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印尼的這個計劃,要移民百萬戶家庭,究竟怎麼做?

印尼的這個計劃,要移民百萬戶家庭,究竟怎麼做?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NO.1037-印尼內部移民

作者:酸奶沒泡沫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棉花

人口大國印度尼西亞擁有超過13000個島嶼,人口的分布卻極度不均。上世紀初,狹小的爪哇島和馬都拉島以全國6.89%的土地面積容納了全國60%以上的人口,但蘇門答臘,加里曼丹,蘇拉威西和伊里安四個大島人口才佔全國的近30%。

蘇門答臘,加里曼丹,蘇拉威西,伊里安

加起來人口也沒有爪哇多

顯然,這種人口不均不利於印尼各地資源的開發利用,也會造成地區經濟發展失衡。為了讓人口密度分布更均勻、實現經濟的平衡發展,印尼在過去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裡都在實行所謂的「國內移民計劃」,直到2015年才正式終止。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國內移民政策

「國內移民計劃」在荷蘭殖民殖民時期已經有了前身,即殖民政府實行的「倫理政策」。

19世紀後半葉,爪哇島人口迅速增長,荷蘭殖民者擔心會影響「人民福利分配」,於20世紀初實行了「倫理政策」,其中就包括從爪哇島往其他島嶼進行規模化移民。

荷蘭殖民時期的爪哇茶園

1905年,殖民政府開始了第一次移民嘗試,在蘇門答臘楠榜建立了名為「Gedong Tataan」的移民點,還建立了一家銀行來資助移民計劃。到了1930年代初,這些移民點總人口約為36萬人,約有30多萬爪哇居民在蘇門答臘島等主要移民目的地的種植園裡工作。

爪哇島上的土地已經開發得差不多了

但是蘇門答臘還很空曠,還能建很多很多種植園

雖然這一般也是白人和富人的資產..

(圖像來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到二戰爆發時,政府已經在蘇門答臘楠榜設立了三個大移民點,但移民計劃最終因戰爭被迫中止。

由於荷屬東印度的人口主要都在爪哇

所以日本的侵略主要也是針對爪哇

拿下爪哇,周邊島嶼大都望風而降

(圖片來自wikipedia)

1945年,印尼宣布獨立,國內移民計劃成為其經濟發展戰略的一部分。但由於戰後恢復事項繁瑣,移民事務相繼由勞工和社會福利部、內務部、合作社部負責。多頭管理導致獨立後的15年內,印尼移民程序進展還是相當緩慢。直到國父蘇加諾於1965年確定了每年遷移150萬人(相當於爪哇當時每年增加的人口)的「小目標」。

剛剛步入工業化的國家往往人口增長很快

一方面生育意願很強,一方面技術大幅降低死亡率

從蘇加諾這一大家子也能看出來....

(圖片來自wikipedia)

而即使到了蘇加諾被軍事強人蘇哈托推翻,這個從殖民時代繼承過來的政策也還在繼續執行。1969年,蘇哈托將內部移民計劃納入「五年計劃」中,完備了移民計劃的相關規定。

雖然兩者的風格風格差別很大

但孩子都很多

(當然,國內移民政策的主要考慮是穩固爪哇人的優勢)

(圖片來自wikipedia)

比如在確定移民時,政府會做出詳細規劃,主要分三個部分:一是遷入地的選擇,需要與市場連接密切且容易遷入;二是對安置點進行詳細研究,以制定發展措施;三是充實並完善移民計劃、確定實行此次移民的最大目標,形成完備且可持續的移民方案。

爪哇移民肯定也只想去有發展前景的沿海城市

如果送到加里曼丹和蘇門答臘的內陸搞開發

基本就和流放差不多了

在移民對象的選擇上,印尼政府也制定了標準:

移民者需為印尼籍的職業農民;需強壯、健康;戶主年齡必須在20至40歲,家庭成員年齡不得低於6個月,不得超過60歲;未婚男子不可移民;孕婦不可移民;戶主必須已婚,但不可以是為了符合移民條件而結的婚;以家庭形式移民優先;移民家庭最好不要有過多的幼童,以避免移民後負擔過於沉重;不能是種植園工人;鼓勵某鄉村整體遷移,這時前幾條都可忽略。

整村整村的,要多少給多少

(爪哇內陸-圖像來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不同類型的移民也享有不同的待遇,其中官方移民(受政府鼓勵、贊助的移民)數量最多,待遇也最好。政府出資把它們運送到安置點,提供生活必須品,還會出資援助他們建設簡單的公路、學校、康復中心等基礎設施。

不知能不能把多年的老牛一起帶走...

(圖盤來自wikipedia@Merbabu)

相比之下,其他移民境況略差:自主參與移民計劃的家庭需要自費多數項目,政府雖然提供一定補貼,但只是以信貸的方式來實現;還有一種移民是居住在移民地附近的移民,他們的住所所在地可能會被政府徵用,因可能面臨流離失所而參與到移民大軍中。這些人獲得的待遇和前者一樣。

本著這些規定和措施,印尼政府進行了6次風格各異的「國內移民」五年計劃。

六個五年計劃

1969年,第一個內移民五年計劃開始了。在這段時間內,實施國內移民的目的在於分散人口、發展除爪哇島以外地區的農業,各省也針對性地出台了措施。

有的地狹人稠,有的地廣人稀

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同時,政府政策充分強調有關移民個人及其家庭福利的實現,在頭兩年還提出了重新安置老移民的方針,包括提供食物乃至住所,這大大平復了移民者的心情,促進了移民工作的進行。

本階段末期,印尼又擴大移民地區發展機構,設立了中央、省、縣三級,每一級別都有各部門的代表,處理移民教育、醫療、儲蓄等問題更為方便。

印尼島嶼眾多,但是主體民族基本集中在爪哇島

其他島嶼為各種不同民族的居所

這樣的規模化移民一方面可以鞏固爪哇的力量

一方面也鍛煉了國家機器,實現了對基層的動員

(印尼民族分布-圖片來自wikipedia@Gunawan Kartapranata)

在1969-1974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有近20萬人被安置在移民點。

緊接著,第二個五年發展計劃(1974至1979)就開始了。由於已經有了專業移民經驗,印尼政府對移民成效信心滿滿。

在把南蘇門答臘、西加里曼丹以及南蘇拉威西三個經濟優先發展地區設為重點遷入區的同時,印尼政府要求移民區平均收入要比在原來地區高,還做出了5年內資助遷移25萬戶家庭、動員20萬家庭的目標自發遷移。然而由於種種原因,這些目標都沒有實現。

南蘇門答臘、西加里曼丹、南蘇拉威西

印尼政府沒有氣餒,第三個五年發展計劃(1979至1984)迅速跟上。這一時期印尼政府,計劃從爪哇島遷出50萬戶居民分散到蘇門答臘、加里曼丹等15個省的250個移民安置點,第一年移民50000戶,以後每年遞增 25000戶。移民達到目的地後,每戶分土地兩公頃,並在移居後第一年為其提供生活必需品。

在政府的雄心下,這一時期達到移民高峰:53.5萬戶家庭(近250萬人)成功搬遷,其中約36.6萬戶是官方移民。這麼多移民顯然會對人口結構產生重大影響:如1981年蘇門答臘南部楠榜省的300萬人口中,就有60%是爪哇移民。其實這正符合雅加達方面的目的。

所以楠榜省成為了爪哇人移民的一個重要例子

(蘇門答臘島東南角那塊就是)

然而問題也開始暴露了。儘管移民計劃得到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以及眾多西方政府資助,在1979年的能源危機影響下,運輸成本增加,所以移民預算大量削減。但五年計劃繼續進行。

到1989 年,累計共約100萬戶家庭(約500 萬人)作為官方移民被遷移到外島,約250萬戶其他類型移民實現遷移。但是此後第五個、第六個五年計劃(1989至1999)時期移民已經開始減少,第六次計劃中,政府確立的目標是搬遷 60萬戶家庭,最終只完成了該數字的一半。

整個國家的狀況都不太好

東南亞金融危機令東南亞多國一夜回到解放前

貨幣嚴重貶值,街頭四處抗議

(圖盤來自wikipedia@Arsonal)

2000年8月,亞種金融危機餘殃仍在,蘇哈托政權垮台。由於缺乏資金,印尼政府再次大幅縮減了移民計劃的預算,移民人數也大幅減少:比如2006年,印尼的計劃是重新安置大約20000多戶家庭,比高峰時期少了4倍多。

而蘇哈托在1998年辭職

彷彿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束

(圖盤來自wikipedia)

移民越移越少,預算越來越小。終於,維多多上台後不久,印尼於2015年正式取消了國內移民計劃,綿延了110年的大戲正式劇終了。

國內移民計劃有何影響?

其實,從整體上看,印尼的國內移民計劃在改變人口密度上成效實為有限。

據2000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印尼總人口為2.03億人,爪哇島仍是印尼人口最多的地區,佔總人口的59.19%;到了今年,印尼人口估計為2.69億人,約有56.7%的人口居住在爪哇島。

雖然大部分人還在爪哇島

但已不再是那種壓倒性的多數了

在印尼這樣的發展中人口大國,大城市的人口聚集效應始終明顯,在東亞、非洲、拉美屢見不鮮。靠行政命令疏導主島人口的目標,總是很難達成。副作用倒是一堆。

1969至1983的十幾年間,印尼共有6000平方公里的森林、沼澤地和草地被移民開闢為農業用地,而被牽連開發的雨林更多,每年達9000平方公里。

在蘇門答臘廖內省的森林砍伐

土地用於種植油棕

(圖片來自wikipedia@Hayden)

當然,這種行為在殖民時代也很多(如種植煙草)

但在現代技術加持下

砍伐規模和對環境的影響都要大得多

(圖片來自wikipedia)

這還不止,同時,由於印尼國內移民政策重視對官方移民者的援助而忽略對原住民的保護,也造成了移民與原住民之間的利益衝突,成為種族對抗的推手。

強勢的爪哇人移個幾百萬人過去

可能就要出問題

比如1940年至86年間,共有35萬移民遷移至加里曼丹地區,其中多是來自馬杜拉島的馬都拉穆斯林。後者到達加里曼丹後憑自身能力優勢取代了許多當地人的工作,佔據了不少土地資源。當地達雅克基督教徒於是心存不滿。

馬都拉人的北上大計

1977年、83年、92年兩種族均發生了較大的規模衝突,在98年金融危機之後衝突升級。1999年,馬來人和達雅克人聯合,殘害、強姦、殺戮馬都拉人,造成3000多人喪生,遠在雅加達的中央政府卻是鞭長莫及。

曾經的達雅克人可是有獵頭傳統的

不知馬都拉穆斯林怕不怕...

(圖片來自wikipedia)

兩年後的2001年,移民佔據加里曼丹中部人口的21%,急於致富的馬都拉人在桑皮特等地迅速佔領大量工作崗位,對達雅克人的就業產生了威脅;再加上新法律允許馬都拉人參與控制該省的伐木,採礦、種植業,引起了達雅克人的仇恨,兩種族再起衝突。

桑皮特在加里曼丹也並不是非常內陸

不過達雅克人認為這是自己的地盤

那當然是不能忍

2月18日,達雅克暴民攻擊桑皮特鎮郊外的馬都拉人移民定居點,5名馬都拉人被襲死亡,馬都拉人反擊。兩天後,達雅克人大規模報復,最終造成500多人死亡,馬都拉人開始大批逃亡。這場緣起土地的紛爭最終化為達雅克人追殺馬都拉人的騷亂,無數馬都拉人被趕出了家門。

相比兇猛的達雅克,馬拉都人其實相對老實巴交

但這悲劇到底責任在哪裡,雙方可能都是受傷的

(圖片來自wikipedia)

然而這還不是結局,兩者到如今還是剪不斷理還亂……

此外,蘇門答臘地區的「自由亞齊運動」、印尼東部蘇拉威西島和伊里安島之間的馬魯古地區的督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衝突、以及西巴布亞地區的「自由巴布亞運動」都與國內移民計劃有著密切的關係。

這心腹大患著實有點多

(東帝汶是已經獨立了的)

面對日益高漲的民族分離運動,21世紀初的印尼政府已經意識到,國內移民計劃難以一成不變地繼續,所以也做了一些針對原住民保障的改變,不過大多是無用功。

究其根本,正如印尼人力和移民部部長 Jacob Nuwa Wea所言,印尼國內移民政策未能正確評估移民正常的影響,目標區域的社會、文化環境以及原住民的需要。

參考文獻:

沈燕清.印度尼西亞國內移民計劃淺析(1905~2000年)[J].東南亞縱橫,2010(09):20-24.

劉興宏,庄禮偉.印尼北馬魯古省考澳人馬基安人的族群-宗教衝突研究[J].世界民族,2009,(3).

鄭一省.移民認同與民族關係初探——以亞太地區一些國家為例[J].東南亞縱橫,2011(11):51-5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ansmigration_progra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mpit_conflict

http://worldpopulationreview.com/countries/indonesia-population/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青海能餵飽中國人?這不是在吹牛,是真的

TAG:地球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