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賽道地溫高達72℃!馬拉松選手該如何應對高溫天氣?

賽道地溫高達72℃!馬拉松選手該如何應對高溫天氣?

42195m

42195m,陪你一直走下去。

5月25日,2019「九龍山杯」陝西寶雞·陳倉國際馬拉松賽因賽道地溫高達72℃停賽,成為國內首例因高溫臨時中止比賽的賽事

對此,跑友們褒貶不一:有的質疑組委會安排不合理,未能在開賽前預判天氣狀況而啟動應急預案;但大多數還是認同組委會的做法,認為高溫停賽是明智之舉。

關於組委會的做法,小馬哥今天不再做過多的議論。但這件事,無疑又給我們所有跑馬拉松的選手都提了個醒——夏季跑馬,對高溫天氣應當足夠警惕!畢竟,最應該對自己負責的首先是我們自身!安全完成每一次訓練和比賽,跑得更遠和更久,才是最大的贏家。

天氣逐漸炎熱,跑完步以後大汗淋漓的感覺或許很爽,但如果出現頭暈的癥狀我們就得小心了!因為這種反應很有可能是熱射病的癥狀,輕則致殘,重則死亡!

2018年7月,美國威爾靈頓就發生了這樣一場悲劇:在當地舉辦的一場越野賽中,一名30歲的參賽者——Nick Marshak在距離終點不到800米的地方倒地身亡,醫生診斷死因為中暑。

Nick是在下午2點時倒地不起的,雖然當天最高氣溫只有32℃。待救援小組趕到時,Nick已經沒有反應了,隨後救護車又把他送往醫院繼續搶救。醫生對他進行了CPR心肺復甦,並在病床上對他進行了物理降溫,可最終還是沒有把他從死神手中搶救回來。

醫生表示,Nick去世時體溫已經高達42℃;驗屍官也表示,這位跑者沒有潛在的身體問題,看體型也是經常鍛煉,或許是比賽過程中沒有注意及時補水

按照往年慣例,七八月份是熱射病的高發期,跑友們在參賽、訓練備戰期間極容易將自己置身於危險的境地。小馬哥提示,高溫下跑步訓練,一定要注意降溫補水

面對炎熱天氣,堅持跑步的決心固然可嘉,但有時如果太拼了,忽視了自我調整和量力而行,搭上自己的性命就太荒唐了。

炎炎夏日,高溫下跑步訓練,了解這些知識,或許能幫助你順利地度過這一熱射病高發的危險期。

中暑的漸進關係依次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症中暑,這是一個處理稍不及時,癥狀就會逐漸加重的過程。所以,及時識別中暑表現,對於及時控制中暑非常重要

先兆中暑:

高溫環境下跑步時,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此時體溫如果正常或者只是略有升高,那麼你就應該意識到自己可能發生了中暑。

此時,你應該停止跑步,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輕症中暑:

體溫正常或在38℃以上,除頭暈、口渴外,往往伴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也可能有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

如果及時處理,往往可於數小時內恢復。

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按照嚴重程度可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在高溫高濕環境中機體核心溫度迅速升高,超過40℃,伴有皮膚灼熱、意識障礙(如昏迷、驚厥等)等多器官系統損傷,便很有可能是熱射病

熱射病是重症中暑中最為嚴重的一種致命性急症,分為勞力型熱射病和經典型熱射病。熱射病的典型臨床表現為高熱、無汗、昏迷。發病原因不同,臨床表現也有所不同。

勞力型熱射病特點為發病急、病情進展快,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治,病死率高達50%以上。常見於夏季劇烈運動的年輕人,所以跑友們需格外注意。如果發現自己或者同伴有可能正在發生重症中暑,應當及時停止運動,找陰涼地方就地休息,用水降溫,撥打120,補充清涼含鹽飲料,等待醫療救援。

※關於中暑的癥狀表現及處理方法,素材來源於《熱射病規範化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草案)》

如果你覺得32℃並不算高溫天氣,那可得格外小心了

因為氣溫如果是突然升高出現的,人體對於溫度的驟然變化並不能完全適應。此時,如果你進行劇烈運動,身體本身又有些不適(發熱、感冒、胃腸炎、脫水、睡眠不足、低血鉀等),多個因素相加,就很危險了。

馬拉松畢竟是一項極限運動,小馬哥希望每一位跑友都能夠保持一顆敬畏之心,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42195米 的精彩文章:

Osprey Daylite 日光13L戶外背包多功能運動旅行背包輕便專業背包
SUUNTO頌拓 Spartan sport whr 斯巴達極速光電心率系列手錶

TAG:42195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