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饒介《書七言律詩二首》,揮灑自如,氣脈酣暢

饒介《書七言律詩二首》,揮灑自如,氣脈酣暢

饒介《書七言律詩二首》,紙本,行書,24.5×49.1cm,台北故宮博物院。本幅為《元人法書》第十四幅,用筆起伏多變化,在王獻之的行書風格中,又融入懷素的筆意。全作揮灑自如,氣脈酣暢,間雜章草筆法,益增古樸趣味。

饒介生年不詳,臨川(今屬江西,元時屬撫州路)人,一作鄱陽(元時屬饒州路)人。字介之,自號華蓋山樵,亦稱醉樵、醉翁、魯陰先生、浮丘公童子等。工詩文,善書法。

關於饒介的書法師承,解縉《書學傳授》中明確指出:「康里子山在南台時,臨川危素、饒介得其傳授。」子山是元代少數民族書家的代表,楷書師法鍾繇、虞世南,行草學大令及張旭、懷素,書法「筆畫遒媚,轉折圓勁」,行筆迅捷,雄奇豪邁,縱情不羈,洒脫自然,「識者謂得晉人筆意,單牘片紙,人爭寶之,不啻金玉」,更以草書名重一時,與趙孟俯相比肩。

饒介作品當中,如《士行帖》、《致士行國士先生尺牘》、《中峰幻住像偈》等,筆畫清勁暢利,章法疏朗秀逸,又間雜有章草筆法,益增古樸之趣,全從子山處得來,可見解縉所言不虛。

就書法而言,饒介行草書在當時及後世發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元代末期吳中地區饒氏書風頗為流行,據唐錦騰先生考證,當時受饒介直接或間接影響者即有陳基、虞堪、陳汝言、陳汝秩、易恆、宋克、宋廣等人。而其中能夠光大門庭者,實非宋克莫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墨匠心 的精彩文章:

翰墨視線:著名書畫家隋進文

TAG:水墨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