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馬超舉報彭羕,並非是想立功,而是另有目的

馬超舉報彭羕,並非是想立功,而是另有目的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七十九回,發生在荊襄之戰之後,相關人物分別為劉備、諸葛亮、彭羕和馬超。原文如下:

廖化出班,哭拜於地曰:「關公父子遇害,實劉封、孟達之罪。乞誅此二賊。」玄德便欲遣人擒之。孔明諫曰:「不可。且宜緩圖之,急則生變矣。可升此二人為郡守,分調開去,然後可擒。」玄德從之,遂遣使升劉封去守綿竹。原來彭羕與孟達甚厚,聽知此事,急回家作書,遣心腹人馳報孟達。使者方出南門外,被馬超巡視軍捉獲,解見馬超。超審知此事,即往見彭羕。羕接入,置酒相待。

酒至數巡,超以言挑之曰:「昔漢中王待公甚厚,今何漸薄也?」羕因酒醉,恨罵曰:「老革荒悖,吾必有以報之!」超又探曰:「某亦懷怨心久矣。」羕曰:「公起本部軍,結連孟達為外合,某領川兵為內應,大事可圖也。」超曰:「先生之言甚當。來日再議。」超辭了彭羕,即將人與書解見漢中王,細言其事。玄德大怒,即令擒彭羕下獄,拷問其情。羕在獄中,悔之無及。玄德問孔明曰:「彭羕有謀反之意,當何以治之?」孔明曰:「羕雖狂士,然留之久必生禍。」於是玄德賜彭羕死於獄。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關羽在荊州遇害後,廖化建議劉備儘早捉拿孟達和劉封。諸葛亮建議先將二人從上庸調出,然後分頭進行抓捕。誰知這一消息被與孟達私交不錯的彭羕的得知。彭羕派人給孟達送信,但卻被馬超手下抓獲。為了了解事情真相,馬超親自前往彭羕府中。彭羕擺酒款待,酒後吐真相,煽動馬超與自己一起謀反。此後,馬超將此事報告劉備,劉備將彭羕下獄。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彭羕被劉備處死。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文中提到的「悔之無及」,意為後悔都來不及了。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見於左丘明所撰《左傳》中的「既成謀矣,何及其未作也,先諸?作而後悔,亦無及也。」

小說中提到的彭羕煽動馬超背叛劉備的故事情節,是真實的歷史事件。據《三國志?彭羕傳》載:「超問羕曰:『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謂卿當與孔明、孝直諸人齊足並驅,寧當外授小郡,失人本望乎?』羕曰:『老革荒悖,可復道邪!」』又謂超曰:『卿為其外,我為其內,天下不足定也。』」

與小說中的描述相比,歷史上彭羕被殺的起因與孟達無關,而是因為自己過於狂妄引發諸葛亮的不滿而被貶到江陽擔任太守造成的。而馬超與彭羕的這番談話,也並非如小說所言是為了了解事情真相,而是發生在一次閑聊當中。從這番對話來看,彭羕與馬超平日的關係非常密切,因此彭羕才會在馬超面前暢所欲言。

既然如此,馬超為何又會告發彭羕呢?《三國志?彭羕傳》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載:「超羈旅歸國,常懷危懼,聞羕言大驚,默然不答。羕退,具表羕辭,於是收羕付有司。」這段記載的核心部分就是八個字:「羈旅歸國,常懷危懼」。翻譯過來的意思也是八個字:寄人籬下,提心弔膽。

眾所周知,馬超在投靠劉備之前曾割據關中,威震天下。歸順劉備之後,馬超又曾在成都城下耀武揚威,嚇得劉璋立刻開城投降。劉備佔據益州後,馬超又被任命為平西將軍一職,位高權重。但為何又會變得「常懷危懼」呢?

問題還要從馬超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三國志?馬超傳》注引《典略》中有一個小故事,道出了問題的答案。據《典略》載:「超因見備待之厚,與備言,常呼備字,關羽怒,請殺之。備曰:『人窮來歸我,卿等怒,以呼我字故而殺之,何以示於天下也!』張飛曰:『如是,當示之以禮。』明日大會,請超入,羽、飛並杖刀立直,超顧坐席,不見羽、飛,見其直也,乃大驚,遂一不復呼備字。」

這說明什麼問題呢?說明馬超自恃功高,忽略了最基本的禮數,連關羽和張飛這樣的劉備心腹都看不下去,因此才有了關張二人怒不可遏的表態。連對待主公劉備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其他同僚呢?可以想像,馬超在劉備集團中與同僚的關係肯定不會好。這樣一來,也會直接影響馬超在劉備集團的地位。

除此之外,馬超不顧父親馬騰的生活,蓄意謀反,也令他的名聲極差。同時,馬超來到益州後,多次向劉備提出建議,要求打回關中,這也造成了劉備的猜忌,懷疑馬超歸順自己的真實目的。既搞不好同僚關係,又不懂禮數,馬超在劉備集團的日子自然不會好過。因此,當聽到彭羕的言論後,心裡非常害怕,擔心會牽連到自己,這才向劉備舉報彭羕。看似忠心,實則急於撇清自己。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馬超驍勇善戰,為何會輸給曹操,原因主要有兩個
此人與龐統齊名,深得諸葛亮欣賞,為何卻以悲劇告終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