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海外僑團擦亮「大國僑民」招牌

海外僑團擦亮「大國僑民」招牌

第九屆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誼大會會議現場。(資料圖片)

5月29日,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的第九屆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誼大會在北京舉行。此次大會以「擁抱新時代、共圓中國夢」為主題,來自世界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50餘位華僑華人社團負責人齊聚一堂,就海外華社面臨的新形勢和新變化進行了討論。大會就樹立新時代大國僑民形象發出倡議,強調僑胞要成為樹立新時代大國僑民形象的亮麗名片,僑團要成為樹立新時代大國形象的堅強基石,僑領要成為樹立新時代大國僑民形象的示範表率。

展現中國形象

進入新時代,海外華社悄然發生著新變化——力量更壯大,活動更多彩,心態更開放。

「最近幾年春節期間,我們走出唐人街,在曼哈頓時代廣場舉辦了百猴迎春、中國旗袍等各類快閃活動,人氣十足,在『世界十字路口』生動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美東華人社團聯合總會主席梁冠軍認為,華社新貌的呈現離不開僑團對文化活動的形式創新。

作為澳大利亞悉尼華星藝術團團長,余俊武深有同感。在悉尼,一系列中華文化品牌已經成型。他說,「從春節期間的『華星閃耀』,到中秋佳節的『華星之夜』,這些活動深受當地民眾的喜愛與歡迎。」

本屆大會上,美東華人社團聯合總會等10家海外僑團被授予「華社之光」榮譽稱號。

在發展成果分享中,眾多僑團負責人不約而同地認為,僑團與住在國民眾的距離「更近了」。海外華僑華人不再拘泥於自己的一方天地,而是與當地民眾同心合力、共同發展。

「如今,參與我們活動的俄羅斯民眾越來越多。」俄羅斯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暨俄羅斯華僑華人聯合總會會長虞安林告訴本報記者,在僑團的積極推動下,中俄兩國的民間交流更加頻繁。

在吉爾吉斯斯坦,僑團還主動為當地民眾送去溫暖。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華助中心主任楊彩平介紹,去年冬天,當地僑團走訪慰問了比什凱克30多戶貧困家庭,向平房區貧困戶送去40噸取暖燃煤。「受助居民紛紛表示,中國是吉爾吉斯斯坦的好鄰居、好朋友,感謝中國朋友帶來的新年禮物」。

注入新鮮力量

近年來,隨著華人新移民與華裔新生代的比重增加,海外華社在人員構成上日趨多元。如何用好這股新鮮力量,成為僑團發展的一個新課題。

對此,虞安林感觸頗深:「老齡化已成為各國僑團存在的普遍問題。我們要多和年輕一代接觸交流。」為此,每次舉辦活動,俄羅斯僑團都會熱情邀請莫斯科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前來參與。「他們都很有興趣。」虞安林說。

「中日友好在民間,中日未來在少年。」西日本華文教育協會名譽會長張述洲介紹,他所在的協會十分重視對「華二代」、「華三代」的培養。每年,協會都會定期舉辦在日華僑華人青少年漢語演講比賽,並組織華僑華人子女赴華「尋根之旅」。「這已成為協會的兩大品牌活動。越來越多年輕人參與到華文教育等僑團各類活動中來,這種傳承很重要」。

令人欣喜的是,在不少國家,許多年輕的華僑華人已經接過接力棒,成為僑團的亮眼主角。

「在悉尼華星藝術團的主創成員中,近1/3都是年輕人。」余俊武介紹,年輕的「華星人」將搖滾、現代舞等藝術形式與傳統中華文化元素有機結合,向當地社會呈現出更加立體的中國形象。

巴拿馬華人工商總會會長羅炳年告訴本報記者,在依託商會成立的巴拿馬華助中心,年輕成員的比例高達90%以上。「2017年成立華助中心時,我們就有意識地吸納年輕華僑華人加入。」不僅如此,商會還支持鼓勵「華二代」、「華三代」積極參政議政,在主流社會自信發聲。

推動人文交流

華僑華人身處中外交流、交往、交融的最前沿。一直以來,海外僑團都扮演著橋樑與紐帶的重要角色,努力推動中國與住在國在經濟、文化、社會等各領域的交流合作。

「近年來,我們通過與泰國行業工會定期聚會,舉辦專題講座、座談會等形式,積極宣介『一帶一路』倡議,促進雙方信息溝通。」泰國中華總商會副主席林楚欽將商會比作中泰兩國經濟交往的「媒人」。

英國倫敦華埠商會主席鄧柱廷也表示,商會不僅致力於當好僑胞維護自身權益的「發聲人」和僑胞融入英國主流社會的「引路人」,還始終在做與中國緊密聯繫的「貼心人」。

作為新一輪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之後舉行的首次大會,本屆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誼大會讓海外僑團更有幹勁。

「28日上午,習近平主席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第九屆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誼大會和中華海外聯誼會五屆一次理事大會全體代表,這讓我們感到莫大的鼓舞。」張述洲說,「我們願做中外交往橋樑上的一顆不生鏽的螺絲釘,在海外把僑團工作做得更紮實。」

南非華人警民合作中心主任李新鑄表示,未來,僑團在做好自身建設的同時,還應熱心投身公益活動,努力回饋當地社區。「這樣,當華僑華人遇到困難時,住在國民眾也會更樂意出手相助。」李新鑄說。

「潤物細無聲。」余俊武認為,滴水穿石,久久為功。海外僑團既要立足華社,服務華僑華人,也要積極「走出去」,融入主流社會,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讓中外人文合作行穩致遠。(嚴 瑜 陶紫東)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6月03日 第 06 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台軍演女炮手直喊緊張 網友:表演就行了,敢實戰?
台當局稱李大維與博爾頓會面 國台辦:「台獨」是絕路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