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淺談黑松盆景選材技巧

淺談黑松盆景選材技巧

黑松盆景以其蒼勁古樸的姿態、堅韌不拔的性格深受人們的喜愛,但自然界的黑松資源畢竟有限。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中,選取形態自然、嶙峋虯曲、富有變化且具有藝術價值及商品價值的黑松盆景素材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提倡合理開發的原則下,可有的放矢地利用經過樵夫砍伐或人畜破壞過的半截樁。黑松盆景的選材不同於雜木類,不像雜木類的樹種,截剪到哪裡都會萌發新芽。如果不保留有足夠松葉的枝條,則截後無芽再發。根據筆者的山采經驗現將黑松盆景的選材技巧介紹如下。

採挖的黑松樁頭應有良好的根系,隆基、過渡自然,出枝位置恰當,不可缺枝,有足夠的側枝可供造型選擇。應選擇樹勢強勁、生長旺盛的青壯年樁頭,且枝條無脫枝脫葉現象,樹形緊湊,有緊縮短截的芽位,便於逐步迫芽,早形成枝繁葉茂的效果。上山前,胸中應有足夠的選材腹稿,並能達到舉一反三的創作佳境,切忌帶有固定的模式亂找。針對每個樁頭,因材施藝,常可採取以側代乾的方法,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對一些無用的枝幹應盡量保留,以便製作舍利干。黑松的造型形式有以下幾種:

低矮粗壯型

此類樁頭多生長在人畜活動塑性較差,只能依據自然形成的形狀對側枝進行必要的調整。優點是:易成活,成形快。選材時應多方位觀察,常可獲得精品素材。

奇特怪異型

此類樁頭常分布於貧瘠的懸崖、石縫、風口等自然環境相對惡劣的地方。山於長期的逆境影響,樁頭虯曲多變,盤根錯節,蒼古矮小,常見有懸崖、曲干、風動式等變異類型。

一般樹榦蒼老,側枝富有變化,但根系欠發達,採挖時不易帶起土球,故成活率低。選材時應全方位觀察,修剪應慎重,要留有足夠的餘地,不可操之過急,往往去掉一枝就會影響整個造型效果。

二、高聳文人型此類黑松樁常分布於林木比較茂盛的樹林深處。自然環境相對較好,樹勢旺盛,枝幹發達,有較強的可塑性。常見的樹型有迎客式、文人、雙乾等高聳型的形式,也可獲得合栽性的素材。選擇此類素材關鍵是應有重點枝的存在,此類枝有畫龍點睛之效果,應慎重保留。

以上是作者的山采經驗及多次實踐中體悟到的一點有章可循的規律,其關鍵是因勢利導,因材施藝就可取得良好的收穫。

精品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盆景藝術 的精彩文章:

苔蘚盆景製作

TAG:盆景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