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脾氣犟愛頂撞父母?兒童專家支了幾招,很多父母都說挺管用

孩子脾氣犟愛頂撞父母?兒童專家支了幾招,很多父母都說挺管用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

為人父母者可能都要這樣的一個體會:孩子3~4歲的時候特別難帶,脾氣犟得很,還怎麼哄都不好,簡直是逼得老母親分分鐘想擼起袖子「干架」。與別的寶媽交流的時候發現,這種行為並非個案,而是一種普遍現象。這是為何?

難道這也是孩子成長的道理上必闖的「關卡」嗎?

你別說,還真是。因此孩子這個時間段的脾氣犟不是孩子犟,而是執拗敏感期到來了。

何為執拗敏感期

孩子從2歲開始,自我意識不斷增強,隨著自我意識和他人意識的逐步分化,通常會變得父母眼中的「犟脾氣」。

這種敏感期在3~4歲時是一個爆發高峰期。此時的孩子思維先於行動,並且以為思維就是行為,具有不可逆性,所以他們比任何時候都顯得「任性」,可以說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稍有不合他們心意的事情都會成為他們又哭又鬧的理由,而且事情必須重來一次,「戰爭」才會結束。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執拗敏感期的特質

關鍵詞:重來一次、我說了算、按我說的做、按我想的做。

在家長眼中是這樣的:不聽話不講理、任性、什麼事情要以他為中心,不按照他的意願就會大吵大鬧。

最典型的特質是:喜歡胡鬧,且比任何時候都任性。

比如,媽媽已經煮好飯做好菜了,在準備吃飯的時候,孩子不想吃,便一個勁兒的哭鬧要吃麵條,如果媽媽不煮的話,那就完全消停不下來。

這種行為來大人的眼中是極為任性的表現。其實如果了解孩子心理發展歷程,父母就可以理解了。因為這些行為不是與父母作對,而是執拗敏感期的一種本能排斥,是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表現。

執拗敏感期的成因

1、這個階段的孩子,在做某事之前,腦中就有一個特定的辦事程序——認為事情只能按照他的設想這樣發生,如果別人打破了他的設想,他就會發火。比如這個事情孩子會挑選自己喜歡的衣服,如果寶寶不讓他們穿,他們就可能發火。

2、孩子的執拗敏感期可能源於秩序感,所以執拗敏感期通常伴隨秩序敏感期出現。因為2歲左右的孩子內心已經有了一定的秩序感,並期待世界按照這種秩序感運行,一旦秩序感遭到挑戰,他們就會為了維護而抗爭。

3、2歲以後的孩子,隨著生活範圍的擴大和探索能力的提高,他們發現自己可以控制的越來越多的東西,因此也變得喜歡挑戰大人,並從中體會到自己的力量。所以我們常說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進入了「第一個心理反抗期」。

兒童專家支招

總的原則是:最好的辦法是滿足孩子的願望,如果做不到的話,也要理解、安慰孩子的情緒,切記不要譴責他們的行為,耐心是最重要的。下面給大家分享兒童專家支的三招,很多寶媽都說管用。

1、端正認識,做好思想準備

敏感期的存在,與孩子的心理發育特點密切相關,因此,父母應該知道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難以逾越甚至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階段,所以家長一定要坦然接受孩子的「執拗」,做好耐心陪孩子度過這個時期的思想準備,理解孩子成長中的不易。

2、盡量滿足孩子的意願

孩子並非大人,我們不能把大人的標標準強加到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克制、理性甚至是通情達理。有時候他們唱反調,並非刻意為之,而是心理發展特殊時期的特殊表現。因此當孩子處於這個特殊時期的時候,父母不要想著怎麼去「調教」,而是要從盡量的滿足其合理和非原則性的要求。如果不能做到,一定要做好撫慰工作,理解孩子的內心。

3、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不要指望6歲之前的孩子能明白你所講的道理,這句話很受用。

在0-6歲這個階段,決定孩子行為的主要是情感而非理智,所以我們在孩子亂髮脾氣的時候,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跟孩子聊別的內容讓孩子忘記當前的情緒所在。

在孩子冷靜下來之後,我們也可以通過讀繪本、講故事或者做遊戲等方法來慢慢引導孩子,這會比直接跟孩子講道理更能讓他接受。故事和遊戲里所包含的道理,即便當時不能產生效果,但其實已經在潛移默化地對他們日後的行為產生了一些正向的影響。

父母需要記住的是:儘管特殊時期需要多些關愛,多寫耐心,但也要牢牢抓住自己的底線,不可讓孩子逾越。比如要做到寵愛有度、賞罰分明,不能一味的助長孩子的「囂張」氣焰。

正如法國思想家、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里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當孩子哭鬧著要這樣或者要那樣時該怎麼辦?自從他學會了說話並能以此方式索要物件後,假如他依舊要用哭鬧來達成目的,那麼無論他是想更快地得到那一物件,還是想以此來要挾別人不敢不給,都應該乾脆地拒絕。」(J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母嬰參考 的精彩文章:

幼兒園老師:這幾種家長的小孩能得到優待,不用在家長群里刷屏了
又一校霸出現,孩子頻繁打人後,父親的這種處理方式引網友眾怒

TAG:母嬰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