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老子智慧:道是善的嗎?

老子智慧:道是善的嗎?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厭惡的卑下之處。

水的這種特性與道相似,「故幾於道」,與道差不多了。差別在哪呢?水有形,道無形罷了。那麼,水是善的,可以得出結論道是善的嗎?好像不能。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芻狗就是祭祀時草扎的狗馬等祭祀用品,草狗草馬在祭祀時受到百分愛護,等到祭祀完畢,就棄之不顧,任由日晒雨淋了。

天地對待萬物,聖人對待百姓,就像世人對待芻狗一樣,並沒有仁愛,只是任其榮枯。

道似乎很無情,聖人似乎很冷漠,對萬物與世人並無憐惜仁愛的態度,怎麼能說善呢?如果道不善,為何說最高的善就像水,而水又「幾於道」呢?

不妨假設道是善的,在《道德經》文本中,可以找到道是善的證據嗎?有的,道至少有三種善。

第一種善,道創生萬物,養育萬物之善。

《道德經》第六章說,穀神不死,它就像一個神奇的生殖器官,是天地萬物產生的根源,它若隱若現,作用卻是無窮無盡。這裡的穀神,就是道。

《道德經》第四章說,道空虛而作用沒有極限,它那麼淵深啊,像是萬物的本源。莊子直接就說了,道「神鬼神帝,生天生地」。

道不僅創生萬物,而且養育萬物,《道德經》五十一章說,道產生萬物,德充實萬物,道使萬物成長發育,安定成熟,並滋養照顧萬物。道對萬物有創生之德,養育之德,不是善是什麼?

第二種善,給予萬物以德。

莊子在回答東郭子道在什麼地方時說,道在螻蟻,道在稊稗,道在瓦礫,道在屎溺。道無處不在,無論任何卑微之處,道也在裡面。也就是說,道在萬物之中。

道在萬物之中的作用,就使萬物從道獲得了某種稟賦,這就是德。萬物獲德以生,它不為任何物體而存在,它存在完全是因為道的加持。

所以,以道來看,萬物都很美,花有花的美,草有草的美。年久失修的牆角中的一個破洞,如果不用功利主義的角度去看,它也是自然如此的,自然如此的,就有它的道理。

人類以自我為中心去看萬物,萬物就有美醜的差別,有用無用的差別。但從道來看,萬物無一不美,萬物無一不有它自身存在的理由。這個理由來自於道,這是道的大善。

第三種善,道雖然是天地萬物的創造者、養育者,但它並不把持、佔有萬物。

《道德經》第二章說:「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道任由萬物生長而不加以干涉,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作育萬物而不仗恃己力,成就萬物而不自以為功勞。這樣的道,充分肯定萬物的自由,充分肯定個體的主觀能動性。

聖人如果把這種精神用之於治國理政,少干涉百姓,少發號施令,事情辦好了,大功告成了,老百姓就會說:「我們是自己如此的。」

就會出現聖人無為,而百姓自我發展、自我端正、自然富足、自求真朴的和熙局面。道有如此的善,為什麼又說天地不仁,聖人不仁呢?

我們可以分析一下水的特性,也許可以找到答案。俗話說:「水往低處流。」

水的自然特性就是趨下、居下;而且,它滋潤萬物,萬物有它才能發育生長;水沒有固定的形狀,它遇方則方,遇圓則圓……這些特性,是它的本性如此,自然如此,並不是刻意為之。

在水看來,我就是這樣子,哪裡存心行什麼善呢?道也是如此,它創生萬物,養育萬物;它給予萬物以德;它並不把持、佔有、操縱萬物……這麼多的善,不過是道自然如此,本來如此。

以道來看,我就是這樣子,哪裡存心行什麼善呢?

但人有他的問題,他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他有著太多的自私與貪婪。不是有話說嗎,「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類甚至認為謀私、為己是天經地義的事。那些為了謀私而做一些過分的事情似乎也見怪不怪了。

所以,不佔有、不把執,為而不爭,本著良心做事就成了一種需要付出個人的犧牲而作出的選擇。能夠做出這樣的選擇,付出這樣的行動,這就是善。

道無惡,故無善。道有善名,是因為人間世界有惡。所以,以道本身來看,道之善並不是善,只是自然如此,本來如此。

但以人間的價值觀來看,道實在太善了。人間有善惡,當存一雙慧眼明辯之。

道無善惡,與道冥合,才可獲得一種超越的境界,無憂無慮,恬然自得的心理體驗才可出現。

(編輯:西銘)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老子的智慧:我們該如何理解「道」?
救陳洵天降紅燈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