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打拳如潑水」,拳經透露粘勁「如膠似漆」真相!

「打拳如潑水」,拳經透露粘勁「如膠似漆」真相!

打拳如潑水

潑,全稱潑腳,南拳當中叫切腳,四通拳叫拐踝子,大同小異,是針對小腿的技術,潑的是下盤,斷的是上手。用腳截下盤勁路,叫潑。不要理解為,踢或跺。潑,不能單獨成型,都是搭配著用,打個比方,二人過手,先用掛脖兒,對方往前一搶,迅速一擰把,下面腳跟著就截,人立馬失中,這活兒做好了,能打對方一跟頭。老話講,每逢斷手,必要潑。最近下盤說的多,實在是重要性太甚。潑人小腿,自己小腿要靈便,都知道抬大腿,再出小腿,但沒幾個練小腿的。練潑,有兩點,一個是彈,一個是擺。彈是前後,擺是左右,所以膝蓋定位,非常關鍵。大腿發力,力量雄渾;小腿發力,神鬼難防。彈是什麼,打個比方,你看有人跑步,擺大腿;有人則小腿快速交替,上身幾乎不起伏,這是在拿小腿跑步。練拳也是,關鍵是意識,老訓練前後彈抖小腿,位移速度非常快,小腿勁短,但是迅速。小腿彈性好的,力量變得快。小腿彈性不好,臀部再強,也用不上。即是傳的上來,力量微乎其微,忽略不計。你的實力,會大幅度損耗?打個比方,你沒實力,也借不出多少錢出來,不是嗎?能借力,就意味著能用力,用本力純屬消耗,借它力,事半功倍。

老話講,小腿不靈,功夫減半。潑,就要乾脆,上手一搭,觸上即轉,轉的是腰,腰轉就出腳,才能潑的是腿。潑是搭配勁,不會搭配,就是孤軍奮戰。功力不大,沒有一個勁能贏的,你不會周旋,又不善變化,拿什麼贏人。潑腳,只需要放對了地方,然後看上面的活兒。上面沒有到位,你不可能潑腳,上方佔優勢,下方才能放得開。所謂,穩固一頭,才能打另一頭。兵力如同武力,分散有分散的原由,團聚有團聚的目的。潑腳是典型的巧勁,以小勝大,不能說絕對。但輸在了籌謀,就是你腦子沒開竅,未免令人感嘆。光力量大,還不足以服眾,處處打到點兒上,做到出手精準,不空回,這是好拳法。別練傻把式,要練真東西。

如何將粘勁練的如膠似漆,這兩句拳經透露出真相

粘勁,唯太極拳獨有。太極拳練不出來,或打的不是太極拳,是粘勁沒練出來。一個大活人,想要控制住,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兒,他不會站在那裡,任憑擺布。粘勁不是擒拿,擒拿是典型的強欺弱,功力不足,擒拿便用不上。擒拿講究,千狠萬狠,力是根本。順藤摸瓜,是一句成語,比喻按照線索,查出真相。做好粘勁,就要掌握好兩個線索,古人留給我們的線索不多,但不是無跡可尋,有兩句拳經,要特別留意。第一句,粘即是沾。沾即是輕輕貼上,隨人而動,你一使勁,反作用力馬上凸顯,變為二人相抗,所以練粘勁,不讓使本力,就是練觸覺敏感。武當一脈太極,講究玩大石球,重量不一,不是抱著那種,是放在一個槽子里,年復一年的,用掌磨盪石球,直到石球在槽子里飛速旋轉。現代話講,粘勁類似拋物力。第二句,粘即是走。很多人以為粘勁是手法的技術,說的偏頗了,粘勁成功與否,取決於兩個字,連隨,手要相連,步要相隨。手上粘住與否,取決於步子是否相隨,真動起來,要和對方步子呼應上。貓步到底有什麼作用,就是輕盈相隨。不要指望僅僅憑手就可以做到粘勁,粘是一種動態。用一句話說,上頭沾著走,下面隨著跑。做到了這句話,算是對粘勁有了一定理解。與對方合上節拍,是太極拳獨有的思維模式,為什麼要這樣,四個字,捨己從人。欲要借力打力,必要與其相合。步子跟不上,是不可能粘住的。

太極拳有種說法,叫貓步走輕靈,彼此永相隨,貓步就是動態當中的粘勁,不要單純的認為,粘勁是勁別,粘勁更要粘上對方的節奏。勁都有頻率,粘勁的頻率類似於騎馬,騎手若不和奔馬頻率相合,便跑不快,再快的馬也廢了,馬術高手,都會和自己的馬,不自覺的相合。粘勁如是,要和對方,合到一個拍子上,粘勁是我順人背的基礎。與對方相合的高階境界,就是如膠似漆,看上去倆人好的不行,其實被粘住的那個,心裡有苦說不出。太極拳不好練,但練出來了不得,為什麼,練好太極,什麼節奏的拳,你都能與其合上拍,這門功夫是高級東西,大東西專門壞人節奏,顯得霸道,有股子我行我素的范兒;高東西追求對方合拍,粘勁就是捨己從人,借力打力的基礎功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術園地 的精彩文章:

不輕傳的站樁心得體悟!

TAG:武術園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