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數據分層多樣化趨勢已現,異構存儲勢在必行

數據分層多樣化趨勢已現,異構存儲勢在必行

數據量的爆炸性增長帶來了旺盛的存儲需求。根據有關機構的研究數據,2018年新增數據量為7.6ZB,年增幅為30%。海量的數據需要更多的存儲空間,使得存儲成為很多企業IT運維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剛性支出。如何在滿足業務需求的同時降低存儲支出,也成為很多企業IT部門的一個重要課題。

好在存儲技術的不斷進步為這個問題的解決或者至少是部分解決提供了可能,數據的分層存儲就是解決方案之一。近幾年,NAND和3D XPoint技術不斷成熟,企業在常規內存、硬碟和磁帶庫之外可以選擇SSD和傲騰等新存儲介質,這也使得前些年提出的數據分層存儲在今天有了更為現實的意義。

新技術支持下的數據分層存儲

企業IT系統需要處理的數據很多,但並不是所有數據都是一樣重要。比如,並不是所有的數據都需要實時處理,或者是持續需要實時處理。根據數據處理的頻度和重要程度,數據被分成三種:有些數據需要頻繁讀取,這就是熱數據;很多數據只是記錄下來很長一段時間才可能再去看,這叫冷數據,介於兩者之間是溫數據。不同應用場景里的數據有不同特徵,我們不能用一種技術滿足這些數據的存儲需求。分層存儲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提出的。

分層存儲也稱為層級存儲管理(Hierarchical Storage Management),就是將數據存儲在不同層級的介質中,並在不同的介質之間進行自動或者手動的數據遷移、複製等操作。在SSD、 SCM(Storage Class Memory)出現之前,可選擇的存儲介質不多,主要是DRAM、磁碟和磁帶庫,而隨著SSD、SCM的出現,特別是傲騰的出現,存儲介質的選擇趨於多樣化,也就讓分層存儲變得複雜起來,不同的選擇可能導致結果非常不同。

「數據分層就需要異構存儲,也就是說對於不同數據層,存儲方式和存儲介質也會不同,這部分現在有很多創新。」英特爾公司中國區非易失性存儲事業部總經理劉鋼表示。

英特爾就是存儲技術創新的主要推動者,近年來有兩項令人矚目的技術創新:一個是針對大容量的溫數據,有最新的64層QLC 3D NAND存儲,主要特點是低成本、高密度。另一個針對熱數據,有傲騰系列產品,主要特點是低延遲、高性能、高耐用性和高服務質量。

其中,傲騰是英特爾給存儲行業帶來的一大創新。與傳統NAND SSD相比,傲騰是一種全新的存儲技術。傲騰採用與NAND完全不同的存儲介質,傲騰的讀寫和插入方面跟NAND也完全不同。比如,NAND是按照頁讀寫塊,進行垃圾回收和數據遷移,傲騰讀寫方式是按位元組來的。

劉鋼介紹說,傲騰的新存儲介質和新的讀寫方式給用戶帶來四大好處,即高耐用性、低延遲、可預測的快速服務以及突破性的性能。尤其是低延遲更是傲騰的一大特性,使得傲騰成為內存的補充,也讓SCM變得真正落地。

據介紹,企業可以有幾種使用傲騰的方式:第一種稱為傲騰數據中心級持久內存,採用與常規內存一樣的DIMM介面,與傳統DRAM一起作為內存用;另一種稱為傲騰數據中心級固態盤,既可以利用其高性能來作為內存和普通SSD之間的緩存,也可以通過搭配Intel Memory Drive Technology(英特爾內存驅動技術)作為DRAM的擴展內存來使用。

數據分層多樣化趨勢已現,異構存儲勢在必行

與傲騰主要面向熱數據不同,3D QLC非常適合存儲溫數據。QLC固態盤密度遠超硬碟,一個2.5寸的盤就能存儲8TB甚至16/32TB,從而在1U的伺服器里實現1PB的存儲容量。劉鋼介紹,對QLC的期望是它能夠在溫數據層代替硬碟。

數據分層多樣化趨勢已現,異構存儲勢在必行

更低成本 更好性能

英特爾的64層QLC SSD與傲騰的組合實現的分層存儲可以為企業解決存儲問題帶來很高的性價比。它不僅提高了性能,而且還降低了成本,甚至提高了總的容量。「因為我們採用了異構存儲,讓傲騰發揮它低延遲、高性能的優勢,讓QLC發揮它的低成本和高密度的優勢,所以這個組合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劉鋼說。

來自各方面的數據也顯示了這種組合的優勢。浪潮曾對傲騰+QLC SSD的組合與TLC SSD做過對比測試。據浪潮存儲產品線總經理李輝介紹,在同樣採購成本的前提下,傲騰+QLC組合容量能提升2.9倍,時延能降低52%,IOPS能提升3%。如果從同樣性能的角度來看,傲騰+QLC同樣勝出。傲騰+QLC組合容量能提高2.9倍,延遲降低52%,成本降低9.1%。

同樣,VMWare提供的測試數據也表明,用傲騰作為VSAN的存儲,可以大幅度提高性能,讓成本不增反降。

實際上,市場已經給出了積極響應。傲騰已經在很多企業落戶,一些雲服務商也採用傲騰來提升性能、改善客戶體驗。比如,阿里雲就在其POLARDB上採用了傲騰作為緩存來提升資料庫的訪問數據,將性能提升了3.8倍,青雲也在用傲騰來加速硬碟存儲。

值得一提的是,不止是存儲介質的創新,英特爾還與合作夥伴一起在推動存儲技術的創新,比如軟體定義存儲。

劉鋼說,英特爾是軟體定義存儲的大力倡導者。軟體定義存儲最重要的兩個優勢是開放性和創新性。開放性讓我們可以不必依靠傳統昂貴的技術,不必依靠單一廠商供應,一個標準的硬體就可以讓你實現軟體定義存儲的基本硬體架構;創新性就是它能最快集成和擁抱最新的技術發展,無論是處理器技術還是存儲技術。

「數據存儲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相對滯後於計算,表現在存儲有相當多的瓶頸,所以我們需要從軟體和硬體的角度進行推動,提供創新性的技術和方法,英特爾作為一家偏向硬體的公司,也在同時推動。」劉鋼表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頂網 的精彩文章:

Computex2019:從XPS看戴爾創新,走在用戶之前的靈感與設計
AI和自動化如何提高機構生產力?福布斯理事會分享13招

TAG:至頂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