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在被美國技術封鎖的30年里,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逼成了發明家

在被美國技術封鎖的30年里,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逼成了發明家

本文由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 提供

給孩子最好的科學教育

在被美國技術封鎖的30年里,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逼成了發明家

作者 美圖君

1991年,在前蘇聯解體後,在經濟和技術上一直依賴前蘇聯的古巴陷入了休克。同時,美國又宣布對古巴實行禁運和制裁。

這場經濟危機被古巴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隱晦地稱為「特殊和平期」(the special period in time of peace)。在接下來的近30年里,古巴實行了嚴格的配給制度,人民缺衣少食,過去的垃圾成了緊俏物資。

在被美國技術封鎖的30年里,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逼成了發明家

1960年3月4日哈瓦那遊行,左1為菲德爾·卡斯特羅,左3為切格瓦拉。

@Centro de Estudios Che Guevara

更不幸的是,技術本身也成了稀有資源。其實早在60年代,當美國人撤離古巴(古美斷交)的時候,他們就帶走了所有的工程師。卡斯特羅不得不鼓勵人民自學如何操縱美國人留下的機器。

雖然經濟和技術被美國封鎖,但是古巴人民卻並不缺乏創造力。為了讓日子過得去,從那個年代開始,就有許多古巴人自學成才,變成了修理高手和民間發明家。古巴甚至產生了一個叫做「國家創客和理性主義者聯合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novators and Rationalists)的運動。

在被美國技術封鎖的30年里,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逼成了發明家

當古巴設計師 Ernesto Oroza 從設計學院畢業的時候,市面上已經沒有什麼工作機會了,商店也空空如也。Oroza 轉而開始記錄特殊時期的獨特社會現象——各種山寨設備。

在被美國技術封鎖的30年里,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逼成了發明家

這些30年困難時期的產物,看起來,可還行?

在被美國技術封鎖的30年里,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逼成了發明家

在被美國技術封鎖的30年里,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逼成了發明家

△ 哈瓦那的一個動物園裡,人們用舊的動物氣球製造了玩具小車。

廢物利用的技術在人民之間口口相傳。

在被美國技術封鎖的30年里,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逼成了發明家

△ 鋁製餐盤被做成了天線。Ernesto Oroza 說,這些草根創造有些具有共性,比如這種餐盤信號接收器到處都有。

在被美國技術封鎖的30年里,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逼成了發明家

△ 把消毒液瓶子切割彎折後製造的水杯。

不少古巴人在自家開設了冶金和塑料模具作坊,自己製造鋁製品和塑料。當然,因為缺乏有效的污染物處理方法,這些小作坊並不環保健康。

在被美國技術封鎖的30年里,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逼成了發明家

△ 把不同來源的塑料混合到一起後自製的衣架和夾子。

在被美國技術封鎖的30年里,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逼成了發明家

△ 把不同來源的塑料混合到一起後自製的玩具。

在被美國技術封鎖的30年里,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逼成了發明家

△ 把不同來源的塑料混合到一起後自製的酒杯。雖然並不安全,但是看起來還挺好看的?

在被美國技術封鎖的30年里,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逼成了發明家

△ 把不同來源的塑料混合到一起後自製的零配件。

當然,現成的材料也可以突破原有商品功能的思維定勢,成為弗蘭肯斯坦式的新產品。

在被美國技術封鎖的30年里,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逼成了發明家

△ 用黑膠唱片和電話製造的電風扇。

在被美國技術封鎖的30年里,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逼成了發明家

△ 用回收的電子設備製造的熱得快(熱水棒)。

在被美國技術封鎖的30年里,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逼成了發明家

△ 用木頭、彈簧、啤酒罐製造的捕鼠夾。

在這30年里,前蘇聯製造的 Aurika 70 洗衣機變成了最為珍貴的物資之一。許多人把洗衣機的馬達拆下來改裝成其他機器,比如除草機、風扇、切蔬菜的機器等等。

在被美國技術封鎖的30年里,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逼成了發明家

△ 用前蘇聯的 Aurika 70 洗衣機馬達製造的電動車和電風扇。

在被美國技術封鎖的30年里,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逼成了發明家

在被美國技術封鎖的30年里,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逼成了發明家

△ 古巴人民「瞎蓋」的房子。

在被美國技術封鎖的30年里,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逼成了發明家

△ 困難時期,也需要娛樂,以及和世界聯通。周包(Paquete Semanal)就是這種需求催生的古巴特色產物。周包是古巴黑市上可以買到的電子資料包,裡面有電影、電視、音樂、新聞等數據,相當於網路的替代品。

在被美國技術封鎖的30年里,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逼成了發明家

△ 這個玩意兒可以給電池充電。把它插到插座里以後,沒用的電池又有電了。這個小發明是為那些需要使用助聽器的人創造的。這也是古巴人民的腦洞創造。

Ernesto Oroza 說,因為拆了太多設備,在古巴人眼中,一台完整的機器形同裸體,它們就是一個個可以拆分後自成一派的小機器。

當然,古巴政府也不是啥事兒也沒幹。古巴政府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因此出版了一些書籍教大家如何自給自足。比如在《給家庭的書》中,政府(軍方)收集了國際出版物里的實用工程學和醫學知識,教大家如何修理家用電器,如何鑒定和使用草藥,還有如何絕地求生(萬一美國人來打古巴的話)。

在被美國技術封鎖的30年里,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逼成了發明家

《給家庭的書》

民間也自行出版了一些困難時期如何求生的實用手冊。比如在《靠我們自己的力量》這本書里就教大家如何用葡萄柚果皮、大蒜和檸檬製造素牛排。

Ernesto Oroza 認為,山寨電動車是古巴人民創造力的巔峰,代表著古巴人擺脫現實桎梏的洪荒之力。

在被美國技術封鎖的30年里,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逼成了發明家

△ 比如,用坦克馬達提供動力的「電動」自行車。

在被美國技術封鎖的30年里,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逼成了發明家

△ 用水泵的馬達製造的電動自行車。

在被美國技術封鎖的30年里,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逼成了發明家

△ 用熏蒸機製造的電動自行車。

就是從這種民間電動車上,他得到了靈感,哦,原來這就是古巴人民對封鎖、自閉和權威的技術反抗。

這就是30年困難時期古巴特有的創客文化,危機越大,人民的創造力就越強。

在被美國技術封鎖的30年里,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逼成了發明家

不過癮,請戳

為什麼品客薯片不容易碎,但樂事薯片容易碎?

可樂3天就能爛穿可樂罐,全靠它我們才沒喝成腦殘

在被美國技術封鎖的30年里,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逼成了發明家

在被美國技術封鎖的30年里,這個國家的人民被逼成了發明家

把科學帶回家

ID:steamforkids

給孩子最好的科學教育

轉載請聯繫 kids@huanqiukexue.com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圖片非特別註明均來自網路。

為保護原創,參考資料儲存於石墨:

https://shimo.im/docs/yHg8KsShZjQvBse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把科學帶回家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品客薯片不容易碎,但樂事薯片容易碎?

TAG:把科學帶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