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貴州大山裡的一個古老部落,為什麼能讓強悍的元朝騎兵畏懼不已

貴州大山裡的一個古老部落,為什麼能讓強悍的元朝騎兵畏懼不已

成吉思汗和他的黃金家族統率的元朝大軍,歷來被視為中國古代軍隊的巔峰代表之一。別看他們來自遙遠的漠北草原,自幼不讀兵書戰策、三十六計,卻不乏極為優秀的軍事人才。他們把蒙元騎兵的騎射技藝運用到極致,創造性地運用快速突擊、迂迴包抄、分割包圍等戰術,一度被視為古代騎兵戰術的最佳典範。

無論是南下中原一統河山,還是西行萬里遠征歐洲,無論是面對《孫子兵法》熏陶出來的南宋武將,還是富於騎士精神的聖殿騎士團,面對元朝騎兵的箭雨和鐵騎,幾乎無一例外被打垮。據不完全統計,元朝大軍先後擊滅40多個國家或地區,征服超過700多個民族。

然而,在人們被元朝軍隊如此輝煌的戰績所震驚時,很多人心中會有一個揮之不去的疑問:元朝騎兵真的像傳說中那樣天下無敵,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在他們的鐵蹄和箭鏃下,是否真的沒有人能夠撐上幾個回合?

答案是否定的。蒙元大軍西征時,埃及馬穆魯克騎兵就曾讓他們吃足苦頭。遠的不說,單單是與元朝毗鄰的南宋,對元朝而言,就不是一個善茬子。表面上看來,南宋軍隊在元朝騎兵面前,似乎只有挨打的份兒,除了一路敗退,就是憑堅固守,在戰場上元朝騎兵長期佔據一邊倒的壓倒性優勢。

不過,南宋的朝廷正規軍雖然不怎麼經打,但泱泱大宋,豈能沒有熱血男兒。在長達四十年的宋元戰爭中,曾經有這樣一支軍隊,在南宋大局糜爛、屢戰屢敗的大背景下,卻異軍突起,逆勢而動,接連力挫元朝大軍,多次取得擊殺元軍數千人的大捷。

這支軍隊來自於貴州的深山老林里的一個古老部落——播州蠻。播州蠻,是古代西南一帶的一個歷史悠久的部族。貞觀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重新規劃貴州一帶的行政區劃,設立播州。唐朝大中十三年,南詔國與唐朝開戰,侵佔播州。唐朝派大將楊端帶兵南下,擊退南詔,收復播州,立下大功。

此後,楊端就被唐朝冊封為播州宣慰司宣慰使,從此世鎮西南,代代傳承,幾經改朝換代,從未更改,到南宋末年已經將近有五百年左右歷史。由於播州地處西南偏遠之地,少數民族眾多,以播州為中心形成一個兼具多民族特色的獨特群落,史稱播州蠻。

元朝大軍南下侵宋之時,播州蠻的當家人、楊家第十五代傳人楊文,痛感時局艱危,國家有難,多次帶兵出征,與元朝大軍展開激戰。楊文帶領的播州蠻軍隊,先後取得馬鞍山之戰、大渡河之戰、西縣之戰、嘉定府之戰、宣化之戰等九戰九捷,史稱「播軍賈勇先登,俘獲頗眾」,連強悍的元朝騎兵都畏懼不已,望見播州蠻的戰旗,往往不戰而退。

播州蠻之所以如此善戰,有兩大原因。一是播州蠻成長於條件艱苦、環境惡劣的大山深處,自幼以射獵為生,養成了吃苦耐勞、勇敢無畏的戰鬥精神。他們個個箭術精準,臨敵之時,「善伏弩,獵山而食,引弓射難,號嘯而進」,勇不可當,單兵戰鬥力驚人。

其次,播州蠻屢克強敵,與他們的優秀指揮官楊文密不可分。楊文是個罕見的戰術天才,他善於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很快根據元朝騎兵的特點,制定出著名的「御虜四策」:「一曰待敵,不可輕戰,二曰保山險,不可散居平地,三曰宜用夜劫,不可晝戰;四曰收聚糧食,毋以資敵。」

楊文認為,要想戰勝元朝騎兵,必須以己之長攻子之短。他的播州蠻軍隊,面對元朝軍隊時,很少死打硬拼,充分利用險峻地形,發揮夜戰優勢,且發動百姓堅壁清野,從方方面面避開元軍強項,攻擊其弱項,以最小代價穩准狠地打擊元軍軟肋,才能取得如此戰果,成為南宋方面僅有的一支面對元軍保持不敗的軍隊。

可惜的是,由於楊文的「蠻族」身份,南宋君臣對他的信任度並不高,他的真知灼見也被南宋皇帝當成耳旁風,並未收到重視,也沒能取得更大戰果,極為可惜。

參考史料:《宋史》《楊文神道碑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文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給劉伯溫的聖旨,開篇一句話錐心刺骨,劉伯溫看後不久死去

TAG:小文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