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蘇軾雨中趕路,酣睡後即興填詞,年紀輕輕,卻戲言老去才都盡

蘇軾雨中趕路,酣睡後即興填詞,年紀輕輕,卻戲言老去才都盡

北宋大文豪蘇軾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蘇軾的作品汪洋恣肆,明白暢達,可是他的一生也仕途坎坷,曾多次被貶謫。在那些艱難的歲月里,蘇軾不屈不撓,堅持讀書創作,不僅從低谷中勇敢地走出來,更讓後世為他的執著精神而點贊。下面介紹的是他27歲時創作的作品,蘇軾酒後在雨中趕路,酣睡後即興填詞,年紀輕輕,卻戲言老去才都盡。

1、南歌子·寓意

雨暗初疑夜,風回忽報晴。淡雲斜照著山明。細草軟沙溪路、馬蹄輕。

卯酒醒還困,仙材夢不成。藍橋何處覓雲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宋仁宗嘉祐八年二月,在陝西鳳翔任通判的蘇軾赴長安,詞人酒後趕路,過寶雞,重遊終南山,游途中遇到晴雨變化,蘇軾由景生情寫下該詞,反映了他在宦海沉浮中的心情,抒發了人生之不得成仙而去的感受。

夜來陰雨連綿,天明時一陣春風把陰雲吹散。清晨陽光透過淡雲,斜照遠處山色。「淡雲斜照」,景色描寫形象又富有神韻。作者春朝雨後,乘馬行於溪邊路上,「細草軟沙溪路」,突出了詞人愉悅輕鬆的心情。蘇軾雖然早上出門時喝了不少酒,由於急於趕路,加上雨後初晴,沿途風景秀麗,他絲毫沒有疲倦感。

可是等到他中途停下來休息時,卻不知不覺地睡著了。很多人都是這樣,剛開始一根弦綳得較緊,一旦精神放鬆,便再也熬不住了。酣睡之後,蘇軾伸了個懶腰,非常舒服地打了個哈欠,又憶起了途中的所見所聞。他忽然想到裴航遇仙女的故事,不僅長嘆,「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先生欲成仙而不得,從夢境又回到現實,空對流水惆悵不已。

2、南歌子·再用前韻

帶酒沖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鐘鼓報天明。夢裡栩然蝴蝶、一身輕。

老去才都盡,歸來計未成。求田問舍笑豪英。自愛湖邊沙路、免泥行。

蘇軾寫完這首詞後,自己細加品味,覺得有點不滿意,也許是剛才還未完全清醒,於是過了幾天,又按照原先的韻律再賦一曲。這次作者先點明自己趕路的辛苦,晚上竟和衣而睡,夜裡連報曉的鐘鼓聲都沒有聽到,清晨醒來時回想,自己在夢裡居然變成了蝴蝶。詞人有意無意地用典,表達自己淡泊功名、超然物外的心情。

下片清楚地點明這首詞是他歸來後創作,當時蘇軾才27歲,正是宏圖大展的好時候,他才華橫溢,深受推崇,卻鬱郁不得志,左思右想卻難以釋懷。「求田問舍笑豪英」,這一句好像描繪了作者嚮往隱居的生活,甘於平淡、遠離塵俗。其實讀者都知道,二十多歲的小夥子豈能心甘情願地歸隱,不過是懷才不遇的牢騷話!詞人戲說「老去才都盡」,內心矛盾重重,但最後依然表現出行役歸來輕鬆、欣慰的心情。

讀完這兩首詞,讀者不禁為年輕詞人的文學才華而鼓掌。蘇軾詩思敏捷,文采斐然,文中既情景交融,又表達了自己開闊的胸襟。可見在黃州自食其力的東坡先生的曠達不是空穴來風,早在他年輕時代就有這樣的基礎,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士大夫們宦途的艱難,以及佛老莊禪思想對他們的深遠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秦觀的兩首江城子,深沉委婉,蘊意深藏,讀完令人心傷
元稹和白居易相互酬答之作,看似平常,卻蕩氣迴腸,經久難忘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