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王維和王勃各寫下首同名詩,一首空靈絕美一首別具一格,高下立判

王維和王勃各寫下首同名詩,一首空靈絕美一首別具一格,高下立判

唐代詩壇的山水詩,王維若稱第二,怕是再沒人敢稱第一。這位金科狀元,在朝堂和山水間進退自如,用他那空靈之筆,為我們構建了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讓世人知道詩原來可以這麼美!

但這樣的摩詰居士,在山水詩上也有輸的時候,他輸給的是早自己150年出生的初唐四傑之首王勃。當年的四傑排名,不少人有異議,畢竟只活了26歲的王勃一生所作是四傑中並不多。但每當世人有異議時,王勃的鐵粉們只要拿出《滕王閣序》就足夠讓他們閉嘴了。

一位是站在山水詩之巔的摩詰居士,一位是傲視初唐的四傑之首,當二人寫下同名五絕《山中》時,又是怎樣的一場高手對決呢?讓我們來品一品這兩首詩。

1. 按時間先後,先來讀一讀王勃之作:

《山中》

唐.王勃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寫這首詩時,王勃22歲。此時的他因寫了篇《鬥雞檄》被趕出沛王府,自長安一路入蜀,登上高山寫下此作。全詩感情真摯,有著山水詩少有的大格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憤懣之情。

詩的一、二句句「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開篇就是大手筆,詩人因長期滯留在外,眼見長江水滯留不動,心中的悲思油然而生。這裡有一個很有趣的意向,長江水從來是滾滾東流的,但在詩人筆下卻「已滯」,這或許是在為詩人站得過高過遠,遠遠望去,看不清波浪滾滾,就像是凝滯了一般。於是詩人便順勢將長江水擬人化,似乎水也有了悲喜,也在為自己傷感。

詩的三、四兩句,由江水寫秋風,此時秋風瑟瑟,山中的黃葉在秋風中飄零。詩人用「況屬」二字轉接,感情更深了一步。秋風自古就有蕭條傷感之意,何況是「高風晚」,風之急、風之寒令全詩的傷感達到極致。最後再以黃葉飛為結尾,言有盡而意無窮。

全詩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敘事,詩人將自己融於這悲景之中,已不需要寫已情,但心中的那份悲傷卻直抵人心,可謂別具一格之作。

2. 再看王維的同名詩《山中》:

《山中》

唐.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對於詩佛王維來說,寫這樣一首山水詩當真的是信手拈來。詩中描繪的同樣是深秋之景,只是與王勃的大格調比,摩詰居士的詩則是滿滿的空靈絕美。詩的大意是:荊溪水清澈透亮,它潺潺而過,溪水下的白石也漸漸顯露。秋末天寒,紅葉也凋零稀落。走在這山間小路上,並無秋雨落下,但那空明綠翠之色卻沾濕了我的衣裳。

全詩短短20字,從聽覺、視覺和觸覺等多個角度,為我們描繪了溪水、白石、紅葉、秋霧等多種秋日典型之景。前兩句是細寫,溪水潺潺是聽覺之感,白石和紅葉是視覺,這白紅相襯的是一片山中的寧靜。詩的後兩句是全景,也是全詩最妙的兩句。「空翠」指的是山間青翠的霧氣,行走在這蓊鬱青蔥中,山中的霧氣之濃,只是走過卻讓人濕了衣,這是詩人的觸覺。

兩首《山中》,一首是22歲的王勃所作,是山水詩中別具一格之作;一首是中年隱居山中的王維所作,有著其特有的空靈。但兩相對比之下,還是高下立判斷,王勃的詩《山中》相較之下是山水詩中難得一見的情景完美相融之作。大家更喜歡哪一首呢?歡迎和小編討論一、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詩美文 的精彩文章:

TAG:美詩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