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達·芬奇的20個小秘密,你可能一個都不知道!

達·芬奇的20個小秘密,你可能一個都不知道!

Francesco Melzi《Spiridon Leda》,油畫,1515年,達·芬奇同名作品摹本,原畫遺失。

今年是利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逝世500周年,這位人們再熟悉不過的大師用其為數不多的作品震驚整個畫壇。然而,這位出手即經典的著名畫家一生畫作卻寥寥無幾。根據專家統計,達·芬奇畢生所畫的作品竟不滿30幅。究竟是什麼」阻礙「了天賦異稟的藝術家創作更多作品?

Pietro Magni《達·芬奇雕塑》,1872年

這位被譽為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藝術家以作品《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等聞名於世。他用獨特的繪畫技法與科學性的邏輯方式為人們展現了一幅幅極具個人特點、理性與感性交織的不朽之作。

達·芬奇《施洗者聖約翰》,木板油畫,69×57cm,1513-1516年

世人反覆膜拜、欣賞他所留下的文化遺產,只期望能更加接近並了解這位曠世奇才的內心世界。然而,一向神秘的達·芬奇卻「隱瞞」了很多不為人知的事情。今天,時尚芭莎藝術就帶你來揭秘藝術巨匠達·芬奇背後的20件「小秘密」。

「1.不能說的身世」

達·芬奇《持康乃馨的聖母》,板面油畫,62×47.5cm,1478-1480年

達·芬奇於1452年以私生子身份出生在義大利的一個小鎮上,而研究學者卻將其稱為「非常幸運的非婚生子」。原來按照家族規定,若他是合法結晶,達·芬奇必須要追隨父親的腳步成為一名法律公證員。正是這不能說的身世給予他追隨夢想的自由,而世人也隨之收穫了一位偉大的藝術家。

「2.自學成才」

達·芬奇《基督受洗》,木板油畫,176.9×151.2cm,1472-1475年

因為特殊的身份,達·芬奇並未接受過傳統教育。相反,他研發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體驗、觀察與實驗。通過這獨特的自學方法,達·芬奇將自己從因循守舊的教學模式中解脫出來,用好奇心與真誠小心翼翼地接觸這大千世界。

他驕傲地說:「他們會說,因為我沒有書本學習的經歷,所以無法正確表達我想描述的內容。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我需要的是經驗而不是別人的話。」

「3.精通樂律的畫家」

藝術家達·芬奇

讓人們大吃一驚的是,達·芬奇在成為畫家前對音樂也頗有研究。他還曾應米蘭公爵之邀在眾人面前表演豎琴,可謂是最精通樂律的畫家之一。

「4.素食主義者」

達·芬奇《聖母子與聖安娜》,木版油畫,168×112cm,約1503年

與同時期的大多數人不同,達·芬奇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素食主義者,而他完全是出於人道主義原因才選擇了這種生活方式。傳記作家喬爾喬·瓦薩里(Giorgio Vasari)稱:「當達·芬奇看見賣鳥商人時,無論對方出價多高,他都會買下來並重新給予它們自由……這位偉大的畫家對自然與動物有著獨特的情感。」

「5.邊吃東西邊工作」

達·芬奇手稿

義大利人類學家歷經多年努力,從達·芬奇的工作筆記中提取了上百枚指紋。通過對它們的詳細化驗與分析,專家們從隱藏著唾液、血液與殘留食物痕迹的指紋中得出藝術家為素食主義者結論的同時,還發現這位天才喜歡邊吃東西邊創作。

「6.睡覺?浪費時間!」

達·芬奇《抱貂女郎》,木板油畫,54.8×40.3cm,1489-1490年

有著濃厚好奇心與探索精神的達·芬奇認為正常睡眠方式過於浪費時間,影響其創作與發明。於是,這位天賦異稟的畫家發明出一套獨特的睡眠方式——每工作四小時小睡15分鐘。這樣下來,他一天只睡1.5小時便可以精力充沛地進行創作與研究。

「7.重度拖延症患者」

達·芬奇《三博士來拜》,木版油畫,243×236cm,1481年

雖然達·芬奇寧可犧牲睡覺時間去做更多的科學研究,但在繪畫方面卻是真真切切的重度拖延症患者,他甚至一度因拖稿而聞名義大利。其最出名的作品《蒙娜麗莎》竟耗時四年之久,藝術家的拖延程度可見一斑。直至去世,達·芬奇仍有多幅沒能交付的定製畫作。

「8.最任性、不靠譜的乙方」

如果你以為拖延是找這位畫家約稿的最大風險,那真是過度樂觀。實際上,達·芬奇還被評選為最不靠譜的乙方。出於對新奇事物的好奇,他經常會選用一些意想不到的材質作為繪畫工具,而這讓甲方頭疼不已。

達·芬奇《最後的晚餐》,濕壁畫,469×880cm,1495-1498年

世界名畫《最後的晚餐》其實就是藝術家「失敗」的試驗品。拋開傳統的濕壁畫繪畫方式,達·芬奇嘗試使用丹培拉(Tempera)在牆壁上作畫。然而,易乾的顏料並不適用於潮濕的牆壁,致使壁畫在完成後不到20年便開始大片脫落。雖然他的探索經常使僱主因得不到期望的成品而不滿,但正是其個性化的嘗試才鑄就了那些不同尋常的畫作。

「9.創業失敗」

達·芬奇自畫像

擁有高超繪畫技術的達·芬奇曾於1477年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然而,這位傳奇般的畫家從始至終居然只收到三份傭金,其中還有兩幅畫作從未完成。幾年後,他因經濟問題只能關閉工作室,去其他地方尋找工作。雖然他的創業以失敗告終,但也為這位潛力無限的畫家提供了充滿可能性的未來。

10.「手賬」狂魔」

達·芬奇手稿

達·芬奇生前有著驚人的想像力,並會將這些想法記錄下來。在多年前公布的手稿中,人們除了驚嘆於他奇思妙想的發明外,還不禁感嘆大師的「手賬」是如此工整、清晰。

「11.鏡面書寫法」

達·芬奇手稿

在達·芬奇的手稿中人們驚奇地發現,這位天才居然從右向左寫字,從而使得筆記只有放在鏡子前才能閱讀。有人猜想是因為他害怕筆記中的內容被泄露給教皇而引來殺身之禍,也有專家提出達·芬奇如此書寫可能僅因其是左撇子。無論真實的原因如何,鏡面手寫法給藝術家與他的手稿增加了幾分與其畫作一樣的神秘感與獨創性。

「12.懷疑地心說」

達·芬奇手稿,關於太陽的設想。

擅長思考的藝術家早於哥白尼提出日心說40年,就對地心說產生懷疑,並認為地球只是圍繞太陽、微不足道的一個星球。他的筆記中寫到:「在整個宇宙中,我從沒看到過一個物體的大小和能力比太陽大,太陽的光照亮了宇宙中的所有天體。」

「13.太陽能」

達·芬奇手稿,關於太陽的設想。

對於太陽的看法致使達·芬奇堅信它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並設想使用太陽的光與能量。他提出,人們可以利用太陽能實現凹面鏡煮水。

「14.飛行器的幻想」

達·芬奇手稿,關於飛行器的設想。

這位超越時代的畫家連對飛行器的幻想都早於旁人。在其手稿中,人們能看到他因受鳥類飛行方式啟發而設想出的不同飛行工具。

「15.軍事工程師」

達·芬奇求職信

與大多數畫家一樣,達·芬奇的傭金並不能滿足其日常開銷。於是,入不敷出的畫家決定尋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他寫信給米蘭公爵並在其中提及自己對軍事武器的一些設想——裝甲車輛、坦克等。他於1502年成為凱撒·波吉亞(Cesare Borgia)的軍事工程師。

「16.人體骨骼研究」

達·芬奇手稿

好奇心旺盛的畫家對人體結構也有著超乎尋常的興趣。他試圖通過解剖屍體來研究骨骼與肌肉的關係,並反覆在手稿中臨摹。專家認為,達·芬奇對人體的研究與探索使得他筆下的人物更加真實,而著名作品《維特魯威人》則是其研究所得出的成品。

「17.醫學貢獻」

達·芬奇手稿

正是因為達·芬奇對人體結構的探索,致使其擁有超越時代的醫學知識。他是首位描繪出子宮中胎兒生存環境的人。另外,他在解剖時發現,人的心臟有四個腔,並準確畫出心臟瓣膜,還設想用玻璃或是陶瓷作心臟。而2005年,在達·芬奇手稿的啟發下,一名來自英國的外科醫生研發出了新的修補受損心臟的方法。

「18.達·芬奇機器人」

達·芬奇機器人的模型及其內部零件

達·芬奇另一個人體結構探究的成果便是他於1495年所設計的仿人型機器人。在其手稿中,人們能看到這個穿著盔甲、騎士般威風凜凜的機器人與其內部零件。他們不由得驚嘆於畫家巧妙的想像力與栩栩如生的畫工。

「19.對城市的構想」

達·芬奇手稿

達·芬奇的奇思妙想絕不止於醫學與科技。早在15世紀下半葉,他就提出政府應該加強對於城市地下的開發。除此之外,藝術家還設想出車馬道與人行道分開使用的場景。

「20.水利工程」

達·芬奇親自設計並參與了米蘭至帕維亞的運河修建與灌溉,從而促進了當地農業的發展。他的部分水利設計至今依然能發揮作用。

達·芬奇《岩間聖母》,板面油畫,120×189.5cm,1495-1508年

縱觀下來,這位偉大畫家的一生可謂精彩。雖然因濃厚的好奇心而導致其畫作寥寥,但達·芬奇依然成為了人們心中藝術與科學的曠世奇才。

對於世人來說,他是人類智慧的象徵,是探索與創造的極限實踐者。達·芬奇留下的手稿涵蓋了其一生傳奇般的設想。而500年後的今天,人們依然在他鋪墊的前路上繼續探索。

[監製/齊超]

[編輯、文/劉亦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尚芭莎 的精彩文章:

菅田將暉封視帝,深田恭子拿視後,這兩部劇怎麼就成了大贏家?
與鞏俐聊電影,和李宇春談時尚,這些快樂你都值得擁有!

TAG:時尚芭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