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當互聯網進入成熟期,那些大廠應該為障礙人士做些什麼?

當互聯網進入成熟期,那些大廠應該為障礙人士做些什麼?

信息無障礙,不僅是互聯網企業們的社會公益,更意味著小群體們的信息平權。

在最初,以智能手機為載體的科技樂園並不對視障者們開放。

蘋果公司在2007年推出了第一代iPhone,引領了智能手機潮流,彼時的視障者們卻被拒之門外,只能使用原有的鍵盤手機。直到2008年iPhone2面世,蘋果公司才設計出了VoiceOver讀屏軟體。

隨著移動端應用程序方興未艾,讀屏軟體開始不能滿足視障者們全部需求,當中還存在著對App語義深度理解和轉化、App與讀屏軟體之間兼容性等挑戰——有數據表明,到2013年,大多數涉及衣食住行的App都不支持無障礙化。

視障者海平對此深有體會:聊天中對方突然發送了一個表情,由於讀屏軟體識別不了,不經意間就把天聊死了;好友發布了一個圖片動態,手機卻無法讀取圖片上寫了什麼,自己只能像個局外人看著別人在評論區親密互動;手機識別不了外賣軟體上的其中一個按鈕導致下單終止,下載了不到半個小時的軟體於是被迫卸載。

儘管國內的《殘疾人保障法》已將信息無障礙納入條款中,因缺乏嚴格準確的規定,無障礙化最初並非互聯網產品的必選項。

「總感覺不那麼完美,少了點什麼,」海平說道。

騰訊QQ技術在很早之前便意識到了這一點, 並在2009年便開始在內部推動QQ和QQ空間的無障礙化特性開發。

開啟研發的最初一兩年,QQ做得最多的是補齊符合無障礙人士使用的基礎功能,並與國內多家讀屏軟體進行合作。由於團隊中並沒有視障人群,QQ技術負責人黃俊洪稱,最初在需求上的探索僅憑藉「自己想像」。

滴滴2016年曾在北京等地推出無障礙專車,即在部分車上安裝了螺旋座椅,座位可以「伸」向車外,待用戶坐上這個座位後,座椅將自動收縮回車內。不過,對於乘坐輪椅的殘障人士來說,使用這類專車時還需要另外一個人幫忙挪動身體,而這類用戶其實更適合坡道式的設計。

交互設計和殘障用戶真實需求之間的鴻溝,成了國內互聯網公司在最開始接觸無障礙化設計時面臨的普遍問題。

「他們不止把我們當成了視障,還把我們當成了智障。很多冗餘的提示,根本不理解我們真正的需求。」QQ團隊在最初曾收到過視障用戶這樣的反饋。

互聯網公司中的普通人誠然很難感同身受障礙者的需求,民間力量便扮演了很關鍵作用。如今,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已經和包括騰訊、阿里巴巴、百度、滴滴、今日頭條等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每個產品上線前,都有專門的視障工程師團隊進行一輪無障礙測試。無障礙研究會正從社交、購物、資訊、出行等方面提升障礙群體的生活體驗。

其中,手機QQ作為首批支持無障礙化特性的App,早在2013年啟動了適配無障礙化需求的4.7.0版本,並陸續推出功能OCR、圖片文字提取、表情讀取、聲紋加好友等功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羅馬》票房慘淡,藝聯「專線發行」是出圈還是小眾狂歡?
任正非在華為的三種角色:布陣、點兵、陪客戶吃飯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