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提升中國電影理論與美學水平

提升中國電影理論與美學水平

近年來,我國電影業不斷向好發展,優秀作品層出不窮。電影業繁榮的背後,更需要深度、系統的理論思考。當前,「電影工業美學」理論成為電影界一個重要的理論熱點,這既呼應了新時代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需求,也是出於電影理論建設的自覺。近日,圍繞電影工業美學產生的理論背景、現實根基等問題,記者採訪了相關學者。

尋求工業與美學協調統一

北京大學影視戲劇研究中心主任陳旭光提出了「電影工業美學」的概念,並在一系列文章中進行了比較深入系統的闡釋,力圖在電影的商業性和藝術性之間達成統籌協調、張力平衡以及美學統一。陳旭光表示,電影工業美學的體系建構涉及電影文本、電影技術與電影運作機制等多個方面,既要尊重電影的藝術性要求、文化品格基準,也要尊重電影技術水準和運作上的「工業性」要求,彰顯「理性至上原則」。

電影產業升級和電影工業美學建構,體現了電影的新發展和新使命。浙江大學國際影視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范志忠表示,以好萊塢為代表的電影工業,通過明星制、類型化和影像奇觀,充分發揮電影工業的規模化生產和高科技製作優勢,不斷逼近電影工業製作能力的極限。但是,工業時代的優秀電影作品,仍應執著於藝術的情感探索,在工業生產的體系內探索人性的深度,表達藝術的審美美學。

電影本身是科學技術與工業發展的產物。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孔令順表示,我們必須正視技術主義,不可過度技術崇拜。電影是一種大眾化的藝術,也是大眾文化的主要載體和表現形式之一。電影產業的飛速發展,是大眾日常生活審美化的重要體現。

評價標準開放立體

電影工業美學理論是在新時代背景下對「電影是什麼」這一問題的重新思考。立足當下電影的現實基礎,電影工業美學在強調工業意識覺醒的同時,更呼喚對美學品格的堅守和藝術質量的提升。

在范志忠看來,在互聯網語境下,電影產業的轉型升級離不開生產者的工匠精神以及創意能力。此外,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深入探討中國電影工業美學的品質,成為今後電影工業美學研究的主要課題。

「工業美學」觀念體現在電影評價標準上,是一種開放、立體的標準。陳旭光認為,電影工業美學的一個內在觀念是把電影視作工業、產業或文化創意產業。電影的技術美學標準要符合視聽享受的基本要求。在電影的全產業鏈生產中,要遵循規範化的工業流程和制度。電影作為一種文化工業,既要有投資與產出的考量,更要注重可持續發展。

推動中國電影走向成熟

談及中國電影應該具有怎樣的本土化美學追求,如何更好地表達民族的情感,從而推動中國電影真正走向成熟。孔令順表示,在我國,將工業與美學結合得較好的是文藝電影,其處於純粹藝術電影與完全商業電影之間的過渡地帶,具備一定的個人表達和文化追求,有別於以市場為導向的商業電影。由於較好地實現了跨界融通,中國化的文藝片承載了中國獨特的美學與文化,並藉助市場進行廣泛傳播,進而形成具有東方韻味的中國電影學派。電影的視聽本質決定了意義的表達方式和受眾的讀解邏輯。作為大眾藝術的電影,既需要技術美學,也需要藝術美學,還需要有誠意的故事講述和儘可能賞心悅目的視覺傳達。未來,我國電影業需在理論與美學上共同提升,推動中國電影學派的成熟,為豐富世界電影作出貢獻。

陳旭光認為,電影工業美學體系的建構,從文本、劇本等內容層面來講,要講好中國故事;從技術與工業層面看,電影是視聽藝術,需要視聽的震撼力,電影語言要符合受眾的視聽生理習慣,滿足視聽覺慾望,符合觀眾的接受心理。此外,在電影的運作、管理、生產機制層面,需按「工業化」運行,充分發揮製片人在電影生產體系中的重要作用,承擔製片管理的功能作用。電影工業美學應該既在電影生產的領域遵循規範的工業流程化和社會體制、道德倫理的要求,又力圖兼顧電影創作藝術品質、文化精神保障,進而推動中國電影產業的新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蔣述卓 李石:新時代文藝批評的功能與價值取向
楊憲益筆下的中國神韻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