狀元卷,要知道這份卷子,是非常珍貴的文物,於是他就想探聽一下真假,於是就找到了趙家的後人。

這個趙家後人叫做趙煥彬,知道了魏所長的來意 ,他卻一再否認,說自己的手上沒有什麼狀元卷,魏所長沒有放棄,而是回去查閱了相關資料,發現趙家確實還有後代,應該就是趙煥彬,於是魏所長再次找上了趙家。

這個時候趙煥彬說了實話,說自己當初確實有狀元卷,是趙家的傳家寶,但是後來被他給弄丟了,既然證實了卷子的存在,魏所長也很懷疑,因為他在向村民打聽的時候,並未聽說卷子丟失的事情。

他又去找周圍村民打聽,這下找了不少的村民,經過打聽之後,發現村子裡有不少村民,都見過那個卷子,而且趙家的小孩,還照著卷子上的字來練毛筆字,於是魏振聖就知道,肯定是趙家人不想拿出來。

他幾次前去趙家,但得到的結果都是被拒絕,趙家人根本不承認自己有狀元卷,不過他斌沒有放棄,而是希望通過勸說,來改變趙家人的想法,在1983年的五月,他第24次去趙家,趙家人終於鬆口了。

趙煥彬也拿出了狀元卷讓他觀看,上面還有皇帝的親筆批註「第一甲第一名」,經過專家的鑒定,確實是明朝的文物,屬於是國寶,這份狀元卷現在在青州博物館保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哥中外史 的精彩文章:

全球開啟最強禁洋令時代,亞洲一小國膽大包天,被我國當場退回
美軍的飛機經常和鳥撞,一次能損失一個億,有個最根本的原因

TAG:黑哥中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