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中國青少年可以參加哪些數學競賽?

中國青少年可以參加哪些數學競賽?

中小學生數學競賽的目的是為了鼓勵青少年啟發數學思維,發現數學之美,同時開拓國際視野,發現精英人才。但中國近幾年盲目培訓青少年奧數,把數學競賽和升學考試綁上塊了,不光給廣大學生增加學業負擔,更重要的是破壞了這些賽事的初衷和推廣。數學競賽本身沒有錯,錯的是那些拿他用來考重點的人。

有人還記得柳智宇這位天才少年嗎?(現在應該稱之為賢宇法師),2006年的IMO上舒爾茨和柳智宇相遇,雖然都拿到了金牌,但舒爾茨並不是滿分,而柳智宇是滿分。

2018年8月1日,國際數學家大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菲爾茲獎獲得者揭曉,舒爾茨赫然在列(菲爾茲獎是數學界最高獎項)。而且舒爾茨是目前最年輕的菲爾茲獎獲得者。

這未免有些可惜,賢宇法師為啥出家了不得而知,我們了解到的是,一個對數學有著極大的興趣,而另一個或許背負著別人給的競賽壓力。

中國青少年可以參加哪些數學競賽?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彼得舒爾茨

在ted上有他的演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一、中國奧林匹克數學選拔賽

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

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是在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的基礎上進行的一次較高層次的數學競賽。1985年,由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四所大學倡議,中國數學會決定,自1986年起每年一月份舉行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後又名中國數學奧林匹克(Chinese Mathematical Olympiad,簡稱CMO)

競賽活動性質為社會公益性活動,活動目的是為培養廣大少年兒童學習數學、熱愛數學的熱情與興趣,活動組織分三個部分:

1, 各地區分賽(海選賽、晉級賽)主要體現廣泛參與性,通過大範圍的獎項設置比例,鼓勵與激發大多數參賽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實現賽事活動的廣泛社會意義。

2, 每年一次舉辦的全國總決賽主要體現賽事的高端精英選拔,將全國各地分賽區競賽中,成績優異的選手,集中在一起進行競賽、展示、合作等相關交流活動,其活動意義不僅選拔優秀的中國集訓隊選手備戰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世界總決賽,也會強化國內少年兒童數學思維培養與奧數早期教育的教研、教學交流,同時啟發與拓展各地精英學生的個人進步與成長。

3, 通過全國總決賽的選拔,各個年級組中前五名選手,共計35名精英選手,將進入(中國區)集訓隊,通過封閉式的強化學習與訓練,培養與選拔每個年級最優秀的選手組成中國區代表對出戰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世界總決賽,展示自我,為國爭光。

競賽活動性質為社會公益性活動,活動目的是為培養廣大少年兒童學習數學、熱愛數學的熱情與興趣,活動組織分三個部分:

1, 各地區分賽(海選賽、晉級賽)主要體現廣泛參與性,通過大範圍的獎項設置比例,鼓勵與激發大多數參賽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實現賽事活動的廣泛社會意義。

2, 每年一次舉辦的全國總決賽主要體現賽事的高端精英選拔,將全國各地分賽區競賽中,成績優異的選手,集中在一起進行競賽、展示、合作等相關交流活動,其活動意義不僅選拔優秀的中國集訓隊選手備戰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世界總決賽,也會強化國內少年兒童數學思維培養與奧數早期教育的教研、教學交流,同時啟發與拓展各地精英學生的個人進步與成長。

3, 通過全國總決賽的選拔,各個年級組中前五名選手,共計35名精英選手,將進入(中國區)集訓隊,通過封閉式的強化學習與訓練,培養與選拔每個年級最優秀的選手組成中國區代表對出戰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世界總決賽,展示自我,為國爭光。

二、國際奧林匹克競賽

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創辦於1959年有「數學世界盃」之稱,每年舉辦一次,由參賽國輪流主辦。目的是為了發現並鼓勵世界上具有數學天份的青少年,為各國進行科學教育交流創造條件,增進各國師生間的友好關係。

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是國際科學奧林匹克歷史最長的賽事,是國際中學生數學大賽,在世界上影響非常之大。中國自1985年起參加IMO,共有19次總成績排名第一。

2015年7月,在泰國清邁舉行的第56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上,美國隊破天荒地擊敗了老牌勁旅中國隊,拿到了第一名。

註:中國自1992年到2014年最多隔一年不是冠軍,但從2015年至今已經隔了五年無緣冠軍。

三、華杯賽

中國青少年可以參加哪些數學競賽?

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簡稱「華杯賽」)是為了紀念和學習我國傑出的數學家華羅庚教授,於1986年始創的全國性大型少年數學競賽活動,由中國少年報社(現為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中央電視台青少中心等單位聯合發起並主辦的,目前廣東省惠州市人民政府、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新浪網、中國工業合作協會等單位為 「華杯賽」的主辦單位。

「華杯賽」是以教育廣大青少年從小學習和弘揚華羅庚教授的愛國主義思想、刻苦學習的品質、熱愛科學的精神;激發廣大中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開發智力、普及數學科學為宗旨的活動。31年來,「華杯賽」已成功舉辦了二十二屆賽事和六屆「精英賽」活動,全國有包括香港、澳門、台灣在內的100多個城市和地區,4000多萬少年兒童參加了比賽。「華杯賽」已成為了教育、鼓舞一代又一代廣大青少年勇攀科學高峰和奮發向上的動力,深受廣大學生、教師、家長的喜愛。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蒙古國、美國等國家也先後派隊參加。

「華杯賽」一貫堅持「普及性、趣味性、新穎性」相結合的命題原則。「華杯賽」主試委員會彙集了一大批經驗豐富的、以華羅庚教授的學生為主的命題專家。「華杯賽」賽製為每年一屆,每兩年舉辦一次總決賽,沒有總決賽的年份舉辦「國際精英賽」。

四、走美杯

「走進美妙的數學花園」中國青少年數學論壇活動是一項面對小學三年級至初中二年級學生的綜合性數學活動。通過「趣味數學解題技能展示」、「數學建模小論文答辯」、「數學益智遊戲」、「團體對抗賽」等一系列內容豐富的活動提高廣大中小學生的數學建模意識和數學應用能力,培養他們一種正確的思想方法,使廣大青少年在生動有趣的數學學習中感受到陳省身先生所說的「數學好玩」、「數學之美」和「數學是有用的」,實現從「學數學」到「用數學」過程的轉變,從而進一步推動我國數學文化的傳播與普及。

「走美杯」作為數學競賽中的後起之秀,憑藉其新穎的考試形式以及較高的競賽難度取得了非常迅速的發展,近年來在重點中學選拔中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活動內容

▲趣味數學解題技能展示

▲優秀數學建模論文答辯

▲數學益智遊戲比賽(個人賽、團體賽)

▲數學發現之旅

▲團體對抗賽

走美杯的內容創新,格式新穎,個人覺得學生有餘力的話參加一下也是不錯的哦,未來的數學教育也應該想這些新的模式學習,特別是數學建模,團隊合作。

五、希望杯

中國青少年可以參加哪些數學競賽?

圖片來自官網

中國青少年可以參加哪些數學競賽?

左起:周國鎮、徐偉宣、梅向明、王壽仁、組振銓、計雷

「希望杯」邀請賽自1990年以來,已經連續舉行了二十八屆。27年來,主辦單位始終堅持比賽面向多數學校、多數學生,從命題、評獎到組織工作的每個環節,都圍繞著一個宗旨:激發廣大中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的自信,不斷提高他們的能力和素質。這一活動只涉及小四、小五、小六、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八個年級,不涉及高三,不與奧賽重複,不與中考、高考掛鉤,不增加師生負擔,因此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

該競賽一直受到原國家教委的肯定,並被列入原國家教委批准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的名單中,同時愈來愈多的數學家、數學教育家對邀請賽給予熱情的關心和支持。到第十屆為止,參賽城市已超過500個,參賽學生累計598萬餘人。「希望杯」全國數學邀請賽已經成為中學生中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學科課外活動之一。

六、迎春杯

「迎春杯」是北京市的一項傳統中小學賽事,開始於1984年,首屆杯賽是由北京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研究部主持,由北京市數學會協助,中小學數學教學報承辦。「迎春杯」數學競賽對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起,發現優秀的數學特長生,推動北京中、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等主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2001年,「迎春杯」數學競賽更名為「迎春杯數學科普日」。

2013年更名為」數學花園探秘"科普活動。2015年在成都大規模開展。

2018年,受到教委減負通知,從2019年起,迎春杯正式停辦,將改為信息學考試,ACM-ICPC。

2018年十二月,因場地協調原因,2019年ACM-ICPC活動暫停一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