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米芾學書三年不成,為何卻能用三天學精

米芾學書三年不成,為何卻能用三天學精

米芾學書三年不成,為何卻能用三天學精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宋朝米芾的書畫流傳千古、天下聞名。但他在成名之前,曾經歷過一段長達三年的沉寂期。這三年里,他每天堅持苦練書法,但成果極微。就在米芾略感泄氣之際,這時發生了一件事。

一天,一位秀才路過村裡,米芾聽說這位秀才寫得一手好字,就跑去求教。

秀才對米芾說,「你想跟我學寫字也可以,但你得買我的紙。五兩銀子一張。」米芾一咬牙答應了。秀才限其練字三天。回家以後,米芾左看右看,始終不敢下筆,經常性地陷入了沉思當中。

米芾學書三年不成,為何卻能用三天學精

三天以後,秀才來了。他看到米芾坐在那裡,一字未寫。於是他走過去,故作驚訝地問道:「你怎麼還沒寫?」米芾羞愧說道:「我怕弄廢了紙。」秀才哈哈大笑,說:「好了,你已經琢磨三天了,寫個字給我看看吧。」米芾遂寫了個字。秀才拿過來細看,果然大有進步。米芾自己一看,也是又驚又喜。

秀才這才問道:「你知道自己為什麼三年寫不好,三天卻能寫好呢?」米芾小心答道:「因為這張紙貴,我不敢像先前那樣信筆寫來,而是先用心把字琢磨透了……」「對!」秀才說:「學字不只是動筆,還要動心,心領神會,才能寫好。」

米芾三年學不好的書法,為什麼在三天內就能學好,原因就在這裡:當他面對著一張昂貴的紙時,他不敢輕易下筆,這逼迫著他要用力思考。正是因為有努力思考,他才領悟到書法的精髓所在,也讓他領悟到書法的創作技巧。

米芾學書三年不成,為何卻能用三天學精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也像米芾一樣,往往很認真地對待一件事,也很勤奮地反覆操練,但就是不見效果,原因就在於缺乏思考。

在做事之前多動一下腦筋,在行動之前多擬一下計劃,在實踐之前多設一些想法,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畢竟,誰也不願意將三年的時間白白浪費在無用功之上。

- end -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網路,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為傳播而發,若侵權請聯繫後台刪除

總監丨馮錯

編輯丨凌晨 Anna

責編 | 凌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屋 的精彩文章:

書法,要寫出味道!這種「氣味」就是書法藝術的靈魂
2019年魔鬼訓練營招生簡章

TAG:書法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