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美談判往事之飆戲

中美談判往事之飆戲

中美貿易談判從1980年代的蜜月期談到1990年代的碰撞期,終於在新千年到來之前塵埃落定,而飆戲是為了拿到更多的談判籌碼,背後是雙方都想達成協議的意願。

作者 | 戴老闆

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日美貿易戰正如火如荼,美國祭出了大殺器301條款(編註:該條款授權美國貿易代表可對他國的「不合理或不公正貿易做法」發起調查,並可在調查結束後建議美國總統實施單邊制裁,包括撤銷貿易優惠、徵收報復性關稅等。由美國自身發起、調查、裁決、執行,具有強烈的單邊主義色彩。)以應對不斷擴大的對日貿易逆差。當時中美貿易逆差已經露出苗頭,有了日本的前車之鑒,美國人的焦慮溢於言表,媒體聲稱大人小孩平均每人有三個中國玩具。

有趣的是,中國人跟美國人進行貿易談判,對方的代表似乎大部分都是女性,而且無一不「強悍跋扈」——比如1992年中美301調查談判的卡拉·希爾斯(Carla Hills)和1999年入世談判的巴舍爾夫斯基(Charlene Barshefsky)——總被國內媒體贈予「鐵娘子」的一品誥命封號。

1992年10月10日,是中美301調查談判的最後一天,上午還按部就班風平浪靜,午飯過後,首席貿易代表Carla Hills的副手就開始大聲嚷嚷,說Carla Hills 3點就要去歐洲出差,你們中國人要是還不肯讓步,Hillis就不會出席接下來的會議,談判就不要談了。

中國首席談判代表佟志廣態度謙遜,言辭婉轉,溫和地告訴美國人:不談拉倒。

不僅如此,佟志廣要求在談判記錄寫入:美方中止談判。然後說道:如果沒有其他事,是不是我們就對媒體宣布談判結束了?會場一片寂靜,對方副代表退出會場去請示,過了一會回來說,Hills推遲了動身,4點半再走。中方代表團成員們自然是齊聲呵呵。

而實際上,Hills一直到當天夜裡11點45都沒走——中美談判歷史上,這種場景特別多,代表們一言不合就飆戲。

1991年美國兩次對中國發起了301調查,4月針對知識產權,10月針對市場准入,並且宣稱如果不能在1992年年底前達成協議,就將針對39億美元的商品發起懲罰性關稅。

貿易戰從來都是需要救火隊長的,在時任外貿部長李嵐清心中,佟志廣是不二人選。

當時佟志廣在中國最大的外貿企業華潤當總經理,既懂國際貿易,又了解美國情況。接到要他回北京的電話,他還以為是要回去述職。沒想到李嵐清部長跟他說:「國務院研究過了,認為你是『美國通』,現在中美貿易談判要開始了,決定由你帶隊去。」

佟志廣有點懵:「能不能給我點時間準備一下,我連談什麼都不知道。」李嵐清給他鼓氣:「你這是老兵新傳,趕緊上路吧。」?飛往華盛頓的18個小時里,佟志廣一直在看資料。他深知此番事關重大,給自己定下的宗旨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和經濟、貿易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佟志廣確實是擔此重任的不二人選。他先在中國外經貿大學攻讀國際經濟、外貿和英語,後來又去孟買大學學習英國文學。在美國生活了4年的佟志廣也熟悉美國社會文化,在美國商界頗有人脈——可口可樂能引進中國,他起到了關鍵作用。

當時美國的談判代表都是律師出身,貿易和稅務知識比不上佟志廣專業。佟志廣給自己打氣:我是珠穆朗瑪峰,他們是小山丘。

這話一語雙關。美方貿易談判代表Carla Hills的姓就是山丘的意思。但Hills並不容易對付,她是奉行強硬外貿政策的老布希的手下悍將,在1992年,她剛剛領導了對日貿易談判的重大勝利,歐洲國家也曾在她手中吃過大虧,遠比在人民大會堂前摔跤的撒切爾夫人難搞定。

當時,國內對於這種國際貿易摩擦也沒有形成足夠重視。有關部門出了一本官方書籍,宣傳勞改產品出口已經達到20億美元——實際上還不到1億美元——而被美方揪住不放,這簡直讓人懷疑,多年後,美國人制裁中興通訊的關鍵證據是不是在百度文庫上找到的。

談判的最後時間設在10月10日,佟志廣帶著一份有針對性的41億美元反報復商品清單,提前一個星期來到了華盛頓。抵達之後,白宮和國務院主動與中方代表團約談,超規格的禮遇和時任國務卿貝克藝術的講話,讓熟稔美國政治環境的佟志廣很快就意識到:局面有利於中國。

背後的原因恐怕不在貿易本身,而是因為10月11日老布希總統和柯林頓有一場電視辯論會,布希政府很需要中美談判成功。

因此佟志廣決定抬高談判的姿態,爭取更大的利益。這才出現了在10月10日談判當天下午,美方威脅要離場時佟志廣的氣定神閑。

談判一直到深夜11點45分,Hills才正式露面。按照雙方聲明,12點前無法達成協議就意味著貿易戰打響了。留給中方代表團的時間只有不到20分鐘,但佟志廣仍堅持兩點:放鬆對中國高技術產品的出口限制和美國堅定支持中國復關。死活都不肯鬆口。

當時做記錄的工作人員在桌子底下踢了佟志廣一腳,提示他中央給的談判額度才用了1/3。佟志廣不為所動,他經歷了無數貿易談判,知道國際談判中有慣例,如果雙方還想接著談,最後時刻可以把表給停了,多熬一刻就是給國家爭取了利益。

最後美國人綳不住了,Hills在請示了白宮後,將佟志廣的要求原封不動寫進協議:「美國堅定地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早日加入《關貿總協定》。」

走出談判樓,面對記者們如繁星一般的閃光燈,佟志廣興奮地用英文向世界宣布中美簽署了《市場准入諒解備忘錄》,並且回答了媒體的相關問題。他開啟了中國高級領導直接用英文談笑風生的先河。

1990年代初的談判,中美一直在反覆拉鋸,儘管取得了一些階段性勝利,但在美國的重重阻撓下,原本希望在1994年年底前復關的願望仍然沒能實現。到了1999年11月,中國入世已經到了衝刺階段,新一輪談判在北京東長安街2號的外經貿部舉行,代表們早已筋疲力盡,但談判桌中間的障礙仍然重重。

這次美國代表團負責飆戲的是新的首席談判代表巴爾舍夫斯基。11月14日凌晨4點,她的副手約見龍永圖,聲稱「雙方分歧越談越大」,沒必要繼續談了;一個小時後,美國代表團把行李搬上了停在王府飯店門口的專車,看樣子要一走了之。但在車隊即將出發之際,美國人似乎又突然「改變」主意,把車上的行李一個接一個地搬了下來。在王府飯店門口演足戲之後,喜歡佩戴精緻絲巾的巴爾舍夫斯基在凌晨5點再次回到談判桌前。

談判中的激烈鏡頭也很多。12日,白宮首席經濟顧問斯珀林(Gene Sperling)神態誇張地怒吼,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中國將「never、never、never、never、never、never」加入世貿,時任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當場反擊:「中國人害怕外國人發火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在14號下午的談判中,這種表演到達了高峰。巴爾舍夫斯基下了最後通牒——要在出訪歐洲的柯林頓到達歐洲前達成協議,否則便中止談判,留給中國的時間只有不到24個小時——然後,美方代表團的車隊從側門徑直離開。

後來朱基跟巴爾舍夫斯基說*:「……此後你們就失蹤了。我非常擔心,我怎麼向柯林頓總統交代呀?看過電影《人間蒸發令》嗎?你們蒸發了。」

當然,飈戲是為了拿到更多的談判籌碼,背後是雙方都想達成協議的意願。談判結束後,巴爾舍夫斯基放下了平時的矜持和高冷,跟斯珀林一起躲在外經貿部二樓簽字室旁邊的一個女廁所里,撥通柯林頓的電話,興奮地說:「總統先生,世界上最艱難的談判結束了。」

中美貿易談判從1980年代的蜜月期談到1990年代的碰撞期,終於在新千年到來之前塵埃落定。而在中美談判落錘的666天之後,9·11事件爆發,美國戰略全面轉向反恐,中國迎來了難得的戰略機遇期。等到中美談判再次登上新聞頭條時,已是滄海桑田。

*參考資料:《朱鎔基講話實錄》,朱鎔基,2011年

本文版權歸第一財經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戴老闆

可能是2018年最網紅的財經自媒體寫作者

/前通信行業分析師/自稱花木路王寶強

代表作:

聯想和華為的1994年/中國芯酸往事/世間已無明斯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周刊 的精彩文章:

全球科技領袖,見證科技領域的新變革

TAG:第一財經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