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婆婆死心後,我的日子越過越好了」

「對婆婆死心後,我的日子越過越好了」

「對婆婆死心後,我的日子越過越好了」

文/婉兮 圖/千圖網

1

我和柚子認識十多年,關係親密堪比姐妹,家裡家外事事分享,可她卻幾乎從未提起過她的爺爺奶奶。

開始我以為老人已不在世,避而不談是一種情緒上的自我保護。

直到最近一次聊天,談及重男輕女,她忽然感慨一句:「當時奶奶嫌我和妹妹是女孩,都不肯幫我媽一絲一毫的……」

我怔住,發了個吃驚的表情過去。

不料她的話匣子因此而打開,竹筒爆豆一般把媽媽和奶奶的恩恩怨怨講了個透。

對話框里的文字快而急,隱約透著積攢多年的情緒。但因為漫長歲月的發酵,劇烈而激動的那部分已經淡去,可也依然看得出痕迹。

看到這裡,你或許會覺得,這是個惡婆婆與可憐兒媳纏鬥一生的故事。

但我要告訴你,不是的。

我更願意把它歸結為一個女人的堅毅自強,一種值得借鑒參考的婚姻智慧。

畢竟吐槽婆婆的女人那麼多,故事裡的情景也許正換了時間地點和背景,在我們身邊如火如荼地上演。

2

柚子媽嫁得早,20歲就生下了第一個孩子,也就是柚子。

奶奶原本是激動萬分的,她守在村衛生所的簡陋產房前,來來回回地禱告祈求,求上天賜給她一個白白胖胖的大孫子。

可柚子卻偏偏少帶了下半身的那麼一丁點兒東西……

奶奶的臉瞬間晴轉多雲,只淡淡看了看襁褓中的女嬰,又不假思索地替她取名:「就叫招弟吧,在名字上討個好彩頭!」

小柚子在媽媽懷裡哇哇大哭,似乎對這個意有所指的名字並不滿意。

好在父母都極疼愛這玉雪可愛的小粉團,並沒有把「招弟」一事看得多麼迫切多麼重要。

但奶奶嗤之以鼻,馬馬虎虎照顧了月子後,就不肯再帶她口中的「丫頭片子賠錢貨」了。柚子媽無奈,只得低聲下氣地懇求婆婆:「馬上就要插秧了,她爸一人忙不過來……」

「娃兒是你們自己生的,和我有什麼關係?哪條法律規定婆婆必須給媳婦帶娃?」

這一通搶白看似蠻橫卻又不無道理,柚子媽是個老實人,一時也想不出反駁的話,只好抹著淚回到自己的家。

有心求助親生母親,可娘家在百里開外的另一個村子,把正吃奶的娃娃送回去並不現實。

丈夫也愁眉不展,他見慣了自家母親的強勢、知道她偏愛小兒子,最後只能充滿歉意地看了看妻子:「你就在家帶孩子吧,田裡的活兒我一個人就可以。」

「那怎麼行?」柚子媽脫口而出,他們剛剛跟父母分了家,棲身之處不過是一間小土屋,所有希望都在幾畝田地和兩頭豬上,需要合二人之力才能把日子勉強撐起。

「沒事,我有的是力氣。」柚子爸安慰著柚子媽,「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3

那些年挺苦的。

柚子模模糊糊地記得,母親總是用一個背篼裝著她,笑嘻嘻地吆喝:「寶貝兒,跟爸媽上地里去咯!」

一家三口穿過田間小徑、穿過花香稻香、穿過一個個黎明黃昏,倒也慢慢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

到了地頭,父母揮舞著鋤頭鐮刀,柚子就乖乖睡在臨時搭起的「小床」上。為了防止蚊蟲叮咬,細心的媽媽還用紗巾圍起一個「帳子」。

但再小心,意外也會時不時地發生。

尤其是蹣跚學步牙牙學語時,她總會從「小床」上翻身下來,哪怕不鼻青臉腫,也難免要摔個狗啃泥……

傍晚回家,父母才能就著暮色淘米煮飯,忍著轆轆飢腸去生火炒菜。那盞昏黃的15瓦電燈,把鍋里的酸甜苦辣都照得五味雜陳。

那時候,柚子的叔叔也成家了,堂弟比柚子小8個月,是奶奶掌心中的無價珍寶。

因為寶貝大孫子的到來,分家也就擱置不議了。

奶奶心甘情願地給叔叔嬸嬸做老媽子,把煮飯餵豬看孩子的活兒都攬過來,有時也背著孩子下地,澆澆水拔拔草,竭盡所能地創造便利和財富——畢竟這些東西也都是給孫子的。

說不難受是假的。

有了對比就有了傷害,柚子爸看看弟弟再想想自己,難免會長吁短嘆悲從中來。

中國男人不喜歡把「愛」掛在嘴邊,但對愛或不愛的細枝末葉,他們卻比誰都在意。

柚子媽安慰丈夫:「五根手指還有短有長呢,看開點兒吧。」

說實話,她並不在意婆婆的厚此薄彼。

從她決定背著女兒下地那一刻起,「婆婆」一詞就褪去感情色彩,變成甲乙丙丁之類的尋常稱謂了。

人和人之間,只要死了心斷了期待,豁達開闊也就跟著來了。

4

其實,柚子也被奶奶帶過一小段時間。

那會兒她三歲多一點,已經能辨別大人的表情神色,會判斷最基本的親疏遠近。

她知道奶奶不太喜歡自己。

比如祖孫三人一起上街時,堂弟能吃冰淇淋,但她手裡是一毛錢一根的冰棍;但凡姐弟倆爭執打鬧,挨批挨揍的也一定是她。

久而久之,柚子便對奶奶家產生了抵觸情緒,寧願跟著父母去田地暴晒,也不願再去奶奶跟前受氣。

媽媽嘆了一口氣,但她什麼也沒說,只緊緊抱住女兒。

不久後,柚子有了妹妹。

「招弟」失敗,奶奶氣急敗壞,四處張羅著把小孫女送人躲過計劃生育,好再生一個帶把的。

柚子爸嚴詞拒絕:「我的孩子,你說了不算!」

奶奶也黑了臉:「有種別求我,自己去帶兩個賠錢貨!」

母子倆徹底撕破臉,後來那些年,幾乎完全斷了往來。

柚子媽也一度不必再與婆婆打交道。

許多年後,她告訴女兒:「婆婆不幫也有不幫的好,起碼她管不著我的日子,我和你爹有商有量倒也不錯。」

嬸嬸得了婆婆的力,同時也受了不少氣。老太太以「大家長」自居,對兩口子指手畫腳,有時甚至管到床上去。

「別見天纏著你男人,妖精似的,會吸干他的精氣神!」

嬸嬸吵鬧無數回,卻又無法放棄一個「免費傭人」,最後只能把舒適合著委屈一併咽下。

柚子媽總結說:這就叫有得有失吧。

5

日子到底是慢慢好起來了。

柚子媽跟一個遠房姑媽學了做豆腐的手藝,先是走街串巷挑著賣。後來賣出名氣,便在集市買了一個攤位,認認真真地做起生意來。

丈夫心疼她,承包了大大小小各項體力活,自告奮勇地送貨守攤子,好叫妻子騰出時間多休息。

他對她,終究是懷了些愧疚之心的。

她19歲就跟了他,從一間小土屋白手起家。如今蓋了新房,添置了彩電、沙發,屋裡的一針一線一磚一瓦,都是兩口子攜手共進的象徵。

在夫妻倆的悉心打理下,豆腐很快擴展為以豆腐為核心的雜貨店,豆漿、豆腐絲之類的副產品,也有了固定的客戶與銷量。

賺的都是辛苦錢,算不上發財,但足以使這一家四口從貧窮中掙脫出來。

於貧賤夫妻而言,把日子變好的過程,其實就是最有效的婚姻修鍊。他們的感情因共苦而升華,又被同甘而推進。

在柚子的印象中,父母極少大聲吵架,偶爾鬧脾氣紅了臉,也總會以最快的速度言歸於好。

有人說,夫妻是最難處理的人際關係,沒有之一。

或許是因為婆家、娘家、小家相互牽扯彼此羈絆,各類關係錯綜複雜。而剔除婆媳關係的紛擾後,夫妻相處反而會簡單許多,能向最本質最核心的地方靠攏。

更何況,柚子媽從不講婆婆半句壞話、也極少挑妯娌的理尋小叔子的錯。

丈夫看在眼裡記在心頭,對妻子的寬容大度感恩戴德,夫妻關係便得到良性循環,日子自然越來越好。

其實柚子媽也並非天生的聖母,只是哭過痛過後期待值歸零,卻無意中擺正了兒媳與婆婆的相互關係——

她們並不是母女,不存在絕對的權利與義務。

換句話說是這樣的: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6

現在,柚子爸和柚子媽都是年過半百的人了。

柚子研究生畢業後,進了業內知名集團,前些年結了婚生了娃,目前已在省會站穩腳跟;

妹妹成績稍次,但也讀完了本科,考進老家某事業單位,小日子過得順順噹噹。

相對於叔叔家的寶貝兒子來說,姐妹倆的前程與歸宿都略勝一籌。至少,從看得見的硬體條件上來說是這樣。

那男孩在祖母的溺愛中長大,自小便學得自高自大,誤以為全世界都能被奶奶推到自己的面前來。書沒讀好,長大後便處處碰壁,至今仍遊手好閒四處晃蕩,處了好幾個姑娘都告吹。

柚子姐妹則不同。

她們親眼看著父母白手起家,對「努力」二字,具備最深刻的理解與最真誠的信仰;再加上家庭氛圍輕鬆和諧,也就順理成章地長成了好姑娘。

這是她們的幸運,也是柚子父母最大的慶幸。

上天其實是最公平的,禮物暗中標好了價格、苦難背後也孕育著珍珠。

至於婆婆,她更老了,常拄著拐棍來尋老大一家,絮絮叨叨地控訴二媳婦。柚子媽淡淡地聽著,不插嘴不接話,只適時端出些點心果子:「您嘗嘗看,味道還不錯。」

錢也是給的。

通常是年節以及生病時,紅包不大不小,禮數周全周到,一切都做得剛剛好。

但對老太太提出的一起生活,柚子媽也總微笑著推給丈夫:「家裡的大事由不得我做主。」

至於丈夫是怎樣打發母親的,她懶得管也不在意。30多年夫妻做下來,她明白丈夫心裡的刺挑不盡挑不完,母子緣分早就斷在了很久很久前。

當關係被簡化到責任和義務後,事情反而不複雜了,養老似乎也被視作對生養之恩的報答,不帶太多的感情成分。

出錢並不難,難的是把收回去的愛再拿出來。

但做到這一步,其實就已經是圓滿結局了。

7

聽過許多兒媳對婆婆的吐槽。

其中最密集的情緒點,正好就是婆婆的「不作為」。兒媳們義憤填膺:我辛辛苦苦為你家開枝散葉,憑什麼你不幫我?!

我的勸解也通常只是一句話:親愛的,別對公婆抱有太高期待。

當我們不用「你應該你必須」來定義一段關係,人與人之間就會簡單許多。

最理想的婆媳關係當然是親如母女,你嫁給他,他們全家都一起來愛你,不遺餘力地做好小夫妻的生活後盾。

這種例子也不是沒有。

兒媳生產,婆婆盡心儘力地在身邊照顧;兒媳修完產假,婆婆又任勞任怨,買菜做飯照顧孩子手手都抓。

但這並非每個人都有的運氣,這也未必就如表面上那般輕鬆容易。

只能說,凡事都有兩面性,千萬別把婆婆的付出看得太理所應當,當然也不必死撐著一切而拒絕援手。

她肯,便抱著感恩之心,並恰如其分地表達謝意;

若她拒絕,就收起怨懟之心,把情緒化作解決問題的動力。

婚姻呢,說到底還是兩個人自己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講故事的婉小姐 的精彩文章:

從Angelababy到papi醬:抱歉你跟她們不一樣
最考驗老公的地方,不是床

TAG:講故事的婉小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