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有的皇帝稱作「帝」,有的皇帝稱作「宗」?

為什麼有的皇帝稱作「帝」,有的皇帝稱作「宗」?

古代有一定身份的人死了,大家是要對他蓋棺論定一下的。

這出自周朝,他們把商擊滅之後,開始著手給兩個先王擺功,一個誇為「文」,一個稱為「武」,也就是所謂周文王和周武王。這個做法叫「謚」。

從西周開始,人們就有了起謚號的制度。謚號的作用,是給統治者的一生行為蓋棺論定,也就是對這個人的一生做一個總結,有好有壞。

因為謚號的作用,秦朝統一六國,秦始皇高冷地說了一句:我們不要這破玩意——所以秦始皇和秦二世是沒有謚號的。

到了劉邦建立漢朝,也高冷地說了一句:我才不學秦始皇呢——於是又恢復了謚號的制度。從那時候起,皇帝們又開始有謚號了。

漢代恢復了謚號,但慢慢變了味,再差的王也可以得美謚。綜觀西漢一朝,就沒有被冠上惡謚的皇帝,諸侯得惡謚的倒不少,比如謀反的淮南王劉長,全稱為「淮南厲王」。這當然是諸侯王的權威不夠,無法阻止中央對自己褒貶的緣故。

到了唐朝,大家總覺得用簡單的幾個字來總結實在說不完皇上的豐功偉績。於是,謚號的字越來越多,比如李世民的謚號就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趙匡胤的謚號就「太祖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最喪心病狂的應該是努爾哈赤的謚號,「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由於謚號字多不好說也記不住,為了方便,接著發明了廟號。

廟號是皇帝家族供奉於太廟時,對先人的稱呼。但是,廟號不是每個皇帝都有的。在漢朝時,沒有真正的豐功偉績,是沒有資格享有廟號的。劉邦的「高」字是謚號,明明要叫漢高帝,或者用廟號叫漢太祖。

到了後來,皇帝們為了尊敬先人,不再過於計較是否有功績了,所以皇上們都有了廟號。而廟號里的字,也是有褒貶的不同含義的。

即使是廟號也分兩種格式,有的稱祖,有的稱宗,二者有何區別?

一般,開疆拓土的皇帝才有資格稱祖,所以大部分祖都是開國皇帝,或高祖,或太祖。

到了後來,皇帝們也開始遵守廟法,祖字也不再泛濫,只有確實有不世功業的皇帝才能稱祖。如忽必烈,打下三千多萬平方公里土地,蒙古鐵蹄踏到東歐,曰元世祖;如順治皇帝,在位時女真人入關一統中原,曰清世祖;如康熙皇帝,文治武功,《清史稿》稱他「雖曰守成,實同開創焉」,故曰清聖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不吃炒菜,不食海鮮,宋朝人最喜歡吃什麼?
人算不如天算,馮玉祥為何鬥不過蔣介石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