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全球最著名的兩個心理學實驗,指齣兒童教育的這個核心-人格教育

全球最著名的兩個心理學實驗,指齣兒童教育的這個核心-人格教育

1978年,當75位諾貝爾獎得主聚首巴黎時,一位記者問其中的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請問您在哪所大學學到了您認為最主要的東西?」

全球最著名的兩個心理學實驗,指齣兒童教育的這個核心-人格教育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這位年逾八旬的諾貝爾獎得主平靜地回答:「在幼兒園。」

記者大惑不解:「在幼兒園學到什麼?」

這位諾貝爾獎得主家深情地回憶說:「學到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飯後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周圍的大自然。我想,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主要東西就是這些。」

全球最著名的兩個心理學實驗,指齣兒童教育的這個核心-人格教育

這位諾貝爾獎得主的故事不僅告訴人們,人格是教育的核心,同時也告訴人們幼兒時期是人格培養的關鍵期。

事實上,心理學研究也通過實驗證明:幼兒時期是人格培養的關鍵期。


01、棉花糖實驗

第一項心理學研究是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1966—1970年,米切爾教授以斯坦福大學附屬幼兒園550名4歲幼兒被試進行了有關延遲滿足的實驗。

試驗是這樣進行的:一個4歲的小孩坐在桌子前面,桌上放著他自己選擇的最喜歡吃的零食:棉花糖。

全球最著名的兩個心理學實驗,指齣兒童教育的這個核心-人格教育

一個研究員對他說:「看到這塊零食了嗎?我現在要離開這個房間,如果你在我離開房間的時候吃,只能吃一塊;但是,如果你等我回來再吃,就可以吃兩塊。記得哦,如果你在我離開的時候吃了一塊,就沒有第二塊了。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孩子點點頭,研究員就離開了。

全球最著名的兩個心理學實驗,指齣兒童教育的這個核心-人格教育

15分鐘後,研究員回來後發現:大約只有30%的孩子等了15分鐘,吃到了第二塊棉花糖,這些孩子被稱作為「能等待的孩子」,其他沒能等待15分鐘的孩子被稱為「不能等待的孩子」。

全球最著名的兩個心理學實驗,指齣兒童教育的這個核心-人格教育

之後的追蹤研究發現:高中時,與「擅長等待的孩子」相比,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行為問題更多;不擅長應對壓力環境;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交不到朋友;考試成績更差。

進一步的追蹤研究還表現:當被試者30多歲時,與「能等待的孩子」的孩子相比,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更容易身體肥胖;更容易沾染毒品。


02、佩里學前教育研究計劃

第二項研究,是美國著名的佩里學前教育研究計劃。

該計劃以收入偏低、智商偏低、處境不利的父母和他們3至4歲的幼兒為研究對象,幼兒被隨機分配到實驗組和對照組。

全球最著名的兩個心理學實驗,指齣兒童教育的這個核心-人格教育

實驗組的幼兒每個工作日上午接受兩個半小時的教育活動,教育活動持續兩年,每年三十個學習周,共六十個學習周。同時,實驗組幼兒的父母接受每周一次的家庭教育干預——家訪,每次一個半小時,由專業人員與幼兒母親探討孩子發展、親子關係與家庭教育等事宜,家訪活動持續時間也為兩年。

對照組幼兒由其父母撫養,沒有進行任何實驗組的教育干預活動。

全球最著名的兩個心理學實驗,指齣兒童教育的這個核心-人格教育

佩里計劃持續追蹤研究幾十年,收集了大量的數據。研究發現,小學一二年級時,實驗組幼兒的智力測驗成績確實高於對照組的幼兒,但到小學三年級時,實驗組幼兒的智力測查成績與對照組已無明顯差別。

30多年後的追蹤研究發現:與對照組的幼兒相比,實驗組幼兒的高中畢業率更高、就業率更高、收入水平也更高,而犯罪率和接受救濟率更低。

全球最著名的兩個心理學實驗,指齣兒童教育的這個核心-人格教育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赫克曼教授對佩里計劃的深入分析發現:佩里計劃改變的不是幼兒的智力成績,更重要的是改變了幼兒的人格特徵,佩里計劃所帶來的所有積極效果當中,有2/3歸結為好奇心、自控力和社會靈活性等人格因素。

以上研究均說明:無論是天才兒童還是普通兒童甚至是弱勢兒童,對人一生的成功和幸福來說,人格影響的重要性無疑超過了智力因素。


03、兒童教育的核心,就是人格教育

通過以上實驗我們可以看出,人格教育有其黃金時期,隨著個體年齡的增長,教育的投資回報率逐漸降低,因此幼兒時期就應該加強品格培養。

很多家長過於重視孩子的成績,但卻忽略了對於一個人的成長而言,學習成績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決定他們一生最重要因素是他們的人格。

2011年,轟動一時的「賣腎」事件將蘋果推到了風口浪尖,一名高二男生為了買蘋果ipad把自己的腎臟以22000元賣掉了;而近年來的女大學生裸貸事件接連不斷被曝光,某些女大學生為了眼前一時享受而不顧長遠利益的短視行為正引發教育者的高度重視,這些行為的背後實際上是自制力的缺失,是教育的缺失。

全球最著名的兩個心理學實驗,指齣兒童教育的這個核心-人格教育

自制力的培養,家庭教育是關鍵。父母要重點解決合理需求與過度需求之間的矛盾。對於孩子的各種需求,父母要學會分清哪些是合理需求,哪些是過度需求。

對於孩子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合理需求,父母要合理地予以滿足,這是父母的義務。對於孩子生活學習中的不合理、奢侈性的過度需求,父母要堅決地予以拒絕,這是父母的責任。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過度滿足孩子的各種不合理需求往往會導致孩子「慾壑難填」的心理,容易培養出「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後面笑」的拜金主義,容易為眼前的享受而出賣自己的身體和靈魂或者違法犯罪。

全球最著名的兩個心理學實驗,指齣兒童教育的這個核心-人格教育

即使對孩子的各種合理需求,父母也要選擇滿足的時機,大多數時候給予即時滿足,少數時候應予以延遲滿足,因為過多的即時滿足會讓孩子因為缺少等待的機會而不能延遲滿足,最終既缺少等待的意願也缺乏等待的能力。

孩子們建設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擁有完善的人格,這樣即使起步比較低,也將因為它們而受益終生。



父母精品課學習請點擊下面系列課程:

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積極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如何與子女溝通更有效?(薦讀、好文)
暴躁,易怒,渾身是刺,青春期的孩子一點就著,4點建議幫助你

TAG:積極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