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戰爭年代小楷都走進了課堂,讓人開眼了,當今書法進課堂路還多遠

戰爭年代小楷都走進了課堂,讓人開眼了,當今書法進課堂路還多遠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書寫能力似乎在一步一步的減弱,尤其是中小學學生,一些家長整天在抱怨,孩子的書寫怎麼那麼差,字都寫得不像樣,甚至一些小學的老師字都寫得不是那麼美觀,這對正處在學習階段的孩子來說絕對是一種無形的影響,很多家長都似乎存在一種擔心,作為中國人,寫不好漢字,這就是最大的不愛國。

我們先來看看1938年教育部下發的小楷教程,欣賞後才知道是多麼震撼,對於每一位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1938年那是怎樣的一種歲月,還處在戰爭年代,那個時候,對教育依然是十分的重視,尤其是對國粹書法的重視程度,是一種超乎想像的存在,可是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書法似乎已經被淡忘,甚至丟在一個陰暗的角落裡,這讓國人如何愛國,愛國首先要愛文化,愛文化首先要能寫書法,這是中華民族的魂,這種魂不能丟。

看看這小楷,我們才真正知道為什麼在民國時期也能夠產生一系列的書法大家,像沈伊默、譚延闓、于右任等等,就連一些大軍閥,像蔣介石、閻錫山、張作霖、袁世凱等等,都能寫得一手精到的書法,可見這才是中華民族的魂。

近幾年教育部也在不斷發文,明確規定書法進課堂,可是中小學能夠做到的又有幾所學校呢?當然當前書法進課堂還存在種種困難,書法人才缺乏,教程缺乏等等問題,對於這樣的問題中國書法家協會又該怎麼樣擔起這幅重擔呢?可是中書協作為又在那?這個問題不值得人深深的思考嗎?甚至有些中書協的書法家的字也是令人擔憂啊!在這裡我們只能夠呼籲書法能夠早點進課堂,為了孩子們,為了中華之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小白 的精彩文章:

趙子昂行草書少見,《北隴耕雲》是其酒酣之時行草佳作,獨樹風格
他雖然是江蘇硬筆書協主席,卻寫得一手精湛的毛筆書法,蘭亭味足

TAG:書法小白 |