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補中益氣湯,治療脫髮、鼻炎有良效

補中益氣湯,治療脫髮、鼻炎有良效

筆者在多年的臨證中,運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施治相應的各種病症,多能收到滿意之效。現擇數例報導如下:

補中益氣湯,治療脫髮、鼻炎有良效

一、頭癢脫髮

女,32歲,患者於1978年7月起,自覺腦後髮際痕癢,初以為皮膚感染,乃用桉樹葉、生薑皮、白醋等煎湯熏洗,並用止癢藥水外搽,無效。後經衛生院診斷為「脂溢性皮炎」。內服消炎藥,外搽止癢劑,病反加劇,痕癢漸蔓延全頭,發漸脫落。隨轉某醫院住院治療一月余,病無改善,痕癢和脫髮均未能控制,竟至禿頂,遂自動出院。

繼到另一醫院皮膚科門診達10多天,癥狀依然,乃找余診治,見其精神尚好,體質一般,但全頭毛髮已無一殘存,頭皮光滑無垢、無痂、無粘液。據云:發作時如蟲行蟻走,奇癢難堪。別無全身癥狀,寢食正常。脈緩弱,舌淡苔白。

此為氣血不足,風邪客於肌表所致,治以昇陽益氣,養血疏風,擬補中益氣湯加減。

1979年1月16日初診,處方:党參24克、白朮12克、當歸12克、黃芪20克、升麻9克、柴胡12克、陳皮5克、炙甘草6克、荊芥穗9克、白芷9克。三劑。

20日二診,服藥三劑後,頭癢已減過半。遂按上方去升麻、陳皮、荊芥穗,加用白芍15克、桂枝9克、川芎9克、首烏15克。六劑。

2月15日三診,訴頭癢已消失,發芽已重生。遂停葯,囑以食物調理。兩月後複查,見新發生長如常。

按:本例祖國醫學稱為「油風」。發乃血之餘,賴氣以固,賴血以養。患者陰血虧虛,陽氣不足,氣血不能上榮,髮膚失於濡養,風邪乘虛而入,郁伏於頭項之肌表,致成頭癢發脫。《傷寒論》中有「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之說,這也是治法的依據。

方用補中益氣湯,昇陽益氣,養血固表,佐以白芷、荊芥、川芍、桂枝、首烏調和營衛,祛風止癢,藉以加強葯氣上行,相得益彰,其效更著。

補中益氣湯,治療脫髮、鼻炎有良效

二、頭傷後期

女,19歲,1978月6月在農村工作,一時失足從高處墜下,致傷後腦左側,皮破血流,意識喪失,深度昏迷。經急診住院治療一月余,傷口雖已癒合,但自覺頭麻木,患處疼痛,夜間疼甚,睡眠不寧,眩暈耳鳴,飲食不思,全身乏力,噁心嘔吐,容易驚恐,時或震顫,下床行動,須人扶持。

出院後,繼經多方中西醫結合治療,未效。8月30日初診:見患者面色?白,神志呆鈍,沉鬱不語,氣息低弱,額自汗。脈沉細,舌淡苔白。

此為氣血耗損,脾胃功能失常,腦髓失榮所致。治以補中益氣,養血安神,開竅榮腦。擬補中益氣湯加減。

處方:党參20克、白朮12克、柴胡12克、升麻9克、當歸12克、黃芪20克、陳皮5克、菖蒲9克、遠志9克、炙甘草6克。三劑。

9月3日二診,服藥後,症有好轉,頭痛減,自汗收,可睡眠,余症隨輕,按原方再進三劑。

6日三診,精神好,胃納佳,頭痛消失,步履安穩,余症皆平。乃擬補益之品,以善其後而固療效。處方:白芍12克、當歸12克、熟地12克、白朮12克、茯苓15克、党參20克、首烏15克、黃芪20克、麥冬12克、炙甘草6克,10劑。

此後停葯。迄今二年余,近訪健康正常。

按:本例屬病後元氣未復,臟腑不和的後期癥狀。方用補中益氣湯升清降濁、益氣養血,加菖蒲、遠志、茯苓以寧心安神、開竅榮腦。白芍、地黃、首烏、麥冬滋補肝腎。使正復病除,而體自康。

補中益氣湯,治療脫髮、鼻炎有良效

三、慢性鼻炎

男,50歲。患者起病已年余,症覺鼻塞、噴嚏、流涕。初作感冒傷風處理,服藥經久不愈。經某醫院診治,診斷為「慢性鼻炎」,曾服藥、滴鼻、打針,治療數月,不效。症漸加重,流涕越來越多,故找余診治。訴說:病前身體素佳,未患何疾。按其脈緩弱,舌嫩無苔。

此中氣不足,肺、脾、腎之陽虛所致,治以補中益氣,固攝寒涎。擬補中益氣湯加減。

1975年10月12日初診,處方:党參20克、白朮12克、當歸12克、陳皮5克、升麻9克、柴胡12克、黃芪20克、炙甘草6克、五味子9克、益智仁12克,三劑。

15日二診,服藥後,流涕已減,按原方再進四劑。

19日三診,欣告病況日趨好轉。改用健脾益氣固腎之法,按前方去當歸、升麻、柴胡、五味子、益智仁,加山藥12克、杞子9克、熟地12克、麥冬12克。連服15劑,遂收全功。迄今6年,未見複發。

按:本例證屬肺、脾、腎之陽虛,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而成病。方用補中益氣湯,昇陽益氣,佐以五味子、益智仁斂攝寒涎,酌加山藥、杞子、地黃、麥冬者,以補脾腎調陰陽,亦是「扶正固本」之意。

本文來源:中醫書友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南中醫 的精彩文章:

耳朵的秘密,讓人吃一驚呢!速看~

TAG:雲南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