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結束後,西德為什麼將首都設在波恩而不是慕尼黑、柏林?

二戰結束後,西德為什麼將首都設在波恩而不是慕尼黑、柏林?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被美蘇兩大陣營分裂為聯邦德國(西德)、民主德國(東德)兩個國家。東德將首都設在之前德國的首都柏林,而西德則把首都設在了西部的波恩。

奇怪的是,當時包括慕尼黑、科隆、法蘭克福等等一批德國大城市都位於西德境內,經濟水平、歷史傳統、交通位置都勝過波恩。既然如此,西德為什麼將首都設在波恩而不是其他城市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導致德國大部分重要城市嚴重受損,首都柏林不僅成為廢墟還被一分而二,慕尼黑、科隆等大城市也破壞嚴重。因此在西德剛成立的時候,還能承擔國家首都職能的城市並不多。

兩德分裂來源於戰勝國對德國的分區佔領,其中西德是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併而來的。在三區合併的過程中,英國提出西德的首都應該設在英佔區內,這一提議也得到了美國和法國的同意。

正因如此,當時處在美國和法國佔領下的慕尼黑、法蘭克福、斯圖加特等大城市就被排除在首都選址之外。而在英佔區內的魯爾區各大城市破壞嚴重,只剩下保存相對完好的波恩可供選擇了。

不過西德也知道波恩作為首都的條件不是很有利,因此波恩直到1973年之前在法律上都是「臨時首都」。兩德統一之後,柏林重新被確定為德國首都,波恩的首都地位正式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鬼說天下 的精彩文章:

TAG:鬼說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