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從「畫思維導圖」到「動手實踐」,安利我一整套帶孩子做「主題式閱讀」的方法……

從「畫思維導圖」到「動手實踐」,安利我一整套帶孩子做「主題式閱讀」的方法……

做了一段時間的家庭主題閱讀,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實操經驗

所謂的「主題閱讀方式」,其實就是把相同主題類的書全部收集起來,連續用一段時間來集中閱讀。

這樣長時間深入地讀同一主題的書,可以讓孩子在不同方面接觸同一話題,加深印象;同時,由於使用了多樣的素材,也不會擔心像用單一的材料那樣會讓孩子失去興趣。

本文由花友 @Aimee_萍 發佈於小花生寫作計劃

確定主題

1. 從認知出發,選取孩子可能感興趣的話題(如動物、植物、宇宙、物理、地球、新能源、發明等),先具象再抽象,符合兒童成長規律;

2. 從生活出發,進行拓展。

怎麼引導孩子去讀

1. 預先設置問題,每個主題設置十個左右核心問題作為導讀。為了啟發孩子們思考,有些問題甚至不一定要求能從書上找到答案,可以從其他地方獲取答案。

2. 閱讀前,開展頭腦風暴,可以把所有能想到的有關主題的都列出來,完成主題閱讀以後可解答相關問題,也可以以此作為興趣切入點。

3. 閱讀完畢後,總結和拓展,幫小朋友發散思維。

這裡我們用到了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一類可視化的思維工具,think map和mind map都被翻譯成思維導圖,但是具體的應用還是有區別。

這裡我們使用的主要是think map:

舉一個例子,來聊聊我家的主題式閱讀...

在這裡,我們以「太空」為例,聊聊主題式閱讀的實操。

興趣的開始有可能是一張圖片,有可能是一首歌,有可能是一個動畫片片段,有可能只是一句話,但是當有這個苗頭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抓住這個苗頭加把勁。

我們家小朋友喜歡上太空是因為一首英文歌,由於這首歌他很快就理解了太陽系,以及太陽系當中的公轉的概念。

在上畫畫課的時候,老師提供了一次很有意思的教具演示,從那以後他就喜歡有事沒事背誦八大行星,還要找准機會就show一下(這個時候我只做一個合格的觀眾或者學生)。

然後就可以圍繞天文主題,準備用書。

例如我們用了:

《DK兒童地理百科》《DK兒童太空百科》《揭秘太空》《月球》《我愛天文學》,以及「第一次發現」叢書。

此外,期間還穿插了美國國家地理的分級讀物,選出所有的有關太空的,主要是讓他接觸相關的辭彙。

知識和內容慢慢的穿插,不斷的螺旋鞏固,每次加一點點新的內容,當他掌握的越來越多可以開始提問,提問的目的是為了提高他的興趣,讓他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

大概讀了一個月左右以後,開始跟孩子一起來玩兒太空,我們做了一個太陽系的模型。

也是這個主題閱讀的結尾,也是最有趣的地方,全程都盡量讓孩子參與,哪怕只是給你遞個顏料,給你參謀一下每個行星用什麼顏色。 最後我們給這個主題做了複習,這個主題就告一段落,複習的內容掌握程度90%以上。

組織主題閱讀興趣小組

若是身邊有資源的話,可以考慮。

組織上,以家庭為單位,成立主題閱讀小分隊,每次的書籍可以每個家庭至少貢獻一本相關主題的可供閱讀的書籍(如果家裡沒有書籍可以提供需自行購買後加入)

圖書輪流借閱。除開大家提供的書單,如果還有更好便於該主題閱讀的書籍,大家可籌錢購買,購書費用AA,書籍可以輪流借閱。

開展主題閱讀的時候,大家可以將確定好的主題先收集整理書單,如果有需要提前購買,以備閱讀使用,每個家庭負責一個主題,報名人數較多時可分小組完成。

這些活動也更適合小組開展

尋找昆蟲、參觀動物園、體驗農場、參觀牧場、科學小實驗、參觀博物館、參加畫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花生網 的精彩文章:

繪本的挑選和收納,這位從業十年的教師媽媽很有一套!
每年兒童節,我們都會給大小朋友們送上這首歌

TAG:小花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