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唐 周肪《簪花仕女圖卷》鑒賞

唐 周肪《簪花仕女圖卷》鑒賞

唐 周肪 簪花仕女圖卷絹本182x46.4傳世名畫遼博

周昉(生卒不詳),字仲朗,又字景玄,京兆(今陝西西安)人。主要活動於公元763-804年(唐代宗和德宗時期),出身顯貴,先後任越州、宣州長史。能書,擅畫人物、佛像,尤其擅長畫貴族婦女,容貌端莊,體態豐肥,色彩柔麗,為當時宮廷士大夫所喜愛。他是中唐時期繼吳道子之後而起的重要人物畫家。早年效仿過張萱,後來加以變化,別創一體,有「周家樣」之稱。傳世作品有《簪花仕女圖》卷、《揮扇仕女圖》卷、《調琴啜茗圖》卷等。

《簪花仕女圖》是目前全世界範圍內唯一認定的唐代仕女畫傳世孤本。除了唯一性之外,其作品的藝術價值也很高,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畫標本型作品,能代表唐代現實主義風格的繪畫作品。畫中描寫的是唐代當時貴族婦女的日常生活,說明唐代的社會政治比較開明,因此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才能夠流傳下來。這一時期也是中國現實主義人物畫表現風格的開端,而以前的繪畫內容大多是歷史宗教人物。

此圖粗絹本,不設背景,以工筆重彩繪仕女五人,女侍一人,另有小狗、白鶴及辛夷花點綴其間。仕女皆體態豐腴,婀娜窈窕,或戲犬,或拈花,或捕蝶,或沉思,盡顯端莊典雅的貴族婦女形象。她們打扮艷麗入時,髮式皆為高聳雲髻,依次簪有牡丹、芍藥、荷花、繡球等折枝花及步搖。其臉龐圓潤,暈染娥眉,中間飾有金花子。衣飾華麗,俱為透體敞領的寬肥外衣,內著低胸長裙,外罩薄紗,顯出半透明的質感,是中晚唐以後典型的貴婦形象。貴婦的臉上、手上罩染的白粉,千年而下,仍然給人膚若凝脂、粉妝玉琢的細膩感覺。尤其是紗衣透體和肌肉豐腴的描繪,面部的暈色,衣著的裝飾,都極盡工巧之能事,表現了畫家的高超技巧。

1972年重新裝裱時發現此圖系後拼接而成,較明顯者為左數第二人比例較小的仕女為後嵌入,又白鶴與畫左小狗亦為剪裁而來,有研究者據此認為其原為屏風畫。

此卷無作者款印,亦無歷代題跋及觀款。最早著錄此卷的是清安岐《墨緣匯觀》,認為是唐周昉所繪,其後《石渠寶笈?續編》及《石渠隨筆》皆沿用該觀點,俱著錄為《周昉仕女圖》,然近代研究亦有持異議者。

此卷曾經南宋內府收藏,南宋末歸賈似道所有,元、明間流傳無考,清初為梁清標、安岐收藏,後入清內府。末代皇帝溥儀遜位之後,以賞賜其弟溥傑的名義將其攜出清宮,經天津運往長春偽皇宮。其後輾轉入藏東北博物館,即今遼寧省博物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點書畫 的精彩文章:

是騾子是馬牽出來遛遛——古今名家名馬大PK

TAG:一點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