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被「縱慾」榨乾的這一代人

被「縱慾」榨乾的這一代人

被「縱慾」榨乾的這一代人

被「縱慾」榨乾的這一代人

前兩天有粉絲留言:


「在深圳生活了10年,從月入3千到月入3萬,從覺得什麼都不知道到什麼都體驗過……可現在我的狀態卻是慾望越來越低了。沒有特別想吃的,想玩的,想做的,甚至連性生活都快沒了……」

這位讀者的狀態並非個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或經歷?

遇到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就天天吃,直到吃膩了;

覺得什麼好玩就一直玩,直到有一天失去興趣;

知道熬夜不好還是天天熬夜,直到身體透支各種毛病才開始注意;

……

經過長時間的「縱慾過度」,慢慢的,你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像是一種走到盡頭的無趣。

就像有一段時間很火的話題「北上廣沒有性生活」:

活在最繁華的都市和最狂熱的時代,內心深處卻毫無激情。

被「縱慾」榨乾的這一代人

之前有一個帖子:為什麼那些牛奶商牛奶賣不完寧可倒掉也不免費送人?

一開始我也不懂這個中緣由,後來看到一個回答:


初中時家裡經營著牛場,剛好趕上金融危機,奶價一落千丈,後來老媽決定免費讓人來打,要多少給多少。隨著來打牛奶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漸漸熟絡起立,進我家拆我爸煙,裝走我家飼料回去餵豬,還有人讓我早上五點起來去給她家送……

「他們要的不是公平公正,要的是便宜佔盡。」

人的慾望是無窮的,人的本性是貪婪的。

想起之前看過一個名為《整容》的短片:

因為和別人的比較,因為對美的追求,整容成癮,迷失了自我。

其實,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整容並沒有錯,可怕的是:

被變美的「慾望」控制,失去了基本的判斷力。

就像叔本華說的:


人的慾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慾望不能得到滿足時,就會陷入到痛苦之中;即使得到了滿足,快樂也只是非常短暫的。因為,人接著就會產生更多的慾望,從而產生出新的痛苦。

這個世界充斥著各種誘惑,人也有各種各樣的慾望:食慾、貪慾、性慾等。

物極必反,就好像很多開始「暴飲暴食」的人到最後都變得「厭食」,沒有節制的慾望,最終都會走向毀滅。

所以大部分人都陷入一個死循環中:慾望——得到滿足——失去慾望——新的慾望……

像是一個永恆的悖論。

被「縱慾」榨乾的這一代人

我們該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慾望呢?

知乎上有一個高贊問答:


「有哪些年輕人「千萬不能碰」的東西?」「年輕人不能碰的,大抵就是那些會壞了心智和習性的東西。」

其實不只是年輕人,任何人,若只顧眼前的慾望和滿足,將會帶來無法控制的後果。

被「縱慾」榨乾的這一代人

著名的「棉花糖實驗」講得也是同樣的道理。

1963年,斯坦福大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在600名3-6歲孩子之間做了一個實驗:

在一個房間里擺滿充滿誘惑的棉花糖,孩子們如果能堅持15分鐘不去吃掉面前的棉花糖,那麼15分鐘之後會被額外獎勵一塊棉花糖,如果沒堅持住吃掉了,那就沒有額外的獎勵了。

實際上,在教授離開後:


有一部分孩子馬上吃掉了面前的棉花糖;還有一些孩子試圖去舔一下,或偷偷咬一口,希望仍能得到有獎勵。最後,約有三分之一的孩子真的堅持了15分鐘,並且得到了額外的獎勵。

經過長時間的跟蹤調查發現:

那些額外獲得棉花糖獎勵的孩子在人生各個階段,都表現得更為出色。

這就是所謂的「延遲滿足」。

米歇爾本人也重述過棉花糖實驗的結論:重點在於人們控制自己慾望的能力。

《悲觀主義的花朵》一書中說道:


「克制是尊嚴和教養的表現,必須藉助於人格的力量。軟弱的人則總是屈從於慾望,他們都不懂得剋制。」

就像長輩常掛在嘴邊的教育:先苦後甜。

一個人的墮落,源於他對慾望的屈服。

真正的自由和快樂,絕不是源於放肆的慾望,而恰是本能的剋制慾望。

被「縱慾」榨乾的這一代人

有研究表明: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幸福感卻越來越低了。

這讓我想起最近看到的兩個小故事:

第一個是媽媽和8歲的女兒去逛街。


女兒最喜歡吃大白兔奶糖,於是媽媽就給女兒買了一袋,女兒特別開心,一路都蹦蹦跳跳。媽媽問:「有那麼開心嗎?」女兒嘴裡含著糖認真的說:「真的好開心呀!」

另一個是媽媽和4歲女兒去寺廟祈福。


所有人都求菩薩開解自己的困惑,滿足自己的各種請求,只有女兒跪下,在煙霧繚繞中,對微閉雙眼的觀世音說:「菩薩,祝你身體健康。」

我們都曾是孩子,都有過吃一顆糖就可以開心好久的年紀,都有過不含一絲雜質的純粹童心。

被「縱慾」榨乾的這一代人

可如今,選擇越來越多,反而不知道一日三餐吃什麼好,不知道單純的喜歡一個東西、或一個人是什麼感覺……

想要的越來越多,可似乎快樂和滿足卻越來越難,我們是不是已經在過度縱慾中迷失了最初的自己?

想起了《慾望都市》里Carrie Bradshaw的那句獨白:


「我一個人坐在那裡,獨自喝一杯酒,沒有書,沒有男人,沒有朋友,沒有盔甲,沒有偽裝。好像被放逐到了大海里,卻美得像一塊島嶼。」

有時快樂沒有那麼難,當越來越容易滿足,你就會越來越快樂,就像兒時吃一顆糖的快樂。

確實,在成長的路上我們經歷了很多很多,有填不滿的慾望深谷,也有過度縱慾後的無限迷茫,但我想我們始終要記得那時的內在饋贈:

克制、滿足和施捨。

你會記得,曾經的你,有多容易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棉說 的精彩文章:

51歲蕭薔上熱搜:你的身材,暴露了你的生活層次
翟天臨再次上熱搜:你以為的捷徑,都會害了你

TAG:木棉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