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現在的歌曲越來越乏味!難道中國的音樂真的沒有靈魂嗎?

現在的歌曲越來越乏味!難道中國的音樂真的沒有靈魂嗎?

當下各大衛視音樂選秀節目比比皆是,許多人感嘆,音樂做的越來越浮躁乏味,好聲音不好聽、好歌曲沒味道。

難道中國的音樂真的沒有靈魂了嗎?這不得不令人回望傳統,曾經,我們的「好聲音」並不是這個模樣。

古代最主要的音樂形式是戲曲,無論哪種戲曲,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以及高度的藝術擔當。

京劇:國粹靠大師們的修為支撐

傳統戲曲劇種中,京劇是誕生最晚的。

清乾隆年間,四大徽班進京表演,融合崑曲、秦腔和北京一帶劇種諸家之長,才形成了京劇。

但是京劇後來居上,短短百餘年,就成了國字型大小的劇種,在清末民國成了「國粹」。

為何有這麼大的成就,主要原因在於京劇演員們逐漸從單純的表演中走出來,主動學習文化知識。

有「四大名旦」之稱的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都對歷史、文學、繪畫等涉獵頗深。梅蘭芳塑造的「天女散花」形象,之所以能青出於藍,正是來源於他深厚的國學功底和對藝術的全新認識

他帶團赴歐美演出,引發世界性的轟動,京劇由此被西方人譽為與古希臘戲劇、莎士比亞戲劇相媲美的第三種戲劇。

黃霑給金庸劇寫笑傲江湖,方文山給周董填中國風的歌詞,之所以傳唱不衰,靠得就是那永不過時的文化硬核。

藝術進化到高階境界,總是要回歸自我

秦腔:深埋於骨髓的關中野性

秦腔與其說是一種戲,毋寧說是西北人的心聲。

陝西十大怪,其中一怪就是唱戲吼起來

秦腔獨有的苦音,又稱哭音,是各地戲曲中獨此一家、別無分號的唱法。唱時不用假嗓,全用真嗓,或慷慨激昂、粗中有細、婉轉哀怨,把關中人的喜怒哀樂,蘊藏在嗓子里,一聲聲地吼給老天爺。

秦腔的音韻也很有特點,雖然有亂彈之名,卻也「大鑼大鼓,宮商雜糅,冠冕堂皇之中,兼具中正和平之美。」(《秦腔記聞》)十三朝古都,一代代皇家威儀,結結實實地把堂皇之氣印入秦腔之中。

關中民風自古就是剽悍、厚重、質樸,雖然多災多難,卻始終激昂奮發,不向命運屈服。

地域風氣完美地嵌入戲曲中。聽秦腔,你聽到的是激昂明快清脆真誠,看秦腔,你看到的是剛勁果決有力熱情

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楞娃齊吼秦腔。在陝西,人人愛秦腔,人人唱秦腔。高興時吼兩嗓快意洒脫,沮喪時悲嚎一段,一吐胸中塊壘。當一種戲曲成為人們的感情寄託,這種藝術形式,還怎會失去生命力?

豫劇:在土裡土氣中尋找生命力

豫劇是諸大劇種中,生命力至今仍然非常旺盛的一種。

它雖然土裡土氣,沒有華麗的唱詞,沒有繁複的唱腔,念白都透著河南話的俚俗,卻有著非常強烈的責任情懷

在諸多傳統戲曲劇種中,豫劇很早就邁出現代化的步子,早在1938年就排出了第一部現代戲《青衣農婦》。1958年豫劇現代戲《朝陽溝》,因為反映了農業建設的時代風貌,吸引了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集體觀看,成為現代戲曲中無可替代的輝煌時代巨作。

即使是傳統劇目,豫劇也唱的推陳出新,富於社會意義。《花木蘭》戲各大劇種都有,但唯獨豫劇唱的最響亮最經典。

原因何在呢?就因為劇中響噹噹地唱出「誰說女子不如男」的理念。

豫劇的藝術追求和社會情懷,同樣在演員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延伸。豫劇大師常香玉在抗美援朝戰爭時,靠義演給志願軍捐獻了一架戰鬥機。一時掀起巨大浪潮,人們備受鼓舞、全民支前的同時,也對豫劇藝術家和傳統戲曲有了全新的認識。

都說傳統戲曲衰落了,可它衰而不絕,舊而不亡。越是浮躁的時代,傳統藝術形式的堅守越顯得珍貴。聽慣了靡靡之音,你可以去聽聽戲曲,或許能暫時靜下來,看到不一樣的境界,以及不一樣的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鑒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最美色,真是美到了骨子裡!
90後都已經禿了?別慌,古人也被脫髮問題困擾過

TAG:看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