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朝的耳環最有辨識度,是我們在《延禧攻略》里看到的一耳三鉗!

清朝的耳環最有辨識度,是我們在《延禧攻略》里看到的一耳三鉗!

我的耳洞是在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家嬸嬸帶我去一個賣耳飾的小商鋪打的,那時候是無痛打耳洞,用一把類似槍的工具對準耳垂的中心位置用針型耳釘打進去的,只是那個人技術不好所以打偏了,然後我的耳洞兩邊都不一致,打的時候沒啥感覺,但是後面化膿之後痛不欲生,折騰好幾個月才總算有耳洞了。

每個人關於打耳洞的經歷都是歷歷在目的,如果沒有耳洞那麼人生中也會缺少一些美麗,如果你沒有耳洞可以嘗試一下無痛打耳洞,體會一下戴耳環的感覺。

在清朝,滿族的女孩都是有三個耳洞的,從《延禧攻略》中各位妃嬪以及皇后娘娘的裝扮中就可以看出來,據歷史記載,乾隆皇帝曾經說::「旗婦一耳帶三鉗,原系滿洲舊風,斷不可已飾,聯選包衣佐領之秀女,皆帶一墜子,相沿至於一耳一鉗,則竟非滿洲矣,立即禁止。」

由此可見,在當時滿族女子佩戴耳飾的傳統是「一耳三鉗」,所以兩耳合計就是6件首飾,而當時佩戴珠寶也是有等級之分的,像東珠這樣珍貴的珠寶首飾也是需要有一定等級的人士才能佩戴的,所以首飾更是身份的象徵。

耳飾的存在有悠久的歷史,在古代上至皇室貴族,下至平民老百姓,紛紛都穿耳洞佩戴耳飾,無論是女人還是男人都是可以佩戴耳飾的,只是男士多數都是一個耳洞,而在耳飾上也是有很明顯的區別的。

耳飾的款式也是根據時代背景而變化的,在清朝以前多數耳環都是成對的,這種一耳三鉗的耳環出現也是因為民族文化,滿族人的祖先是女真族,女真人天生就喜歡佩戴飾物,不僅頭飾十分華麗,戒指、手鐲、耳環都和漢族是有區別的。

因為女真族信奉的是薩滿教,薩滿教則認為人有命魂、真魂、遊魂這三魂,其中當屬遊魂是最為活躍的,可以不受困於人體而存在,所以需要耳環作為靈物來護衛遊魂,如此一來耳環就不僅是裝飾的作用,還兼具功能性,這一耳三鉗很可能就是源自於這樣的宗教信仰,也正是因為文化所在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美麗。

在明朝末期,努爾哈赤統一女真族各部後,從馬背上打下了江山,建立起滿洲的政權,建都在今天的北京後,這個一耳三鉗的習俗也就成為清朝宮廷的佩戴耳飾的風俗,在女孩出生後不久女孩就要在耳垂上紮上三個耳洞,成為一種必然,長大後便可以佩戴一耳三鉗的耳環。

只是耳環的材料是隨著自己的位份而變化的,這個位份也是由自己的地位來決定的,耳環的變化見證一個女子身份的轉變,尤其是從宮女晉陞為貴妃之路,看服裝和首飾就能見證她的身份變化。

在古代,窮苦人家的女兒只有戴針線繩的耳環,而稍微好一點的人家可以戴銅製的耳環,一般的人家戴的是銀耳飾,只有富貴人家才有金、玉翠的耳飾,而帝王家戴的就是東珠、珊瑚、彩寶等等貴重的耳飾。

這三個耳環的質地,貧富之間有很大差別。富貴人家的女子戴金、玉翠耳飾,一般人家的女兒還能戴銀耳飾,但貧苦人家就只能戴銅圈了,甚至用彩色針線繩充當耳環的。

佩戴三鉗耳飾的習俗隨著清朝的結束而不在盛行,但是在東北一些滿族聚集的地方,仍然可以見到一些老年的婦女佩戴這一耳三鉗的耳環,可見民族的文化還是會紮根的,只是現在文化也在斷層了,如果只是作為一種好看的裝飾,當然如果喜歡也可以佩戴,畢竟這是一種復古的風俗文化。

首飾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而每一顆珠子和每一個紋飾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這也是我們可以看得見的宮廷文化,欣賞之餘也需要懂得為什麼而佩戴就更完美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GIC珠寶鑒定師媛媛 的精彩文章:

林允佩戴的驅蚊手環那麼時尚,堪比蒂芙尼手鐲,佩戴蚊子不咬了!

TAG:GIC珠寶鑒定師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