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這是千古以來儒家談修養、佛家講修行最重要的中心

這是千古以來儒家談修養、佛家講修行最重要的中心

這是千古以來儒家談修養、佛家講修行最重要的中心

本文摘錄自 《孟子與公孫丑》

人要想真正改變自己的命運,不是靠他力,不是靠上帝、佛、菩薩,是靠自己「自求多福」,這是破除一切迷信的真言。人,只要努力,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穫。你感覺這個社會對你不適合,哪個朋友與你處不好,都是自己的原因。所以先反求諸己,反省自己,不要怨社會、怨朋友,要嚴格檢討自己,找出原因,這就是「自求多福」。如果自己不先反省,而先怨社會、怨朋友,又有什麼用?反而會「自求其禍」了。

孟子說:「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這幾句話是重點,要特別注意。這是千古以來儒家談修養、佛家講修行最重要的中心。他說,行仁道的人和射箭一樣,拉弓射箭的人起碼先要把自己的姿勢端正好,然後才把箭射出去。可是當一箭發出去以後,不能射中紅心的話,對於比你射得好的人,絕對不可以產生怨恨,要自己反省為什麼不能勝過別人。自己好勝、好強,並不算錯,但是不能因別人勝過自己就怨恨別人,而要反求諸己。做任何學問,也都是如此。孟子一再強調反求諸己,是儒家修養學問的中心,也是佛家修行的要點。一切都反轉來,要求自己,反省自己,檢討自己;不是要求別人,更不是要求環境。

這一點,也就是仁術的道理。如果知道四端是善行,是好的,明知道而做不到,那就要在起心動念以及日用平常之間多加檢點。修養不夠的話,就會有時慈悲,有時不慈悲。譬如有的人看見乞丐動了慈悲心,要拿錢給他,最初拿十塊錢出來,想想太多了,於是換成五塊錢,在丟給他時,心裡已經有了討厭的味道。也有時候,我們對別人的要求,前面七八次或許都能答應他,但是到第九次感到有點煩了,第十次就根本不理他了。這也要自己好好反省,究竟一開始就不應該輕易許諾呢?還是應該有始有終地持續下去?又如有人自己財力並不十分充裕,但是看到孤兒可憐就想收養他;但是有人則認為不要自討苦吃,不必直接收養,可以給沒有孩子而喜愛孩子的家庭去收養,假手有充足能力的人去做,就更徹底、更妥當了。這是「術」的問題,是方法的問題,這也就是仁術的道理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虛雲老和尚三十張珍貴照片與墨寶 記錄晚年側影
養生文化:下午三四點犯困,多是膀胱經陽氣衰弱,氣血不足!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