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四大印石之一」的巴林石

「四大印石之一」的巴林石

被稱為"中國四大印石之一"的巴林石,有喜歡收藏巴林石的人,可以了解一下。這裡主要是給大家介紹一下巴林石的種類,以及鑒定方法和品質的好壞。

巴林石,分為透明不透明兩種,主要分布在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的巴林右旗大板鎮,不溶解,顏色有黃,紅白等多種顏色。它石質細潤,通靈清亮,質地細潔,光彩燦爛,顏色嫵媚溫柔,似嬰兒之肌膚,嬌嫩無比。與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並稱為"中國四大印石"。巴林石的色澤斑斕,紋理奇特,質地溫潤,鍾靈毓秀,堪稱精美絕倫。早在800多年前就已發現,並作為貢品進奉朝廷,被成吉思汗稱為"天賜之石"。巴林福黃石質透明而柔和,堅而不脆,色澤純黃無瑕,集細、潔、潤、膩、溫、凝六大要素於一身,金石界素有「一寸福黃三寸金」之說。巴林石大體上可分為雞血石、福黃石、凍石、彩石。

主要成分

根據地質學家介紹,巴林石是富含硅、鋁元素的流紋岩,受到火山熱液蝕變作用而發生高嶺石化形成的。巴林石在成礦晚期,一些硫化物和其他礦物質沿高嶺石的裂隙貫穿,或斑布、浸染,因而擴大了高嶺石的品種數量。另外,除了硅和鋁,鈣、鎂、硫、鉀、鈉、錳、鐵、鈦等元素的存在和比例上的變化,也造就了巴林石豐富的色彩。如鐵元素較多的會使石頭呈黃、紅色,錳元素的侵入,,就出現了石中有水草花的現象,鋁元素多了,石材就會呈現灰色和白色。

鑒別方法

鑒別方法有摸、刻、看和辨四種方法:

摸:即通過觸摸石表面來體會手的感覺,感覺石的潤滑程度。

刻:即用器物對石頭進行刻劃來測試石的硬度及石性。

看:即用目測和鏡測來鑒定石的結構和紋理。

辨:即相互對比辨別好壞和真偽。

鑒別內容

質地鑒別:主要鑒別質地的純凈細膩程度和完整性。

光澤鑒別:主要鑒別石的光潤程度,觀察其肌理、光澤、溫潤和清晰程度。

顏色鑒別:主要鑒別顏色純正程度,色澤自然性和層次的分明程度。

意蘊分析:觀看石畫面,分析意境,品評石中蘊藏的深刻的文化內涵。

鑒別內容

品等與鑒定

雞血石品質高低,以地子、血色區分。地子,即質地,有凍石、普通石、鍊石(灰白軟石或硬石)數類,以凍石最佳。其色有白、粉、黃、灰、綠、黑等顏色,以白如玉的羊脂凍地為上,烏凍次之,綠地最下。血色以米砂的多少、形態、鮮艷度而分。色有鮮紅、正紅、深紅、紫紅等,形有片紅、條紅、斑紅、霞紅等。一般以血多、色鮮、形美者為佳。而血質浮薄飄散者則往往是易退色之下品。

雞血石的好壞,首觀雞血顏色是否紅,質地透明的程度,缺陷的多寡,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進行鑒定的方法。

血色鑒定

1、顏色:雞血顏色大類可分為鮮紅、大紅和暗紅。鮮紅為上品,大紅次之,暗紅最差。

2、血形:雞血血形依次可分為塊血、條血、雲霧血及點血等。時有兩種以上血形自然結合在一起,此時則依以那一種血形為主,而定其血形。如血形有獨特的地方,則常因其獨特而使價值倍增。

3、血量:指雞血部分與成品石質的百分比。大於30%者即為高檔品,大於50%者為珍品,大於70%者則為絕品,但如血色不美,或底質不佳,則其檔次仍要大幅下跌。而如為印石者,除血售量多少外,又依含血面而分成六面血至一面血六種,以六面血為上品,而以四五面血者為正品,三面血、二面血者為中品,一面血者則為最次。這是鑒定印章品等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

4、濃度:指依雞血本身之聚散程度,而分為濃、清、散三級,以濃血為貴,散血則如雞血水稀釋,而影響檔次。

(想要了解更多,請關注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卞氏拍賣 的精彩文章:

如何辨別琺琅瓷器的真偽?
你是否了解古代人的酒器文化?

TAG:北京卞氏拍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