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傳奇天才達·芬奇,卻終身受拖延症困擾:多動症塑造的雙面人生

傳奇天才達·芬奇,卻終身受拖延症困擾:多動症塑造的雙面人生

達芬奇的雕塑。圖片來源:ArTo

萊昂納多·達·芬奇是文藝復興時期最負盛名的藝術家、科學家、建築師、發明家,他為後世留下了許多彌足珍貴的藝術作品和科學資料。今年是這位傳奇人物逝世500年周年,近日,一篇發表於Brain上的論文讓我們對這位曠世奇才又有了些新的認識。倫敦國王學院的Marco Catani教授通過分析達·芬奇的作品和有關他行為的歷史記錄,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推測:達·芬奇可能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即我們常說的多動症(ADHD)。

編譯丨董依明

編輯丨楊心舟

ADHD是一種行為障礙,特徵是持續拖延、無法完成任務、精神不集中以及身體和心理上的焦躁不安。雖然在兒童時期最常見,但有越來越多的成人被診斷為ADHD,其中包括大學生和職業生涯成功的人,這也可能幫助解釋達·芬奇的非凡成就。

達芬奇也會拖延工作

無論是傳記中記載的達·芬奇,還是同時代人評價中的達·芬奇,他都是一個常常行走在「旅途」中的人,他總是會突然從一個想法跳到另一個想法,因此也常常難以完成手頭的工作

達·芬奇的第一部重要作品,在準備完備後不久就被他遺棄了。1478年,是他第一次作為獨立畫家進行創作,畫的內容聖貝爾納教堂的大祭壇,儘管他獲得了25弗羅林的現金預付,但他從未最終交付過這項工作。相比之下,與其同齡時拉斐爾已經完成了80多幅畫作,包括梵蒂岡的大型壁畫。

無數與達·芬奇接觸過的人都目睹了他這「不靠譜」的性格。達·芬奇早年主要服務於米蘭公爵盧多維科·伊爾·莫羅,公爵希望達芬奇為他的父親刻造雕塑,但達芬奇卻漸漸對公爵父親的坐騎產生了興趣。但之後,他又把目光放在了研究馬的解剖上。就這樣,他的重點總是會突然就「跑偏」。在與公爵分道揚鑣後,達·芬奇在日記中也承認「公爵的任何項目都沒有完成。」

小說家馬代奧·班戴洛在觀察過達·芬奇繪畫《最後的晚餐》時,清楚地發現了他變換無常和混亂的組織能力:「他拿起他的刷子,畫其中一個或兩個人,然後突然放棄繼續畫這些人。」

他曾與帕維亞大學的教授Marcantonio Della Torre合作創作了解剖學論文。 Della Torre死後,獨自一人的達·芬奇,面對大量的解剖圖紙,他甚至都組織不出連貫的材料以供出版。他在筆記中沮喪地寫道:「開始比結束更容易抵抗」。

教皇利昂十世在1514年僱用了達·芬奇,但當他注意到達·芬奇無法履行職責時,利昂十世無奈地驚呼:「這個人永遠不會做任何事情,因為他在開始之前總是考慮得太多!」

達·芬奇的三件傑作也是經過了漫長的創作:《最後的晚餐》用三年完成,但因使用不正確的壁畫技術拖延了工作進展;《蒙娜麗莎》達·芬奇生前一直在修改,間歇工作了近16年直至他去世;《聖·傑羅姆在荒野上祈禱》為未完成的油畫。

ADHD與藝術洞察力

左撇子和閱讀障礙,這些在ADHD患者中都很常見。而達·芬奇很可能就是左撇子,有30%左撇子的語言中樞在大腦的右半球,有足夠的間接證據表明,達·芬奇就是這30%中的一員。此外,還有一些研究表明,左撇子學生對藝術有著獨特的理解。

他的筆記顯示出了鏡像寫作和拼寫錯誤,這些錯誤被認為是他有閱讀障礙的線索。閱讀困難者在視覺空間辨別和視覺記憶的任務中往往表現出色。而且閱讀障礙的藝術生比沒有閱讀障礙的藝術生具有更好的心理意象和3D心理可視化能力,這或許是達·芬奇在繪畫和解剖學方面傲人的原因。

注意力不集中的人很容易因為滿腦子充斥著創意點子,從而促成一些創作行為。Catani教授認為,ADHD有積極的方面,它可以激發創造力,但同時它也分散了注意力。這些創意衝動來得快,走得也快,一旦某個創意的新穎性消失或者興趣轉移到其他方面,ADHD患者又會產生新的衝動,所以這些人就會很難長久地堅持一件事情。

首篇達芬奇傳記作者喬治·瓦薩里寫道,達·芬奇能夠持續思考或研究,但這通常是以失去工作整體的進展為代價的,他不遺餘力地將他非凡的創造力提煉成具體的成果,並專註於兌現他的承諾。「如果他變數不那麼多,他可能會掌握的更熟練,因為他確實讓自己去學習很多東西,但是在開始學習後,他又放棄了。」

ADHD並不完全是壞事

在關於達·芬奇的精神分析文章中,弗洛伊德把達·芬奇的躊躇與思索歸因於他私生子的身份以及母親的愛,並將其解釋為性壓抑。但現代神經精神病學卻有不同的解釋。

ADHD並不是單一的風險因素導致的,在大多數情況下,ADHD起因於幾種遺傳和環境風險,如個人、家庭、職業和社會環境,每種因素都具有較小的個體效應,共同作用後會提升ADHD的易感性。

有證據表明,達·芬奇經常缺錢,而且比其他水平相當的藝術家的收入要少得多,這或多或少的與他「難以完工」的名聲有關。此外,即使才華卓越,但他的許多建築和工程思想因無法被那個時代的人所理解而被忽視,這些都對他的生活產生了負面影響,以至於這位大師總是煩惱的反覆自問,「告訴我,告訴我,到底有哪樣事情是完成了的?」

「人們普遍存在一種誤解,認為注意力缺陷多動症代表了行為不端的兒童,他們因為智力低下,註定會生活困難。但事實相反,我在臨床看到,許多幼年時期患ADHD的人長大後都表現出聰明的特質,同時也會擁有敏銳的直覺。當然他們也可能因為發揮不出潛力而出現焦慮和抑鬱的癥狀。」Catani教授認為,如果積極引導,ADHD的某些特徵可以帶來優勢:跳躍式的思維可以激發創造力、原創性;不停的思維躁動可以在引導下變成對新奇和變革的追求。

所以,多動、注意力難以集中不一定是壞事,即時進行矯正和治療,並且發揮他們超常的創造力,說不定有的孩子會成為下一個天才達·芬奇。但是,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同樣重要,要學會做容易滿足的人,對事物抱有平常心,減少憂慮與煩躁的心態,按時完成任務,培養時間管理的能力,也可以避免成為另一個「達·芬奇」。

參考論文:

https://academic.oup.com/brain/advance-article/doi/10.1093/brain/awz131/5492606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rdp201520

《環球科學》2019年6月刊現已上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 的精彩文章:

Nature:可識別多種癌症的簡易血液檢測
華盛頓州通過法案,人死後可變成肥料

TAG:環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