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這樣練太極膝蓋不疼,快學起來!

這樣練太極膝蓋不疼,快學起來!

中老年朋友,無論是否太極拳習練者,膝蓋疼的不在少數,這是必須注意的。

《太極內功心法》里說,按肩以練步;逼胯以堅膝;圓襠以堅胯;提胸以下腰。此下步之真竅也。人皆煉步,而不知煉步之竅,在於按肩也。按肩者,收肩井穴之勁沉至足底湧泉穴也。人皆知堅膝而不知堅膝之竅,在乎逼胯者,將兩臀極力貼住也。人皆知堅胯而不知堅胯之竅,在乎圓襠也,將襠極力向外掙橫也。人皆知下腰矣,而不知下腰之竅在乎提胸也,將胸用力提起也。

在習拳過程中,膝蓋的保護非常適用。

一、

重心下沉時,忘掉膝蓋,意想委中穴(我們常說的膝蓋後面的腿窩處),意想重心從兩腿內側下沉,兩臀會自然前貼,膝蓋頓時感到空無。千萬不能意想重心從膝蓋走,否則膝蓋必傷。經常想委中穴,經常想重心從腿內側下,時間長了,便會形成生理反射,膝蓋自然忘掉。

二、

虛實轉換時,要先減後增

舉個例子,比如左腳為實,右腳為虛,若想實變虛,不能依靠身體腰跨的平衡移動來實現,這不符合太極之陰陽變化原理。實際中,應該這樣轉化。比如搬攔捶在腿腳的虛實變化中,虛靈頂勁,意象命門穴,眼神微微向上發散(只是眼神,頭不能動),這時,在轉換過程中,忘掉虛腳,意象實腳之重力慢慢減去,直到減到為零,這樣,重心便自然而然的慢慢移到虛腳上,膝蓋就避免了因為腰跨平移而受到的過快的重心轉換的壓力。實際上,這也符合太極拳的陰陽變化。通過腰跨平移來轉化虛實,很容易使膝蓋受傷。

三、

弓步時,膝蓋最好不要超過太沖穴,即腳背大拇指、二拇指兩指跟部處有人說不要超過腳尖,經過實踐,若膝蓋與腳尖長時垂直,膝蓋承受的重力依然很大,對膝蓋仍有傷害。

四、

行拳時,架子不易太低若小腿與地面垂直,那麼大腿和小腿構成的角為120—135度比較適合。當然,功力深厚者甚至可以達到170度,但是最好不要超過180度,否則對膝蓋損害太大。有些中老年人,最好架子高些,不要做太低的下勢,弊大於利。

現在許多教太極拳的人,為了追求美感,追求形式,膝蓋彎曲太大,搞得不少人膝蓋疼。其實,真正的太極拳,不在於形,而在於意。太極拳真義《授秘歌》說:無形無象,忘其有己。全身透空,內外合一。應物自然,隨心所欲。西山懸磬,海闊天空。虎吼猿鳴,鍛煉陰精。泉清水靜,心死神活。翻江攪海,元氣流動。盡性立命,神定氣足。

五、

治療膝蓋疼的秘方:跪膝跪膝,動作和漢朝官員的姿勢相仿,膝蓋下墊塊軟墊,或者跪在床上,以膝蓋為腳,原地上下提動。提動一會,然後就直起身,坐在腳後跟上一會,然後再提動膝蓋。這樣,可以迅速打通膝蓋的氣血,保養膝蓋,治療疼痛。跪膝的時間,5分鐘即可。當然,即使自己膝蓋不疼,經常跪膝,對膝蓋、養生來說也是非常有益的。

由於膝關節疼痛會嚴重地影響姿勢動作的準確,從而阻礙拳藝的進步和提高,使自己對前途失去信心,以至於放棄練拳。這就要求我們太極拳的教練要對運動生理學、運動力學、運動解剖學有所了解,要正確地、系統地、科學地去練習太極拳。

要做到在練出一身好功夫的同時,練出一個好身體,不能功夫練上身了,身體卻練壞了,所以練真功與養生同樣重要。只有在方法正確的前提下,才能練出一個強健的體魄,讓太極拳成為我們最佳的健身方式,為人類的健康長壽作出應有的貢獻。

版權聲明

1、本文來源於網路,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2、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保健 的精彩文章:

水果竟然也分寒熱?夏天到了,千萬別亂吃,聽聽中醫怎麼說!
不懂太極「勁」?這樣談你就「懂」了

TAG:生活保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