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潮汕第一祠」——潮陽蕭氏始祖祠

「潮汕第一祠」——潮陽蕭氏始祖祠

「潮汕第一祠」——潮陽蕭氏始祖祠

祠堂簡介

潮陽蕭氏肇基祖祠「四序堂」,址於潮陽市區南中路東側。據蕭氏珍藏族譜記載,南宋慶元元年(1195),漳州人蕭洵,字仲川,號啟祥(狀元漳州郡守蕭國梁次孫。紹熙進士,朝議大夫,左司郎中煜公之次子),以明經出任潮陽縣令。連四任十二年。在任期間,清廉勤政,禮賢下士,體恤民情,多行善舉,深得民心,民感其德,於嘉泰四年(1204),集資為洵公興建生祠,褒揚其業績,永存紀念。開禧三年(1207),洵公任滿擬歸故里,縣民懇切挽留,遂定居於縣治之南橋(即今城南塗庫)。公既落藉潮梓,為回報鄉民,即生祠中辦學堂,授之詩、書、禮、樂。

「蘭陵世胄」

立秋之際,陰雨綿綿。我與「點石文化」工作組來到享譽「潮汕第一祠」——潮陽蕭氏始祖祠。「四序堂」歷代作為鄉學學堂,是潮陽唯一現存的宋代鄉校舊址。明、清幾經修葺擴建。2002年因舊城改造波及,整座祠堂採取保護性措施進行全面修繕。我們拾級而上,眼前的祠堂呈現莊嚴壯觀的氣派。雄偉壯觀的古祠整體建築按原分金,平面呈「興「字布局,三山門旁壁雕石刻,熠熠生輝。堂內保存古代石刻甚多。三山屋脊上立「恩榮」石碑坊。祠堂坐東向西,主體採用中軸線布局,三壁聯,三進廳,配龍虎天井二個,前天井一個,左右廂包各具廳房,通連穿堂,是宮殿式結構,整座建築面積920平方米。三山門上匾額書「蕭氏始祖祠」,背書「蘭陵世胄」。梁架間托斗交手聯拱,檐柱是海棠形,形制古樸,保持宋代建築藝術風格。是潮陽僅存的古學堂故址,具有一定的歷史研究價值和藝術價值。不愧為「潮汕第一祠」。

「匠心獨運」

祠堂內雕樑畫棟,金漆木雕工藝精緻,渾厚雄奇的古碑字,堂內紅綠相間的色彩,和諧搭配,無不顯示出這座八百多年歷史的珍貴古祠的莊嚴大氣。惹得工作組讚不絕口,感慨到:「我們走訪過很多潮汕祠堂,修繕如此精細唯美的倒第一次見,可見建築者的匠心獨運。」我們有幸在祠堂總工程師蕭智輝師傅的帶領下參觀祠堂,他潛心研究傳統建築,造詣頗深,無論哪一扇門上所雕飾的歷史故事,他都能信手拈來,娓娓道來,讓我們覺得如獲至寶,意蘊深遠,越發意猶未盡。比如木門上畫著「米沛拜石」的故事,我才知道米沛不僅擅長書法家,而且還有收藏奇石的嗜好。祠內還盛放名人所贈題詞,文物,獎盃。石刻甚多,屋脊龍頭雕飾,精美彩繪,沒有一個雕飾寓意是重複的,讓我們嘆為觀止。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據蕭智輝師傅介紹,漳州人蕭洵以明經任潮陽令,清慎廉潔,多施惠政。潮人因感其德澤,興建生祠。後來將生祠辦學堂,不分姓氏廣收學子,人才濟濟,顏其名「四序堂」。堂內奉祀孔夫子神位,洵公與之同祀,才有豎立紅色木牌坊。祠後有「文學巷」通「四序堂」後庫,巷內有門曰「啟蒙門」,乃是學生每日進學堂的必經之路。後因舊城改建而拆除。厝包上廳堂、孔夫子神位的對面,有一石人像和幾簇綠竹,為先時鄉民所立,寓「點石成金」和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之意。即為教化頑童文化和為人的理向,使其成為有用之才,教導學子要像竹子那樣虛心挺拔,在逆境時做到寧折不變,云云……祠內有兩口古井,井水尤為清冽甘甜,不少人拿空瓶裝井水以沏茶用。蕭智輝師傅打一桶井水,讓我們大家「嘗嘗鮮」。中國傳統建築是含深刻「意念」的,在蕭智輝師傅深入淺出耐心講解下,我體會到他們對先祖的深厚感情與尊崇。而這些情懷,會滲透在建築的一磚一瓦一詞一畫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何為「四序」

先祖的訓誨:「與天地同德、與日月同光、與君子同仁、與四時同序。」

「碩果累累

嘉定十四年(1221),洵公逝世,享年70歲。祀忠義孝弟祠,府邑志有傳。「四序堂」自宋代至今,歷八百年,英才輩出,碩果累累。

水源本木,慎終追遠,人之常情。潮陽簫氏始祖,世澤延綿,繁衍至今已三十多代,有二十萬子孫之眾,便播中華大地和世界各國。不定期舉行宗親聯誼總會,就是要傳承蘭陵薪火,弘揚崇高祖德,共同譜寫明天更美好的篇章

來源:潮陽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汕頭灣 的精彩文章:

TAG:大汕頭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