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官告老還鄉怕被人笑話,裝幾箱磚冒充金銀,皇帝:全部換成真的

清官告老還鄉怕被人笑話,裝幾箱磚冒充金銀,皇帝:全部換成真的

一個人,想要控制住自己貪念,一般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這也是為何很多人平步青雲之後,便失去了原本的本心,走上了貪污受賄的道路的原因。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在中國大地上,依舊存在著很多一些清官,比如孫嘉淦便是其中之一。

清官雖然為後世所讚揚,但是生活卻並不是很容易。據說孫嘉淦便因為做清官而十分窮困,後來他辭官回家時怕被人笑話,裝幾箱磚冒充金銀。皇帝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感慨頗多,於是便將磚全部換成真金白銀。

孫嘉淦字錫公,又字懿齋,號靜軒,山西興縣人,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言直諫而出名。孫嘉淦幼年時期家庭環境不是很好,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讓他更加懂得底層百姓生活的艱辛,這才能夠成為一代清官。同時,也正是因為家裡條件不好,才讓孫嘉淦知道努力的重要性,為他後來走上仕途做了鋪墊。

到了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孫嘉淦經過了多年的寒窗苦讀,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考中進士,自此踏入仕途。最開始的時候,孫嘉淦擔任的都是翰林院庶吉士、檢討等小官,不過有能力的人終歸是不會被埋沒的,後來他一步步陞官,成為了朝中大員。

孫嘉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官員,他為官期間,清正廉潔,一心為國家,為百姓謀福利,幾乎不計較個人的得失。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當孫嘉淦告老還鄉返回興縣之時,卻遇到了一個頭疼的事情。

他一生都未貪污,而俸祿又僅僅夠維持生活,因此沒有攢下幾個錢。此時榮歸故里,倘若表現出一副窮酸模樣,便很容易被鄉紳土豪所嘲笑,也給朝廷丟臉。因此,孫嘉淦覺得自己需要做點什麼。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思考,孫嘉淦想到了一個方法,他讓僕人連夜買來十幾口厚重木箱,並親自動手裝滿了磚頭。到了第二天的時候,孫嘉淦便大搖大擺地輜重浩蕩啟程回家。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的是,有好事者給皇帝舉報了,稱孫嘉淦平常裝清廉,實際也是個貪墨官,原因在於他回鄉的時候金銀財寶帶了好幾騾車。皇帝一聽,自然就不高興了,立馬派人前去徹查。

於是,孫嘉淦走到半路的時候便遭到檢查,但是檢查者卻發現這是一個烏龍。此事一經彙報,皇上很是感動,更是覺得國家不能虧待這樣一個好的官員,於是便命令沿途官府以真金實銀換下了孫嘉淦箱子里的磚頭,算是重重賞了他一筆。

參考資料:《清史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風起念 的精彩文章:

他是明朝「大師」,降清後又反清,亡國後不敢投湖自盡卻怪水太涼
他是李自成手下第一猛將,強行霸佔陳圓圓後,他還諷刺李自成是賊

TAG:無風起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