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想要培養孩子高情商,除了逼孩子去分享以外,這才是聰明的做法

想要培養孩子高情商,除了逼孩子去分享以外,這才是聰明的做法

家長們越來越明白"情商"對於孩子的重要性,於是越來越重視對於情商低培養。在孩子成長的一段時間之內,學會分享成了孩子和家長共同的課題。但是讓孩子真正的想要分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長孩子為此一直的彼此鬥爭著。

其實不管是什麼事情,逼迫著孩子去做結果往往就是適得其反。想要孩子分享也是為了孩子能夠更好的和別人相處,讓孩子學會關注別人的感受。被逼迫著"分享"會讓孩子自己的安全感受到傷害,他們難以體會真正擁有一個東西的樂趣。除了逼迫之外,讓孩子學會分享還有更加聰明有效的方法。

1、尊重孩子的"主權"

一場關於"分享"的"戰役"又在廣場上進行開了,一個小孩子拿起一件沒有人玩耍的玩具的時候玩具的主人跑過來爭奪。家長認為既然孩子自己不玩,拿讓別的孩子玩也是理所應當,所以就對孩子說,"樂樂,不是告訴你要和別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嘛?"也許之前家長卻是和孩子溝通過這個問題,但是遇到具體的事件,孩子還是堅決守護屬於自己的東西。

樂樂這樣的舉動真的就是無理嘛?那個玩具本來就是屬於他的,那個不問過主人意見就拿走玩具的孩子是不是更不應該呢?玩具是屬於孩子的東西他有權利決定不給別人玩,對於孩子擁有一件東西的權利我們應該報以最大的尊重。既然有一些東西是屬於孩子的,那就去充分尊重孩子的權利,即便父母借用也要徵得孩子同意,所有權得不到尊重孩子就會加倍的去守護那些本該屬於他的東西。

如果使用屬於孩子的東西,就應該去徵求孩子的同意。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屬於他的,什麼是屬於別人的。擁有一件東西就對它有處置權,給不給別人使用要不要送給別人都要由主人來決定。

就像孩子的日記他們有權利阻止家長的查看,雖然孩子是家長的孩子,但是孩子並不是屬於家長。樂樂哭鬧了一番之後依舊不願意把玩具給別的孩子玩,樂樂媽媽只好對那個孩子和他的家長表示歉意。只是樂樂媽媽會輕聲的嘆息。東西本來就是屬於樂樂的,即使自己不玩的時候也有權利不給別人玩。媽媽並沒有去侵犯孩子對於玩具處置的權利。

二、可以不分享但是絕不能霸道

孩子自己的東西他可以隨自己的意願來處置,但是也要教會孩子什麼是擁有,自己的東西和別人的東西和集體的東西之間又有什麼差別。孩子在家亂動甚至破壞家裡的物品的時候,一定要告訴孩子那個東西是屬於家裡其他人的,他不可以破壞,即使使用也要整的主人的同意。如果孩子真的想要玩別人的玩具,那就鼓勵孩子去徵求玩具主人的同意。孩子去詢問之後,當然可能得到令自己失望的答案,那麼就告訴孩子那個東西不屬於他,別人有權利那麼決定,這並沒有什麼可傷心的,就像他自己的東西也會有不讓別人玩的時候。

常常會有小孩子佔了別人的玩具,玩具的主人追要的時候家長就會強行從孩子手中奪取玩具還給別人。大人更應該在孩子拿別人玩具的時候就去制止,告訴孩子那東西不屬於他,即便主人現在沒有注意到,那個東西依舊屬於它的主人,不要養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霸道性格。

如果在公共場合,大家都可以一起玩的玩具,孩子不願意和人分享同樣不要求命令孩子。既然是公共的東西,孩子先拿到了他就可以玩,直到孩子不想玩為止。同樣的,別人在玩的時候也要告訴孩子不能去爭搶,但是可以去排隊等待,等那個小朋友不玩的時候他再去玩。

三、主動才叫分享

樂樂之前去親戚家的時候和親戚家的孩子搶奪食物,媽媽就對樂樂說,"孔融讓梨還記得不?你幾歲了?"樂樂回答,"五歲,壯壯四歲他應該讓我。"壯壯是親戚家孩子。逼迫孩子去分享只會讓孩子內心委屈更加不願意去分享,樂樂媽媽於是另想辦法,但是並沒有去批評樂樂,即便壯壯年紀更小樂樂媽媽也沒有說要讓這小的之類的話。"東西是要給所有人吃的,不單單是給你一個人,你可以吃壯壯也可以吃,放下盤子大家一起吃。"樂樂猶豫過後選擇放下盤子,"壯壯也不能搶。"樂樂這是在對壯壯說,以一副哥哥的樣子。事件和平解決之後大人們又讓兩個孩子一起玩耍,結果過了一會兒兩個孩子一起拿著盤子跑到大人們面前要把盤子里的東西和大家分享。最終樂樂和壯壯都得到的更少,但是他們擁有的快樂卻更多。

分享是個主動的過程,如果孩子沒有自發的想要和別人分享千萬不要去逼迫孩子。如果去強制孩子分享只會讓孩子更加努力的抓住自己手裡的東西捨不得鬆手。家長們也會發現,同樣的一個如果沒有爭搶孩子的興趣就會大大的降低。

四、不應該以分享讓孩子受委屈

因為周圍的大人都在告訴孩子要分享,在孩子內心裡也會有一個分享正確不分享不好的概念。但是分享本身就該是一個主動的過程,不該是被要求的一種不情願的結果,今天我就看到一個把自己玩具分享給別人的可憐孩子。是的,您沒看錯,是可憐,不是懂事。

壯壯手裡拿著自己的玩具和迎面走來的幾個認識的孩子打招呼,對面的一群孩子對壯壯手裡的玩具非常的感興趣,於是上來就想從他手裡拿走玩具。壯壯當然不肯給,於是另外幾個孩子爭搶著嘴裡還說,"我們不是好朋友嗎?好朋友之間要相互分享,你的玩具要和我們一起分享。"最終壯壯還是放開了本來屬於自己的玩具。那些好朋友們一起到一旁開心的玩去了,幾個年幼的孩子沒有一個關注到壯壯是怎麼樣的。壯壯看著不遠處的朋友,忽然哇的一聲大哭起來。媽媽雖然過來安慰,卻依舊對壯壯說,"沒關係,咱們要懂得分享。"

我想這並不是分享,年幼的孩子當然還沒有想要傷害壯壯的意思,但是壯壯實實在在的就是被"搶劫"了。那幾個讓壯壯傷心的孩子,他們的家長看到壯壯哭鬧雖然哄著孩子把玩具還給壯壯,也對壯壯表示安慰。但是有個孩子說著,"小氣,都不和大家分享。"沒有一個家長去指出孩子這樣的話有什麼不對。

孩子有的時候並不是不願意分享,他們只是本能的保護自己的東西。不管什麼時候人們都需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千萬不能一味的去忍讓,以為的忍讓可能讓面對侵害的時候失去保護自己的能力。

分享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做到對孩子的尊重之後漸漸的用行動教會孩子分享。分享的前提首先就要是自願,要讓孩子知道他對自己的東西擁有理直氣壯的所有權。孩子有那麼一個時期對於自己擁有的東西會特別的在乎,他們只是剛剛開始去認識物品的歸屬,知道有些東西不屬於自己。如果孩子不願意分享,也要給孩子不去分享的自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哆喵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這三種蔬菜大人都要盡量少吃,孩子更是不要碰,對健康損害很大
這幾件事,除了爸爸陪著孩子做,沒有人更合適的了

TAG:哆喵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