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軟媚無骨,還是超拔精妙?學趙孟頫行書,選對路才能避開坑

軟媚無骨,還是超拔精妙?學趙孟頫行書,選對路才能避開坑

人們常說書品即人品,常常是書以人貴,也會因人廢書。但是藝術畢竟可能超越政治、民族、宗教甚至國家,它的美為人類所共賞。

元代著名書法家趙孟頫,便是這樣一個典型。雖然歷代對他的政治立場多有爭議,但他筆下的書畫,卻贏得了世人廣泛的認可,並引領風氣數百年。

趙孟頫的字,一般人認為就是「美」,平心而論,趙體確實把漢字寫到了極致,他對於字形變化的追求不僅在顏柳歐之上,甚至不少字的結體比二王亦有過之。看他的字能有一種美的享受,這是普通人乃至書法外行也喜歡他的原因。

軟媚無骨,還是超拔精妙?學趙孟頫行書,選對路才能避開坑

趙孟頫《妙嚴寺記》

但是,趙孟頫的字也被很多人批判,說「趙字媚俗,綿柔無骨」,對於喜歡趙體、正在學習趙體的書法愛好者們來說,常常也只能表示無奈。更有些人,在臨摹趙體書法的時候,也把趙體寫得「軟綿無力」。

那麼,趙體書法真的如大家所評判的那般媚俗無骨嗎?關於這一點,以及在趙孟頫書法的學習上,我們與習初堂創始人、當代青年書家代表人物——王義軍老師進行了一次較為深入的探討,希望能為你帶來一些新的感悟。

軟媚無骨,還是超拔精妙?學趙孟頫行書,選對路才能避開坑

王義軍,1978年出生於安徽宣城,2003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篆刻專業,取得本科學位,同年入川音美術學院任教。2016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史專業,取得博士學位。現為川音美術學院國畫系副教授。書法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等機構收藏。2016年創辦習初堂,立足傳統經典法帖,與學員共同研習書法、傳播書學理念。

2004年10月首屆全國青年書法篆刻展獲獎

2004年10月全國第五屆楹聯書法展二等獎

2005年9月全國第二屆扇面書法藝術大展金獎

2005年12月四川省第四屆書法篆刻展一等獎

2006年12月全國首屆行書展二等獎

2006年12月全國首屆草書展一等獎

2006年12月四川省委宣傳部巴蜀文藝獎一等獎

2007年10月應邀參加「首屆中國書壇蘭亭雅集42人展」,並通過答辯成為「蘭亭七子」之一

2007年12月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展提名獎

2008年6月2008·林散之獎書法雙年展林散之獎

2009年11月第六屆巴蜀文藝獎二等獎

2011年4月應邀參加「第二屆中國書壇蘭亭雅集42人展」,並通過答辯,再度被評為「蘭亭七子」。

軟媚無骨,還是超拔精妙?學趙孟頫行書,選對路才能避開坑

軟媚無骨,還是超拔精妙?學趙孟頫行書,選對路才能避開坑

王義軍老師作品 《臨趙孟頫題跋數則》

墨池:王老師您好,請問一下,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寫趙孟頫的?

王義軍:我學趙孟頫比較少,也比較晚,主要是最近幾年。我的取法範圍大致以宋為分水嶺,早些年,只學晉唐經典,兼及北宋諸家,南宋以後幾乎一步不窺。四五年前,我寫了很多楷書,有朋友以為受趙孟頫影響較大,其實那時候我還不太學趙,只是偶爾參考一下而已,之所以看起來像趙孟頫,是由於取法智永和《伯遠帖》《蘭亭序》的原因。但這個朋友的看法讓我很警惕,就是說趙字中的某些元素,可能會在不自覺間對我們產生影響。

墨池:是因為趙孟頫學的是二王一路,您同樣是取法這一脈,因此趙孟頫給大眾的一些印象也被朋友帶入到您的作品中,從而有了您的作品會像趙孟頫這樣的錯覺,是這樣嗎?

王義軍:沒錯。

軟媚無骨,還是超拔精妙?學趙孟頫行書,選對路才能避開坑

王義軍老師作品 《遵生八箋一則》

墨池:那您後來因為什麼開始涉及趙孟頫了呢?

王義軍:近幾年我偶爾寫趙,楷書、行書都有,不過並不是將他作為主要取法,只是豐富自己的書寫體系而已。我對傳統經典心有敬畏,但同時在學習中有一個習慣,就是懷疑。冷靜觀察,方可大膽落筆。

我們在書寫中出現的任何方向,都可能通往康庄大道,但也完全可能是個陷阱。我對書寫中的愉悅、熟練常常保持警惕,習慣從旁觀者的角度對此加以審視。

軟媚無骨,還是超拔精妙?學趙孟頫行書,選對路才能避開坑

王義軍老師作品 《遵生八箋二則》

墨池:關於大家對趙孟頫書法的「媚俗」的評價,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王義軍:趙字媚俗,這是明清以來的常見議論。這一論調也並非毫無道理,正好提醒我們在學習趙書時,要有所警惕。相對於此前書史中的諸位大家,趙孟頫的作品與世俗審美確實要更為接近。

但這並不影響趙孟頫作為一代大家的高度,也不影響我們對趙字的學習,或者也可以反過來說,正是這種看似平常,實則矛盾暗藏的書寫樣式,成就了他的高度。須知趙孟頫對於古法理解至深,其點畫間的韻味是極為豐富。

學習者之所以不得其要,筆下或纖弱、或圓熟、或平、或俗,往往都是由於臨摹不精、淺嘗輒止帶來的。

纖弱者,是由於看不到松雪筆下的雄強勁健;

圓熟者,往往由於沒有高清印刷的字帖,理解不了趙字精熟中的強大控制力;

平,是由於看不到點畫中的奇崛變化,被表面的和諧誤導;

俗,則多出於對氣韻的麻木,只是將趙字視作漂亮的毛筆字,而不能感受到範本中超拔、清朗、渾厚、精嚴、靜穆、平和的種種意韻。

軟媚無骨,還是超拔精妙?學趙孟頫行書,選對路才能避開坑

王義軍老師作品 《遵生八箋一則》

墨池:您在墨池學院開設的《趙孟頫行書》課程馬上就要開課了。

王義軍:是的,6月15日晚上7點第一節課。

墨池:您能簡單介紹一下這次課程嗎?

王義軍:趙孟頫作品留存很多,這次課程上我選擇了其中較有代表性的二十餘帖,通過對這二十餘帖的分析、示範、講解,學書者對趙體行書可以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有了這種認識,在學習中便可以知己知彼,取捨進退,從容不迫。

軟媚無骨,還是超拔精妙?學趙孟頫行書,選對路才能避開坑

王義軍老師作品 《遵生八箋一則》

墨池:咱們平時學習書法,更多的是專註於某一個帖,但您這次課程涉及了20多個帖,是出於什麼考慮呢?

王義軍:所謂傳統,就是流傳的一個統緒,凡在這個統緒之中的,都有關聯。以往我們學習趙孟頫,普遍只側重一帖的臨習,這作為初學的一個階段,是行之有效的辦法,但我希望我們的課程不只是一家一帖的簡單講授,而能為學書者打開一扇窗,讓他看到更為開闊的書寫天地。學書,眼界非常重要,切不可將一件法帖、一個書家、一種書體孤立地看待,這個理念在我的楷行草課程中就已經表達過。

墨池:您的課程一直都在貫徹一點。

王義軍:是的,我從前年在墨池開設《楷行草精準臨摹》課程以來,每一門課程都有自己的考慮。一家一帖的講授方式,當然有其合理性,我去年也開設過孫過庭《書譜》課程。不過即便在《書譜》課上,我也會穿插一些其他法帖,比如王羲之《十七帖》和懷素《小草千字文》之類,這都是基於書理貫通的需要,這次趙孟頫行書課程也是如此。

軟媚無骨,還是超拔精妙?學趙孟頫行書,選對路才能避開坑

王義軍老師作品

墨池:您能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您的教學理念嗎?

王義軍:教學,關鍵在於啟發。一點一畫,斟酌反覆,並無不可,這一點在楷行草課程中我已經做過。但此類教學,適量即可,學書者自己要做的功夫,替代不得。我希望我們的課程不只是十天半月就告完結,不只有一年半載的有效期,而是可以伴隨學書者更為久遠的路程。

墨池:那再回到咱們這次趙孟頫行書的課程上,對20多個帖的講述,您是如何安排的呢?

王義軍:在整體思路貫通的前提下,每節課程都有各自的側重點。本次課程的分類和趙孟頫書寫的文本性質、書寫功用有很大關係,一個書家在不同的書寫要求下會有不同的風格表現。

比如詩文,作者會將它當作正式的作品來書寫,而手札,出於友朋之間交流的實用需要,往往會寫得比較隨意,偶然的因素也會比較多。

以這種歸類方式,有便於講授,更有便於學書者把握其不同類別的特點。在類別之下觀察趙孟頫行書,對他作品中所展示的豐富性、複雜性,更容易得來直觀的印象。

軟媚無骨,還是超拔精妙?學趙孟頫行書,選對路才能避開坑

王義軍老師作品

墨池:聽了您的介紹,真是越來越期待這次課程了。下面是課程介紹,喜歡趙孟頫行書的朋友們可以詳細了解一下:

軟媚無骨,還是超拔精妙?學趙孟頫行書,選對路才能避開坑

看到這裡,喜愛趙孟頫行書的你就不要再猶豫了,點擊下方按鈕參與課程,和王義軍老師一起,撥開層層屏障,探秘趙孟頫行書的真正面貌吧!

  1. 王義軍老師:楷行草精準臨摹課程
  2. 王義軍老師:米芾行書技法六講
  3. 王義軍老師:《書譜》精研課
  4. 6月15日19:00第一節課,在微信群內以語音+圖片+小視頻的方式直播授課,每節課90~120分鐘。
  5. 課程均會整理回放,供學員反覆觀看,回放永久保存在公眾號中。

往期學員反饋

軟媚無骨,還是超拔精妙?學趙孟頫行書,選對路才能避開坑

添加VX:shufawu_sw,進入書法圈子進行學習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吳鎮畫竹:與可畫竹不見竹,東坡作詩忘此詩
廖偉夫書茶詩作品專場

TAG:中國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