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孩子不聽話,和他談條件就好了?錯,這是最低級錯誤的教育法

孩子不聽話,和他談條件就好了?錯,這是最低級錯誤的教育法

現代化生活中家庭結構發生了變化,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因為獨生子女的原因家裡的長輩對孩子都照顧有加,儘可能滿足孩子所有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可是孩子卻不買賬,更有甚者仗著父母的寵愛和父母開始討價還價,談起條件來。由於父母對孩子的愛意變成了溺愛,每當孩子提出條件時,我們都儘可能去滿足,這樣對孩子的成長和發育會造成負面影響,這種教育方式也是最低級錯誤的教育,今天就和大家討論一下孩子的教育問題吧!

接下來給大家舉個例子說明父母一味與孩子談條件的後果。都說養孩子不容易,其實事實也是如此,母親含辛茹苦懷胎十月才產下自己最寶貴的孩子,然而孩子卻不是那樣讓人省心,有的母親為了孩子寧願辭掉工作在家專職照顧寶寶,一刻也不停地將自己的愛與精力投身在孩子身上。然而孩子的表現卻不盡人意,有朋友給我這樣抱怨,她說自家孩子剛上一年級,每天晚上寫作業都要自己陪著,作業總是拖拖拉拉不想做,遇到不會的問題就給母親撒嬌或哭鬧,母親沒辦法只好幫助他計算出結果,而且孩子要吃的東西必須馬上得到,如果得不到就會對父母發脾氣甚至拳腳相向。由此引發的事端很多很多,孩子的行為讓各位父母比較困擾和心塞,那麼孩子為什麼會養成這樣的習慣呢?

究其原因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問題,孩子的行為和性格培養都是父母教育的結果。孩子天生是懵懂的,只有通過父母的教育才獲取知識、培養性格,而很多父母由於教育方式不同,也導致了不同的結果。孩子之所以敢和父母談條件,都是由於父母的嬌縱,導致了他們任性、自負等性格特徵,以至於在生活中孩子的脾氣控制不住,進而引發各種親子關係緊張的問題。那麼到底怎樣教育孩子才能讓他們保持健康快樂的成長、以理性的思維方式看待問題呢?其實孩子的教育並不困難,只要父母用對方式方法和正確的竅門就可以快速增進親子關係,為溝通提供橋樑,保證父母和孩子之間能和諧相處,擁有一個快樂、融洽的氣氛。

1、讓孩子學會感恩、體諒

父母教育孩子時是十分辛苦的,雖然有些細節問題不需要告訴孩子,但必須讓孩子了解到父母的辛苦和不易,以及教育孩子中的種種困難和艱辛。我們要讓孩子養成體諒、感恩的心理,不僅僅是對於父母有這種感恩,也同樣適用於社會,這對孩子的未來成長道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順從自己的心意,讓孩子根據自己的心情變換行為方式,但其實這是幾乎不可能的,由於孩子年齡小、心理發育不成熟,所以對待人和事物的看法都比較膚淺,想要孩子思考這麼多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負擔。那麼如何引發孩子內心深處的體諒和感恩之情呢?

感恩父母、善待他人其實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每位父母都應從小教會孩子這種性格和心理,那麼如何才能將這種思想深入人心呢?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則,將感恩和體諒融入到生活中,比如對待自己的父母和孩子都要心存感恩的心,這樣才能以自身行為帶動孩子的內心,在他們心中種下一顆感恩的種子,讓孩子生長在適宜的環境中,帶給他們感恩和善待他人的觀念。這樣孩子才能從內心中發自肺腑的學會感恩,同時體諒和感恩並不只是嘴上說說而已,一定要落實在生活的各種小事中,要學會要求孩子感恩父母、善待他人。在此過程中可以要求孩子分擔家務、主動承擔責任,從物質和精神上感恩父母,他們這樣的思想才能保證他們在生活中有所作為。不同年齡段要學會用不一樣的方式教育孩子,這樣才能保持孩子內心的正確思路和想法,不至於讓他們產生叛逆心理和反對情緒。

2、 愛和付出不是談條件的籌碼

父母在長時間照顧孩子時身心也會感到疲憊和厭倦,但由於對孩子深深的愛,父母一般不會輕易表現出自己的不耐煩。然而當孩子真正犯下很大錯誤時父母就忍不住要說幾句,"媽媽這麼辛苦的照顧你,你要理解媽媽,我也很累的好嗎?你再不聽話下次就不帶你出來玩兒了",從話語中不難看出父母也在和孩子進行談條件,不過孩子談條件的籌碼是父母的愛和責任,而父母和孩子條件只是為了讓孩子懂事一些、理解自己的辛勞。但這一切似乎沒有起到良好的效果,有時父母說出這樣的話會惡化親子關係,讓孩子和自己的距離更為疏遠。

其實愛和付出從來不是談條件的籌碼,當它們變成了親子之間的籌碼時父母和孩子的地位變得不平等,如果孩子地位高就會仗著父母的愛為所欲為,甚至犯下滔天大禍;而父母如果佔據上風,便會對孩子嚴格要求,強加孩子身上一些不喜歡做的事情,導致孩子內心扭曲、陰暗,對他們的成長健康很不利。父母的愛是無私的,但要讓孩子理解和感受到深深的愛意,並從中了解到父母的辛勞和苦楚。良好的理解和溝通能促進親子關係,幫助孩子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自立自強能力,讓孩子在未來道路中更加獨立成長、健康發育。

3、給予孩子更多成長發育空間

父母在教育時往往處於強勢地位,很多母親喜歡以命令的方式要求孩子干各種事情。從孩子的成長大事到生活中的點滴小事,父母都喜歡深入介入和控制,這對孩子的行為方式和性格培養起到負面影響。比如孩子在吃飯時喜歡吃肉而不喜歡吃菜,父母則會嚴格要求孩子葷素搭配,對健康有利;或者孩子在玩遊戲時會讓他們必須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操作。這種控制行為在孩子內心中是不能接受的,因為孩子內心對各個事物的接觸都有新鮮感,而父母的控制和壓制會導致新鮮感喪失,對孩子的認知體系形成很不利。相信生活中我們都不喜歡被別人指手畫腳和干預各種事情,當然孩子內心也是這樣想的,如果生活中的小事都要父母插手的話,他們會沒有任何自由,而且內心會感覺受到侮辱和欺負,對性格培養和能力提升都是不利的。

其實童年是構建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階段,童年的孩子就猶如一張白紙,父母需要在上面描繪出框架和藍圖,而細節則需要孩子通過鍛煉和實踐來不斷完善和補充,在實踐中形成自身認知和知識體系。各位父母不應該干涉孩子的各種細節決定和成長,我們必須深刻意識到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權利決定自己的人方向和發展規劃,父母只能起到引導作用,而不能替他們決定一切。我們要時刻保持一顆平等的心對待孩子,留給他們足夠的成長發育空間,當孩子在實踐中懂得父母的愛和艱辛,這樣對提升親子關係也有好處。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各位父母要記住和孩子談條件是最低級的教育方式,一定要教會孩子感恩和善待他人,並且要理解父母的艱辛和不易,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愛和付出,以平等的方式對待每一個人,進而健康快樂的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哆喵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這幾件事,除了爸爸陪著孩子做,沒有人更合適的了

TAG:哆喵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