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舉咒死三位好萊塢巨星,這部電影太魔性
知乎上有人問,黃家駒是否被過譽?
Beyond粉絲們當然不接受這種質疑,但也有唱反調的聲音說:他在職業最閃耀的時刻離開了大眾,不曾給人留下「江郎才盡」的把柄。
同樣的問題嫁接到電影圈:有沒有哪個演員,在職業巔峰書寫下傳奇後,便遠離了大眾呢?年長一點的影迷會想到李小龍、張國榮、梅艷芳,彼岸的好萊塢有希斯·萊傑、保羅沃克...
他們的離開,是遺憾,也是意外。
而當所有的意外匯聚到一起時,事情由此變得蹊蹺。
就像《情聖2》主演們都有花邊新聞一樣,影史上還真有這麼一部詭譎的影片,一舉咒死了三位主演,且都是意外身亡——
《無因的反叛》
這部1955年的老片子,單憑藝術水準,實在沒什麼底氣排進影史。
50年代的好萊塢,家庭情節劇比較流行,《巨人傳》《小城風雨》《野餐》,電影中的青年們往往背井離鄉,而大多數父親又是一副古板形象,於是,眾人拾柴「對抗父權」的主題就此烙印在這個時代。
《無因的反叛》也算其中之一。
電影中的兒子留著飛機頭,利落的西裝與滿嘴的fuck違和而協調。
他可以對母親準備兩個小時的早餐視而不見,卻無法抗拒隔壁班女生一個毫無意義的秋波。
父親的形象古板而獃滯,謝頂失眠大肚腩,把孩子養大成人是他僅存的希望,孩子耳邊磨出的繭,在他看來是諄諄教誨,孩子嘴裡罵出的街,在他耳朵里成了毀天滅地的誓言。
父親為了兒子的學業,接連多次搬家,上演西方版孟母三遷;
可兒子到新學校的頭一天,就跟同學許下晚上賭命飆車的豪言。
這部電影中父子的對話戲,不是雞同鴨講,就是置若罔聞。
簡單概括,就是一個叛逆少年因作死過頭,害死兩位同齡夥伴的故事,劇本沒什麼開創性,攝影也不夠風格化。
如今豆瓣能拿下8.1,全都是三位早逝主演粉絲們的情懷分。
詹姆斯·迪恩,享年24
娜塔莉·伍德,享年43
薩爾·米涅奧,享年37
電影名為《無因的反叛》,片中的少年們毫無顧慮地放肆著,沒有緣由地反叛著,或許正因如此,現實反噬了三位主演,警醒後世,叛逆的代價,往往是無法彌補的。
詹姆斯·迪恩:活得太快,死得太早
一張圖形容他的顏值,前後十年,無出其右。
八個字概括他的一生:活得太快,死得太早。
詹姆斯·迪恩生前,與瑪麗蓮·夢露齊名,兩個人是50年代美國流行文化的代表人物。
如果說夢露的裙擺昭告了女性的性啟蒙,那詹姆斯·迪恩那一頭亂髮、萬寶路香煙、李維斯牛仔褲、zippo打火機、皮夾克、T恤衫,就是「垮掉一代」的叛逆旗幟。
這哥們兒在美國火到什麼程度呢?
老鷹樂隊為他寫過同名歌,付蘭蘭主演了他的傳記電影,他和肯尼迪總統、貓王等一同被美國媒體選為「美國十大文化偶像」,一生只拍過三部作品,卻被世人銘記了近一個世紀...
1955年9月30日,詹姆斯·迪恩結束了另一部影片《巨人》的拍攝,駕駛著保時捷的Spyder跑車去參加一場比賽,結果在加州的公路上與對面的貨車相撞,當場喪生。
3個小時之前,迪恩還因為超速得到一張罰單。
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
娜塔莉·伍德:過早凋零的玫瑰
2001年11月29日,是娜塔莉·伍德逝世20周年紀念日。
彼時的美國媒體,卻將這位玫瑰的凋零,炒作成了十大新聞之一。
有人對溺水死亡的官宣不滿,覺得太過潦草,也有人認定她私生活混亂,是飲酒過量而死。
總之,20年來有關她的種種傳言不絕於耳。
這很難不讓人聯想起《無因的反叛》里,那個叛逆倔強蔫淘氣的小女主朱迪。
在秩序森嚴的貴族學校中,朱迪有紫霞仙子般的性格底色,微笑著出鏡,縱情地追尋。
她始終被情緒左右,卻從不挑一個鮮明的立場,她可以為心上人半夜跑出來,也可以在心上人面前與別的男人打情罵俏。
憑藉在本片中的優異表現,娜塔莉·伍德成功甩掉了票房毒藥的標籤,躋身好萊塢一線,作為「初代甜心」,她曾擔綱過《西區故事》這樣的經典大戲。
但上帝只給了她43年的時間,1981年,伍德和丈夫乘遊艇出遊,丈夫大醉後,伍德從船上神秘消失,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在岸邊找到她已溺斃的屍體,天生恐水的她,究竟是怎樣落水的,至今還是個謎...
但更該被我們銘記的是,娜塔莉·伍德成為繼瑪麗蓮·夢露後,又一位為好萊塢留下一連串令人嘆息的問號的神秘女星。巧合的是,兩位薄命美女的墓地相鄰,似乎昭示著阮玲玉般的苦命……
薩爾·米涅奧:好萊塢第一位公開出櫃的男影星
《無因的反叛》中敏感脆弱、頗有哲學氣質的男孩柏拉圖,死在警察槍下,而他的扮演者,薩爾·米涅奧也同樣死於非命。
最初了解到這位影星,是從《美國怪談第一季》中,作為兇殺案的典型,薩爾的死稱得上荒誕——
1976年2月,正處於事業巔峰期的米尼奧被人刺死在自己的寓所門前,三年之後,刺殺米尼奧的兇手落網,交待這個案件只是起平常的搶劫,他甚至不知道被害人是位演員。
和貓王合影
當我們翻開薩爾的履歷,會驚訝於他的一生如此傳奇,兩次獲得奧斯卡提名,一次金球獎的著名男演員,事業橫跨電影、舞台劇,首位公開出櫃的男影星...
《無因的反叛》里,薩爾飾演的柏拉圖,是有著「彈簧刀性格」的問題少年,好像教室角落裡那個從來不說話,卻有驚人爆發里的男孩。在電影中,他被父母拋棄,極度依賴詹姆斯·迪恩飾演的吉姆,後來被認為是美國電影里第一次表現出男人對男人的慾望。
無獨有偶,在22歲那年,薩爾意識到自己的性取向後,成了好萊塢第一個公開承認性取向的男明星,在當時甚至現在都非常不可思議,也因此,事業遭受了巨大打擊。
直到37歲意外身亡,他都在有色眼光中惶恐度日...
就這樣,《無因的反叛》成為影史極具魔性的電影。
一舉「咒死」了三位如日中天、有著廣闊星圖的演員,他們的故事每過一段時間,就能被翻出來為人傳唱,都說戲如人生,這部電影給「垮掉的一代」留下了悲情的註解。
半個世紀後的今天,它更像是一個文化符號,一個少年眼中的世界,一段沒有恐懼的時光,從頭到腳,都散發著一股少年氣息。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
銳影Vanguard作者 | 碗
?▽?歡迎轉載,但一定要註明來源和作者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