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在歐洲做一名專職爬蟲醫生 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歐洲做一名專職爬蟲醫生 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Paul Schneller,是瑞士第一位專門治療爬蟲類寵物的獸醫。多年來,他幫助了不少本國以及周邊國家的爬寵飼主。2008年,他還作為爬行動物代表,參與了瑞士新版《動物保護法》的制定。

「對我來說,給蛇和蜥蜴看病只有更簡單,因為它們不會又叫又撓的。」Schneller幽默的表示。

這位「爬蟲大神」平時是怎樣工作的呢?

一名特別的患者

麻藥已經生效,患者仰面躺在手術台上,醫生也做好了術前準備。就在手術刀落下的前一刻,Schneller停住了。

「也許我不應該做這台手術。」他低聲道。

這條鬃獅蜥的心臟附近長了塊腫瘤,對於一條蜥蜴來說,這是一種非常兇惡的疾病。但在重新摸過患處後,Schneller還是決定繼續手術。「飼主懇求我,不要讓他的爬寵死掉,我只能儘力而為。」Schneller說。

不知過了多久,Schneller鬆了一口氣,他將一塊約2厘米長的腫瘤扔在了紗布上。

手術似乎已經成功,但是傷口還在出血。「如果及時不止住血,它就會死在我手上。」Schneller表示:「如果是人,醫生可以選擇進行輸血,但蜥蜴可經不起折騰。」

緊張的忙碌後,鬃獅蜥終於回到了它的爬蟲箱里。「這次好險啊。」Schneller疲憊的說道:「傷口處縫了四針,血已經被止住了。」

神奇動物在醫院

「大學畢業後,我在一家專門治療馬匹的動物醫院工作,那裡的工作氣氛很不好。」Schneller表示:「同事們大多自詡為精英,我實在受不了,就決定另闢蹊徑。」此後,他在製藥行業工作了13年,期間還創立了自己的藥物研究公司。

最終,他還是回到了老本行——獸醫。

「爬蟲飼養開始流行後,我意外地接觸到了這個行業,發現自己對它們知之甚少。最初,是未知的魅力吸引了我。」Schneller回憶道:「當時不僅是獸醫,就連動物保護工作者,對爬寵也幾乎一無所知。」

「那年出台的《動物保護法》甚至規定,綠鬣蜥必須要養在3.2米高的玻璃容器里!」Schneller笑道:「去哪裡找這麼高的玻璃,軍事基地嘛?」

閣樓上的飛鼠

「又有一次,巴塞爾州的一名獸醫官打電話給我,讓我給一隻飛鼠打安樂死針。這隻飛鼠是被非法從澳大利亞帶入瑞士的。」Schneller語氣堅定的說:「飛鼠到底有什麼錯?我怎麼能因為它落在了一個笨蛋的手裡就殺死它?」

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後,獸醫官最終讓步了。「他說,只要我給這隻飛鼠做絕育手術,並找到合法的安身之處,這次就能破例。」

幸運的是,Schneller在自己的顧客中,找到了一位符合條件的澳大利亞女士,而她也願意收留這隻來自家鄉的飛鼠:「現在,飛鼠正在巴塞爾幸福地生活。」 Schneller驕傲地說道。

世界上只有一種病

蛇、蜥蜴、守宮、海龜、變色龍、鳥類和嚙齒動物,近20年來,Paul Schneller為許多普通獸醫不願問津的動物做了手術。

「我曾經被蚺科和蟒蛇咬傷過,它們是無毒蛇,所以並無大礙。」Schneller說道:「但在處理眼鏡蛇和毒蛇時,我就必須高度集中,就像短跑運動員等待發令槍響時那樣的專註。」

儘管對工作充滿了激情,而且成績斐然。可是,從始至終,總有一種痛苦的感覺圍繞著Schneller,並且揮之不去:「我呼籲所有的寵物飼養者,儘可能的為動物們提供最適合,而非他們想像中『最好』的生活環境。」

為爬蟲看病的最大難點,在於診斷病因。

「鳥類和爬行動物在生病時,通常不會表現出來。因為生存本能告訴它們,如果在自然界暴露了自己的虛弱,就會面臨更直接的生命危險。」Schneller解釋道。:「但是,細心的飼主一定是能看出來的。如果爬寵不舒服,它們會不願離開自己的小屋(躲避),或是食慾大減吃不下東西。」

寄生蟲和肺病是在爬寵中傳播最廣的疾病之一,但是Schneller認為,錯誤的飼養方式是一種最大的疾病:「爬蟲生病,通常是因為它們被養在了不合適生活的環境中。」

「飼主至少要知道自家的蜥蜴到底是來自沙漠,還是來自熱帶雨林。」Schneller強調,飼養爬寵並不比養狗更費時費神,甚至遠比後者更簡單:「飼養容器的大小、光照和濕度必須要與該動物自然棲息地相符,只要做到這一點,就能避免75%的常見爬蟲疾病。」

爬寵在瑞士

在瑞士,私人可以飼養不在CITESⅠ名單上的任何動物。而飼養某些特殊物種,比如變色龍、毒蛇或巨型蛇類,需要獲取許可證和專業能力證書。有些州還要求飼主必須參加專門的課程,並定期接受本州獸醫官的家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珍寶堂爬蟲 的精彩文章:

TAG:珍寶堂爬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