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童年對人一生的影響

童年對人一生的影響

攝影師Caras Ionut作品

文章節選自《自卑與超越》

作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翻譯:李青霞

下文中圖片為攝影師葉蓮娜·舒米洛瓦鏡頭下的兒子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年~1937),阿德勒曾在弗洛伊德門下學習了9年。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代表作品:《人類面臨的挑戰》、《個體心理學的實踐與理論》、《理解人類本性》、《自卑與超越》。

童年對人生的影響從我們剛剛出生那一刻起,就開始了對「生活的意義」的探索。就算是孩子,也想弄清自己的力量和自己在周圍環境中的地位。

在兒童發展的前五年,已經具備了一套固定的行為模式,即他們以怎樣的方式和方法去對待一切事情。此時,他們對於自己和社會所嚮往的發展模式已經有了深層次的概念。此後,他們就會利用自己對社會和自我的看法來關注整個世界。因為在兒童時期還不知道何為社會經驗,所以需要有人對他們加以詮釋,這樣就逐漸賦予了他們生活的意義。

對孩子們而言,即使對意義的認知已經偏離正軌,即使他們所採用的處理方式還會帶來接二連三的錯誤,他們也不會改變。只有他們重新檢討,對自己的認知加以改正,才會使他們對於人生意義的理解得到改變。有時,犯錯帶來的嚴重後果會強迫性地驅使他們改變自己對人生的認識,然後完善自我。但是如果沒有任何方面的壓力,他們就不會意識到其中的謬誤,還會執著於錯誤之中,以至於結果無法收拾。一般來說,要想讓自己對人生的認知走向正確的軌道就要接受專業的心理學人士的指導,他們可以幫助我們找到錯誤的根源並探尋到正確的人生意義。

人們在兒童時期的情境有多種解釋方法,童年的不快樂很可能被賦予相反的意義。比如,有的孩子童年生活並不快樂,他就會盡其所能讓自己找到一個擺脫困境的方法。由此,他就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我一定要使自己的善得到改善,不要讓我的孩子再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

而有的孩子則會想:上天真的好不公平,為什麼總讓別人享受美好的東西?既然上天對我這樣殘忍,我還有必要對別人給予慈愛嗎?

也許有的父母會這樣告訴自己的孩子:我的童年就是從貧苦中過來的,可是你為什麼就一點苦都不能吃呢?

有人則認為:因為童年時我受了很多苦,所以我現在做什麼都無可厚非。

從以上的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對於人生的理解已經表現在他們的行為之中,如果他們不對自己的思想加以改變,行為自然也不會改變。

每個人的經歷並不能決定人生的成與敗,這就是個體心理學對決定論的反對之處。一個人的經歷不能決定其一生的命運,但會對人的命運造成影響。如果我們將某種特殊的經歷作為未來人生的基礎,那麼必定會被誤導。環境因素並不能決定人生的意義,我們卻可以通過解讀自己的人生狀況來改變命運。

身體缺陷

然而,成年人中的失敗者,大部分都是因為在童年時期就未對人生的定義形成正確的認識,並讓這種錯誤一直發展。其中包括那些在嬰幼兒時期患病或存有缺陷的孩子。這樣的孩子經歷了痛苦的童年,根本無法意識到人生的意義就是對社會的貢獻。除非讓那些與他經歷相似的人對他加以引導,讓其將關注力放在他人身上,否則他們一生都會以自我為中心。如今,他們常常因為周圍人的嘲笑、同情或擠對而變得更加自卑。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會因為自己受到社會的侮辱而變得內向,並且還認為自己不會對社會有任何貢獻。

身體器官的殘缺或內分泌異常都會導致兒童在生活方面產生困難,我想,我是第一個對此領域加以研究的人。雖然這一分支在業內已經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它的發展方向卻偏離了我的願望。我一直在尋找克服這種困難的方法,而非讓他們將發生這種狀況的原因歸於人身體的缺陷或者內分泌的異常。身體的缺陷並不能強迫一個人的心理朝錯誤的方向去發展,而內分泌也不會對兩個兒童產生同樣的作用。我們常常看到這樣一種現象:那些有困難的兒童在克服困難的同時,會將自己內在的巨大潛能激發出來。

正因如此,宣傳優生優育並不是個體心理學家所倡導的。有很多具有先天缺陷的人,常常成為某一時代的傑出人才,雖然他們有的一生與病魔相伴,有的英年早逝,但他們的貢獻是實實在在的。人類許多偉大的發明,正是由這些人創造出來的。他們的堅強源自奮鬥,他們執著於常人都無法完成的事業,所以成就就是理所應當的了。僅憑對人肉體的觀察,我們無從判斷心靈發展方向的好壞。然而迄今為止,大部分具有先天缺陷或內分泌異常的兒童都未接受過正確的訓練。正因為無人可以理解他們的痛苦,所以他們總是越來越自我。由此我們也就明白了那些先天具有缺陷的兒童大多是失敗者的原因,因為他們往往過於關注自己的缺失而形成一種無形的壓力。

溺愛

家長對孩子的過於寵愛也是導致孩子對生活的意義進行曲解的一大因素。在那些孩子的心目中,他們的願望就是法律,自己無須爭取便可達到一切。他們還認為自己天生就具有某種權力,無人能及。然而,一旦他們不再成為眾人的焦點,他們的位置被人取代時,便會無法忍受,他覺得周圍的人都對他有所虧欠。在他們的生活中,已經習慣了只索取而不付出,他們根本不懂得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問題。因為一直生活在別人的關照之中,他們已經沒有了自立能力,也從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他們的腦海中除了自己別無他物,根本不懂得與人相處、合作的益處。當有困難出現,他們唯一想到的便是求助於人。他們認為,如果他能重新成為眾人的焦點,如果人們可以再次承認他是傑出的人,那麼情況就會大有改觀。

過於受寵的孩子在長大後,很可能會成為危險人群。其中有些人甚至會恩將仇報,表面裝出「媚世」的姿態,私下卻一直尋找機會攻擊別人。如果讓他們像普通人一樣合作完成某件事,他們定不會服從,或者公然反抗。如果他們不再得到別人的關心和呵護,就會認為有人在他們背後進行攻擊。他們以為眾人都與之敵對,所以只要有機會便會打擊報復。如果人們對他人處理方式不能接受,他就會認為這一行為是對他的虐待,所以對他們的懲罰不會起到任何作用。他們只會這樣想:所有人的都在和我作對。這樣的孩子無論是對別人公然反抗還是將別人的善意當成惡意,都表明他們對人生的理解是錯誤的。有些人會在不同的時期採用不同的方法,但是他們的思想永遠不會有所改觀:人生的意義就是自己永遠第一,自己至高無上,自己可以為所欲為。如果他們一直持這樣的人生態度,他們的方法永遠不會正確。

冷落

受人冷落的兒童是第三種「問題兒童」。他們的人生同樣容易偏離正軌。這些孩子根本不知道關心和互助的概念,因為他們的腦海中從來沒有這些名詞。我們可以想像出,當他們在生活中遇到不悅,總會高估困難的程度,從不去爭取他人的幫助。當他看到社會冷漠的一面就會認定整個社會都是如此。他們不會想到,幫助他人做一些事就可以贏得他人的尊敬和喜愛。他們連自己都無法相信,更別提相信他人了。

實際上,任何經驗都無法與感情相比擬。母親最初的任務就是讓孩子一出生就感受到對自己的依賴之情。繼而,她可以讓孩子將這種感情範圍擴大,直至周圍的每一件事物。如果母親沒有完成這一任務,也就是沒有讓孩子對周圍產生興趣,並形成合作與互助的情感,那麼孩子就很難對社會形成關注,也很難再有與人合作的意識。與他人合作的能力人人都有,但這卻是經過培養才得以體現的,否則根本無法盡情地展現出來。

如果我們對一個被人忽視、不受歡迎和沒人理睬的孩子進行研究,可能發現,他們從來沒有與人合作的意識,他們就像與世隔絕了,不能很好地與人溝通,對互助互愛的事情更是一竅不通。之前我們已經提到,這樣的人生毫無意義。事實告訴我們,如果一個孩子在嬰兒期是平安度過的,那麼他就已經很好地受到了關心和照顧。所以,對於完全被忽視的孩子我們暫且不管,接下來讓我們說說那些常常被人忽視的孩子和那些只有某些方面被忽視的孩子。總之,事實證明,被人忽視的孩子根本沒有對人的依賴感。我們感到很悲痛,在這個文明的社會中,失敗的人常常不是孤獨就是私生子,因為這樣的孩子被人忽視的概率更大。

從以上我們得知,身體缺陷、被過於寵愛和被人忽視的孩子很容易被誤導,他們經常形成錯誤的人生觀。這些孩子極力需要他人的幫助,讓他們找到處理問題的正確方法。他們需要在人的幫助下找到人生的意義。如果我們已經給予了他們幫助,就會在他們所做的每件事中看出他們對人生意義的理解。

轉自:明教育

聲明:本公眾號尊重原創,素材來源於網路,好的內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注萬能哥

一起,助身邊人進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父母世界 的精彩文章:

又一泰國廣告刷屏,原來孩子想要這樣的父母!

TAG:父母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