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品茶沒長進?也許你該換個杯

品茶沒長進?也許你該換個杯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見器的重要,如果把這個道理運用到品茗中,也就是說想要泡好一款茶,茶器是十分重要的。凡深諳茶道的人都知道,品茗特別講究「察色、嗅香、品味、觀形」,而想要很好地完成這些「講究」,就必須選對「益茶」的茶器才行。

有很多朋友對茶香氣的認知一直不能很好的把握,尤其是喝普洱茶。普洱茶的山場氣息很大程度上是要用香氣去區分的,一款合適的杯子,真的可以讓你收穫良多。

※ 今天的話題就是:選杯子

※ 我們在挑選茶杯的時候,固然最先看的是它的樣子,但有時候合眼緣的茶杯喝起自己常泡的茶,味道會跟之前用過另一個杯子里的味道不太一樣,這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就簡單的聊一聊。

※ 當大家購買茶杯的時候,一般會在乎以下幾點:

1、手感 握感

一隻茶杯拿在手裡,是否貼合我的手掌,讓我有某種踏實的感覺,是否觸感良好,就像有人偏愛磨砂,有人偏愛光滑。

2、重量

茶杯的重量也很重要,如果不加水就有很沉的感覺,那就免了吧。但也不能過輕,不然會覺得太飄了。

3、材質

在選擇材質上各人有各人的偏愛。一般用紫砂壺泡茶,香味醇和保溫性好,能保茶真髓。用瓷器特別是白瓷杯,能反映出茶湯色澤,傳熱,對茶不會產生任何反應,泡茶能獲得較好的色香味,且造型美觀精巧,適合用來沖泡輕發酵、重香氣的茶品。玻璃質地透明、傳熱快、不透氣,茶葉在整個沖泡過程中,上下翻滾、葉片逐漸舒展的過程,以及吐露的茶湯顏色,均可一覽無遺。

4、造型 配色

個人偏愛,看起來略高略有腰線的杯子,配色以雅白色打底,配雅黑,或者青花為第一選擇,圖案(如果有的話)線條務必流暢簡潔。遠看亭亭如美人。

※ 但是除了這些,還有一個說法 「 外形不同的茶杯會影響到茶湯滋味和口感 」 ,茶杯作為茶湯的承載物,通過它將茶湯帶入我們口中,是否真的因為外形的不同而影響到我們感知到的滋味與口感呢?針對這個問題,下面我們繼續。

杯口越大,香氣流失越快?

不同茶杯會對品茶產生影響,其中一個說法說得比較廣,就是茶杯的杯口越寬越大,茶杯里的茶湯香氣流失越快。究其原因,是由於大口杯的茶湯溫度比小杯散的快。之所以會給人感覺大口杯喝茶的茶湯香氣流失得快或者香氣弱,是因為茶湯溫度不同,溫茶湯與熱茶湯相比,容易給人產生溫茶湯香氣低的「錯覺」。

但從理論上說,香氣也並沒有流失。茶湯喝進嘴裡,水中依然有香。要知道,茶葉的香氣在做青和焙火階段就已經定型,一泡水中帶香的茶,不論用什麼杯子喝,水裡依然是帶香氣的。

杯壁厚的茶杯喝茶比薄杯喝茶更醇厚?

一泡茶倒入厚茶杯與薄茶杯,如果你感覺到厚杯喝起來茶湯更醇厚,這同樣也是「錯覺」,是嘴唇接觸到杯口,茶湯入口過程帶來的錯覺。要感受一泡茶是否真醇厚,還得是茶湯完全進入嘴裡,由舌頭來告訴你,不信有條件可以仔細對比感受下。

不同茶杯對茶湯感受的細微區別

我們用大口杯、葡萄杯、圓融杯和直口杯來做比較。

大口杯的優點在於,茶湯入口時感覺最圓潤。由於開口大,高度低,液體的表面張力最大,而不是茶湯本身的圓潤。從聚香和聚味的程度來說,這個杯子是最低的。

葡萄杯的形狀是最常用和常見的,茶湯入口的圓潤度低於上一個,但比較真實和正常,聚香和聚味的程度高於大口杯,總體感覺比較自然和真實。

圓融杯,肚子略外鼓,口徑略內收,其茶湯入口的圓潤度稍低於上一個,但也比較真實和正常,但其聚香和聚味的效果明顯更好一些,綜合口感是最好的。

直口杯,與品茗杯近似,茶湯入口的圓潤度是最低的,但其聚香和聚味的效果是最好的,銳度最高。不過這個杯子使用上有點不方便的地方在於,因為口徑小,所以喝的時候需要仰脖。

另外也因為杯深,所以茶湯溫度會比較高,在茶湯入口時,就會很自然的呈現吮吸式喝法,茶湯和口腔可以更充分的接觸,可以更好的感受到茶湯的滋味,因而主觀感覺上也會覺得茶水更好喝。

茶趣=美茶器 一杯好茶

貌美有氣質的日常泡茶器壺加上好茶品味,讓飲茶時光更美好。

好茶配好器,好茶器不僅能沖泡出郁香甘醇的茶湯,洗茶、煮茶、聽茶、品茶的儀式感,是比茶香更能讓人心靜神情的重要環節。從煮水到飲茶,行雲流水,隨時隨地享受一壺五星級茶飲。

有時間的話,別丟掉與精美茶器一起安靜飲茶的難得心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盞堂 的精彩文章:

建盞那美麗的外表之下,還藏有這等功效
科技這麼發達,為什麼建盞燒制仍須「聽天由命」?

TAG:古盞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