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重在「養心」 日常做到這幾點,助養陽氣!
夏季開始,陽光越來越旺,人體新陳代謝旺盛,陽氣外發,伏陰於內,夏季該如何保護自己,避免暑邪侵襲,讓自己舒適地度過這個夏天?
今天,為您盤點夏季養生的生活方式。
夏季養生重在「養心」
早起晨練養陽養心
人的作息時間應該「順應四時」。入夏後,日出早,人就應該早起晨練促進陽氣升發。晨起後飲用一杯白開水,再進行短時的晨練,運動不要太劇烈。
午時養心宜小睡
中醫認為,心為五臟六腑之主宰。午睡不但有利於補足睡眠,而且能夠改善冠脈血供,增強體力、消除疲勞。午時是指11時~13時,這個時候心經當令,宜小睡30分鐘至1小時以養心。即使睡不著,閉目養神對身心也很有好處。
下午喝杯養心茶
夏季炎熱,與心血管病關係密切的鉀元素以及其他人體微量元素易隨汗液流失,夏季常喝茶既可消暑又能補鉀。
除了茶葉水,還可調配一些簡單的中藥茶,清熱解暑兼養心安神。例如,用荷葉和蓮子心泡水,能夠養心益智、清心火、解暑熱。用西洋參6片、麥冬10粒,開水浸泡代茶飲,適合暑熱所致的神疲虛弱乏力、頭暈、口渴、汗多者;對於心火上炎所致的心煩失眠、口腔潰瘍,可用蓮子6克、梔子6克、酸棗仁6克,開水浸泡代茶飲,有清心除煩安神之效。還可以煲葯膳養心,如益氣養心粥:山藥30克,太子參30克,蓮子(蓮心)30克,粳米200克,煮爛成粥,有健脾益氣,養陰清心的作用。
傍晚放鬆利身心
夏季心神易擾,養心宜靜。夏季傍晚可以做一些伸展性、放鬆性的運動,以放鬆骨骼肌肉為主,可以促進夜間睡眠。運動方式推薦散步、做操等舒緩的運動。舒展肢體的運動能夠促進周身血液循環,從而減輕心臟負荷。
夜間養心要泡腳
夏季濕氣較重,濕邪最易侵襲人體的脾臟。濕邪困脾,久之易傷心陰。夜間泡腳配合按摩湧泉穴,有助於祛除暑濕,預防熱傷風,讓人精神振奮、增進食慾、促進睡眠。按摩湧泉穴還可以激發腎精、滋養心神。
此外,養心還要保持好心情、平和心態。中老年人要避免大喜大悲,防止「情緒中暑」。炎熱的天氣難免使人心情煩躁,注意保持笑口常開,恬淡虛無,可以練書法、聽音樂、種花、釣魚等,以調節煩躁情緒、保持心情舒暢,不僅有利於改善血管功能,還能協調人體各臟器,保你健康度過炎炎夏日。
飲食養生牢記「三宜三不宜」
宜多吃果蔬
夏季炎熱,人體水分流失快,飲食必須注重補水,除了多喝水以外,要多吃水分充足的食物,多吃瓜果蔬菜。如西瓜、西蘭花、菜花、包菜、黃瓜、西紅柿等。尤其一些深色的果蔬,如胡蘿蔔、紅黃番茄、西柚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學物,天天食用,可增強免疫力、有益心血管健康和預防癌症。
宜清熱解火
夏季氣溫高,人體火氣較旺,體內熱氣無法排出體外的話容易造成便秘、長痘痘、口舌生瘡等問題,夏季飲食宜清淡,以清熱解火為主。多吃高麗菜、綠豆芽、黃豆芽、海帶、木耳、蘑菇、黃瓜、冬瓜、苦瓜等有助於清熱瀉火的食物。
宜健脾養胃
夏季人體新陳代謝較快,脾胃功能相對低下,為了減輕脾胃負擔,保證脾胃健康,應該多吃養胃食物,如一些質地軟、口味清淡的食材,例如小米、燕麥、薏苡仁、山藥、蓮子等健脾開胃的食物熬粥喝,可以起到養胃的作用。
不宜辛辣油膩
夏季炎熱,人體容易上火,吃辛辣食物只會加重體內火氣和毒素,盡量少吃或者不吃辛辣的食物,比如麻辣火鍋等。還要少吃油膩食物,有助於平靜心氣。如果吃過多油膩食物則會加重胃腸的負擔,會感到腹脹,不思飲食、疲倦感加重,要少吃。
不宜太過生冷
夏季果蔬豐富,人們往往喜歡生吃瓜果、海鮮等食物。但夏季氣溫高,各種病菌和寄生蟲容易繁殖,如果不注意飲食衛生,很可能會染上疾病。夏季天熱出汗容易口渴,不要猛喝冰鎮飲料,會刺激脾胃,影響胃液分泌從而使食慾減退,造成消化不良、厭食、腹部脹痛、腹瀉等胃腸道疾病。特別是女性,太多的寒性食物會引起宮寒等問題。
不宜多喝含糖飲料
夏季人們為了止渴,喜歡喝含糖飲料,研究發現,過量消費含糖飲料會增加齲齒、肥胖的風險,對健康帶來負面影響,所以要少喝。白開水是公認的最好的飲品,水在體內起著物質運輸、調節體溫和潤滑等作用。每天要足量喝水,少量多次飲用白開水,也可喝綠茶水、綠豆湯或酸梅湯等消煩除渴。
常按穴位 除煩消積
入夏後,氣候多濕熱,身體容易感覺煩躁疲倦,脾胃及消化系統也容易出現毛病,除了規律作息和飲食調養以外,可以按摩穴位,促進血液循環,達到養生的目的。如勞宮穴(手握成拳,中指尖所點之處)、後溪穴(握拳,在第五掌指關節尺側後方,第五掌骨小頭後緣)、間使穴(掌後3寸兩筋間,仰掌在腕橫紋上3寸)等穴位,經常按摩這些穴位可以起到很好的養心作用。脾胃不好,可以按揉中脘穴(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的中央)、天樞穴(肚臍左右兩拇指寬度)、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等穴位,每天按壓6秒鐘後放鬆,重複10次。還可以夜間入睡前和早上起床前繞臍揉腹,順時針逆時針各50次,都可以起到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的作用。
這幾個方面助夏季養陽氣
陽氣是生命的動力。《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這是說,人體的陽氣就像天空中的太陽。我們常說,萬物生長靠太陽,沒有太陽萬物就缺乏生命力。「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此時正值盛夏,故「養陽」正當時。
首先,應從娃娃抓起。現在的孩子大多是溫室里的花朵,經不得風雨。但是要想讓孩子身強體壯,就應該讓他們積極地適應大自然,增強運動就可以增強陽氣,陽氣在運動中生髮,運動多,陽氣足,孩子才能充滿活力。
其次,應注重飲食。多吃當季蔬菜,比如養陽的韭菜,助長生機的萵筍、豆苗、蒜苗、小蔥、豆芽、薺菜、竹筍,滋補脾胃的大棗、山藥等。水果里的櫻桃、青梅、杏子、李子等,都能溫陽滋補,助養陽氣。一些涼飲料、冰淇淋、剛從冰箱里取出的水果,都屬於寒性食物,不但刺激腸胃,還非常傷陽,一定要注意避免。
再次,要注意著裝。女士們的短裙,甚至露臍裝,都有傷陽的可能,尤其在有空調的區域內更應注意。夏季室外高溫,稍有活動則易出汗,此時汗孔張開,如果立即進入溫度低的空調房,風寒之邪就會直接侵襲肌膚、筋脈、骨節,寒氣不得及時排除,則會內侵臟腑,耗損臟腑陽氣,產生各種病症。
還有,就是注意生活起居,早睡早起。夏之際,日出時間較早,日照時間漸長,人們宜在這時候早些起床,晒晒太陽,以提升人體內的陽氣。而晚上不宜熬夜,以減少耗損。
艾炙——夏季養生不妨一試
中醫講究「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一柱艾、一根針、一碗湯,是養生治病的三大法寶。此時,最好的養生方法之一就是艾灸,通過穴位經絡的溫潤刺激,使氣血通暢,陰陽平衡,身體強壯。
常言道:「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艾灸法是以艾絨為主要成分製成的灸材,點燃後懸置或放置在穴位或病變部位,借灸火的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激發經氣,達到防止疾病的一種外治療法。現代醫學證實,通過艾灸調節臟腑的功能,可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血液成分的改變,增加白、紅細胞的數量,改善人體的免疫機制和防禦機制。
灸法有多種多樣,分為直接灸和間接灸。直接灸有斑痕灸、無斑痕灸,斑痕灸在臨床上應用得比較少。間接灸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隔附子灸,臨床應用廣。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以保健養生為目的,艾灸不一定需要去醫院,可以用灸盒在家自己做。
如何選擇好的產品?專家建議,一是選原料品種,選擇道地艾葉。二是選卷材原料,選桑皮紙或者棉紙,用天然糯米膠黏合的艾柱。三是看外觀,精製艾絨,顏色土黃,可見艾絨纖維,富有彈性,一捏即可成型。四是聞艾煙,艾煙柔和不刺鼻,有淡淡的清香。五是看艾灰,艾條燃燒均勻,艾灰不散落。六是看灸感,火力溫和,不傷經絡,穿透力強,灸感舒適。
炎炎夏日,艾灸是溫通陽氣最好的療法。艾灸保健一周1—2次或2—3次,每次10—20分鐘左右即可。常用的保健穴位是足三里、中脘、關元、神闕等。
夏季防晒,衣服要穿對
炎炎夏日,皮膚最受傷,不只加速衰老,嚴重時還誘發和加重光感性皮膚病,更嚴重者,還會誘發皮膚腫瘤。專家表示,防晒主要分為化妝品防晒和硬防晒。
解放軍空軍總醫院劉瑋表示,防晒化妝品的防晒效果怎麼樣,日光防護係數(SPF)說了算。一般亞洲人在強烈日晒下,10分鐘左右皮膚就會產生紅斑,如果產品的SPF值為15,那麼理論上,塗抹這款防晒產品後,可以在太陽下停留150分鐘而皮膚不被晒傷。
防護長波紫外線的標識是PA,分為4級:PA 、PA 、 PA 、PA ,PA等級越高,表示防晒黑的能力越強。專家提醒,生活中我們一般的塗搽量只有1/4—1/2,防晒效果大大降低。
硬防晒就是遮擋性防晒,也就是採用物品遮擋日光。專家提出,我國紡織品的防護係數值最高為50 。當防護係數值大於40且紫外線的透過率小於5%時,才可稱為「防紫外線輻射產品」。衣服的密度越高、顏色越深,或加有防晒塗層,其防晒效果越好。夏天常穿的那種清涼、輕薄的衣服,基本沒什麼防晒能力。建議選購紫外線防護係數(UFP)大於25、 紫外線透過率小於5%標識的織物產品。帽檐的邊長最好在7.5厘米以上,才有較好的防晒效果。墨鏡要選擇鏡片足夠寬大,同時最好選購能覆蓋全部紫外光的遮陽鏡,鏡片以深色為宜,但不宜影響視覺。
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晉紅中介紹,規避性防晒,就是避免在紫外線過強的情況下出行。一天當中,中午時分紫外線最強,而一年當中晚春和夏季則是紫外線最強的季節。建議大家,室外活動要注意規避紫外線強的時段和地點,外出時盡量在樹蔭、山坡陰面從事戶外活動。
劉瑋說,有些食物服用後會對陽光更加敏感,這類食物被稱為光敏性食物。包括一些野菜、茴香、莧菜、芹菜,但這些菜煮熟了光敏性就幾乎沒有了。柑橘類水果如檸檬都含有香豆素類物質,無花果、芒果、菠蘿、木瓜等都會讓皮膚吸收更多陽光。但要造成晒傷晒黑,需要食用的量足夠大,且在陽光下的時間足夠長。因此,長時間陽光下活動或自身對光線特別敏感的人群,才需要注意避免食用或接觸這類物質。除食物外,還有些具有光敏性的藥物,如四環素類、喹諾酮類、雌激素類、撲爾敏、維甲酸類等,服用時,同樣需避免陽光照射,或在晚上使用。
夏季護腦「六慎四吃」
夏季炎熱,血管也變得脆弱。要想護好大腦血管,不妨記住「六慎四吃」。
慎用空調。室外溫度很高,突然進入溫度較低的空調房,人的體表血管會迅速、大面積收縮,血壓劇烈波動,誘發卒中。再熱的天氣,空調溫度也不能開太低,應在26℃左右,不要開到20℃以下。
慎喝冷飲。高溫導致水分流失較多,使血液濃縮,血容量不足,重要器官供血減少,誘發卒中。建議多喝溫開水,少喝冰鎮飲料等。
慎大吃大喝。控制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避免吃大魚大肉、喝大酒。多吃西紅柿、青菜、蘋果等新鮮蔬果。適量食用黑木耳、燕麥片,有助降低血黏度。
慎發脾氣。炎熱夏日,火氣很旺,人們容易焦慮動怒,這是腦血管病發病的重要誘因。越是炎熱,越不能煩躁,而要保持心情愉快,積極樂觀地面對一切。學會釋放心理壓力,不能總是愁眉苦臉。
慎盲目鍛煉。炎熱天氣下盲目鍛煉容易引發心腦血管意外。運動時間最好選在早晨5~6點或晚上8點後,以慢跑、散步、打太極等為宜,時間控制在1小時左右。
慎熬夜。夏季夜晚易失眠,白天又容易犯困。建議晚上10點半前睡覺,不要長時間看電視、玩手機。每天最好午睡半小時,此時血壓下降、心率減慢,能護心腦。
4種食物助你安然度夏
1.葛根。將葛根磨粉晒乾,每天早上取50克煮羹食用;或用葛根150克、粳米100克煮粥。葛根含黃酮類物質,能擴張腦血管,改善腦部血液循環。
2.松針。將松葉陰乾,每次取10克沖開水飲用。松葉含抗氧化劑類黃酮,能抑制血小板凝聚,減少脂質過氧化反應,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
3.香蕉。香蕉富含鉀,有抗動脈硬化、降血壓等作用。每天吃4根香蕉,能防中風。
4.含葉酸的食物。動脈硬化引起的中風、冠心病、心肌梗死與血漿高半胱氨酸密切相關。每天補充5毫克葉酸能使血漿中過多的半胱氨酸轉化為對人體有利的蛋氨酸,起到防止動脈硬化發生髮展的作用。富含葉酸的食物有葉菜、大豆、橙子等。
據人民網健康
新媒體編輯 | 王洋
喜歡就轉發·更喜歡就關注
您 可 能 錯 過 了 這 些


※家用小藥箱應該裝什麼?
※食物膽固醇一覽表,排名第一的竟是它!
TAG:城市快報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